招几位行业运营小伙伴,1年后行业专家、2年后涨薪40%、10年后当老板
这是一个招聘贴,所以先介绍下我自己。
袁超,目前36岁。
就职于知乎商业化团队,2018年5月入职。
在此之前的3年就职于微博,第一年主要做业务支持、第二年又接了粉条产品运营、第三年承接了一个30多人的中小直客团队。基本每年一个工种,从后端逐渐到前端。
再往前的经历就不说了,在知乎写过一个回答「30岁改行还来得及吗?」,感兴趣可以翻翻一个30岁的大叔怎么转型互联网的。
在知乎的三年也是这样,第一年主要做效果KA客户运营、第二年也是承接了效果广告产品运营、第三年主要做内容服务解决方案「知+」的运营。只不过这个过程是持续加法而不是替代,所以目前我的责任范围包括效果广告和内容运营服务两条业务线、行业客户运营和产品运营两种职能。横向支持各业务团队,有点中台感。
目前团队在职不算我有18人,包括5位产品运营同学、12位行业运营同学、1位能干的实习生。男女比例4:14,严重失衡,非常需要补充小哥哥(替团队单身妹子说的)。
从2018年5月底入职,不到2个月时间组队完毕,我感觉特别幸运,当时我对一切都没底的时候,是团队给了我信心。
虽然平时我很少夸人,还经常各种挑毛病,但是总得来说我对团队整体还是始终保持比较高的满意度的。
这种满意度,很多时候来自跨团队的口碑反馈。每次转正或者述职Review之类的需要做360度的时候,我作为直接上级经常都是打分最低的,跨团队老板和同事的打分都比我高。所以我有时也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对小伙伴们要求太高了,但是反思归反思,活儿没干到位的时候我还是很难压得住火……当然,都是说我认为这个活儿应该怎么干,(自认为)以理服人。
商业化有季度之星、季度文化标兵,之前公司还有年度的绩效之星、文化之星。名额有限,竞争激烈。
我的风格是,万事开头难,老袁先打样,所以这些奖的第一次本人先拿了一遍。
然后符合我要求的小伙伴们陆续拿奖,从设奖至今,每个季度,咱们团队从未缺席。近期部分小伙伴上墙照片:
当然两年半走过来,也有很多小伙伴另谋高就了。虽然在我团队时基本人均享受「挫折教育」,但背调时我都是努力说好话的。从我了解到的信息,平均薪资涨幅40%左右,值得恭喜,我也觉得我眼光不错。
和这群NB的小伙伴一起,和专业的兄弟团队一起,2年半时间,在人没怎么涨的情况下,我们负责的业务规模已经稳稳地翻了6倍,人效持续增长。
这个过程当然很累,遇到卡点突破不过去的时候心累、进入上升通道客户需求堆起来的时候身体累。我虽然也不年轻了,但更享受身体的累,相信团队小伙伴们也跟我一样。
(我这不算职场PUA吧……)
接下来说说行业运营是干啥的。
这个团队起初叫KA运营,服务大客户,所以经常跟着销售到处跑客户,新客户提案、老客户复盘……
后来为啥改叫行业运营了呢,主要是从定位上不希望大家只做服务,只做服务是输出型工作,输出型工作也能成长、但是会比较慢。改叫行业运营,是希望大家定位在输入型工作,去深耕行业、去学习玩法、去贴近客户、去探索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互联网公司做输出型工作,到一定年龄后很容易被年轻人替代。做输入型工作,成长会很快,而且不怕老,越老越值钱。
我这个观点一直不变,所以我自己也坚持做业务、研究业务,做专业型管理,不做纯管理。我记得多年前看过一篇文章,说90后员工,不服权威服大神,你官大压他他就走了,你比他懂他会服你。这个观点对我影响很深,在知乎这2年半我自己成长都很大、不断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改了名,意味着大家身上背的考核也从头部客户变成了行业大盘,虽然行业收入肯定是二八法则的,实际上大部分时间肯定还是去服务大客户,但视角更高了,从全局视角去思考问题。
比如前一段我跟小伙伴们强调的「平均值与中位数」问题,平均值/中位数的倍数越大,说明头部效应越明显,此时必须关注腰尾部客户存在的共性问题、否则会有大量潜力客户流失、一旦头部不稳大盘就不稳。但是往往越是倍数大的行业,运营越容易精力全部投入到占比大的头部客户,这就比较短视。而倍数小的行业,则说明缺乏头部,此时应该去识别潜力大客户重点做标杆,但是这种行业的运营更容易去做普适性赋能,头部出来得就慢。站在行业视角,就比KA视角策略性更强。
所以除了服务客户,行业运营还有很大的一块专家使命:行业调研、玩法总结、方法论沉淀、案例输出……一句话,持续输出「Know How」。
啥叫「Know How」,这就是:一张图帮你掌握「知+」运营
你看我自己也在写,只不过之前都放在内网,以后会逐渐放一些能对外的出来。这里很多都是来自团队小伙伴的探索和总结。
天天研究行业,可以避免成为井底之蛙。媒体运营对客户和代理来说是「上帝视角」,这种上帝视角可以提供很多他们看不到的信息。但也正因为这种「上帝视角」,容易让媒体运营脚不沾地,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其实跳槽涨薪啥的都不是问题,我最大的理想,是我的团队里有人因为吃透行业,最后在这个行业里从营销服务转型项目操盘手,甚至创业当老板。
那什么人适合做这件事呢?目前我团队的背景主要有三类:
其他媒体平台的行业运营、客户运营;
代理商优化师;
甲方增长团队人员。
这三类来源都有成功典范,成长为团队骨干、小组长。
由于从去年开始,已验证成功且持续保持飞速增长的方向是内容方向,所以不管新来的小伙伴过去背景是否做过内容,但来了之后或多或少都要参与到内容相关的运营工作中去。
而内容解决方案目前占比最大的行业是电商,因为从内容到带货的路径是最顺的,快消品导购型内容也是受众覆盖最广的,新消费、新国货又是这两年的火箭赛道,人货场都匹配,起量肯定最快。
另外我们主要服务的还是客户的效果诉求,虽然内容尤其知乎的内容有很强的品牌价值,但是客户认知需要时间。我们聚焦效果优化,树立了客户信心,品牌价值自然会被认可。
所以,内容、电商、效果是三个关键词。
如果3个都懂一些,那太好了,太完美了,可遇不可求,我爱死你了。
3个懂2个,也OK,学1个很快,不要有压力,大家其实都在学。我在知乎也是第一年学效果、第二年学内容、第三年在学电商。
只懂1个,那必须这个非常懂,至少能讲出不少我没听过的干货,而且学习能力很强,能快速成长,也OK。
仨都不懂,抱歉,我们暂时不合适,你来了也会压力很大 。
工作地点目前全部base在北京,海淀区学院路768创意园,很漂亮的一个园区,我天天在院里跑步。
另外我想放一个base杭州,因为离电商近。缺点是你会孤独一些、受不了了可以来北京找我们玩,我也会经常去看你(的客户)。优点是绝对的自由,不用去办公室都行(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天天跟客户、跟圈里人泡在一起最好。
除了工作经验,我希望我们价值观匹配,主要是:
正直、诚实:这是底线,不解释。不能做伤害公司、伤害团队、伤害同事的事,0容忍。
做事、务实:不需要虚头巴脑的东西,不要形式化,能用Word不用PPT,能说数据不说想法,能测试的不说猜测,实实在在最高效。
执行力强:有不同想法可以挑战,但是只要指令没有变化就要先按时执行,保持开放的讨论氛围和保持高执行力不冲突。
有事业心:这里不是养老院,我希望你是来做事的,而且这件事在你心中是高优先级。能有点野心更好,自驱力会更强,不要佛系。
不玻璃心:以我过去五六年在两家互联网公司从开发票的客服做到商业化运营总监的经历可以告诉你,能扛得住这件事,就能赢一半以上人。
感兴趣的,欢迎自荐、推荐。
我的微信号:yuanchao1984cn
搜我手机号或者发邮件也行
如果玩知乎的,可以把你账号发我看看,那更好。
欢迎点赞、转发、点在看。
等你来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