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 | 无界:闫振铎艺术展
博观约取 多元无羁
杜鹏飞
与闫振铎先生只有一面之缘。策展过程中多次计划趋前请益,奈何疫情反复,疫后忙碌,以至于仅在近期一次展览对接会上与先生匆匆一晤。好在了解一位艺术家的最好方式是看他的作品。
“闫振铎艺术展”选题在清华艺博的“选题库”中已经酝酿三年。早在2019年举办“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时,就已有吴先生弟子王怀庆、闫振铎的展览动议。2021年底,克服疫情影响,“纵•横:王怀庆艺术展”如期开幕。而今,“无界:闫振铎艺术展”也终于揭开帷幕。王怀庆和闫振铎的艺术风格迥异,但是二者均是美术界公认的吴先生弟子中的佼佼者,在技法观念和精神启蒙上,他们无疑都受到吴冠中的深刻影响。
闫振铎出生于烽火连天的1940年,童年的苦难经历令他不幸失去左臂,然而也磨砺了倔强不屈、坚韧自立的品性。他从未刻意掩饰失去左臂的事实,更未因此而感到自卑。从小表露出的过人的美术爱好和天分,像一只无形大手,推着他从中学考入北京艺术师范学校附中、升入本科,得到卫天霖、吴冠中、罗工柳等名家亲授。1962年随着学校裁撤调整而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尽管当时的社会和学校里各种运动不断,却无意中为他的美术生涯打下一个多元而无羁的底色。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他先后就职北京美术公司、北京画院,去美国、重回画院,凭藉自身的顽强与执着,在生产任务和命题创作之余,他不断地实践,大胆地尝试,反复地求索,从写实到抽象,从再现到表现,各种材料、各种工具、各种手段交织渗透,一切为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服务,为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表达服务,从而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这也正是本次展览以“无界”为题之旨归。
从吴冠中的“美育人生”到王怀庆的“纵横”,再到闫振铎的“无界”,三位有着学缘传承关系的艺术家,以他们各自的艺术探索和系列作品,为观众阐释了什么是优秀的现代艺术,什么是纯粹而优秀的艺术家该有的精神面貌。吴冠中曾如此评价说:“将闫振铎作品并列于西方名家之作中也并无愧色。我们不迷信,不自馁,但性命攸关的问题是:须发现只属于自己的,创造出只是自己内心的流露之作,是塞尚、毕加索他们无从比拟的独特艺术素质。”前一句是对闫振铎的高度肯定和鼓励,而后一句则是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优秀中国艺术家的期许。
“无界:闫振铎艺术展”是对闫先生创作生涯一次系统总结,近百件作品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从中可清晰窥见他在不同时期对绘画语言与范式的孜孜求索与实践。感谢闫先生对清华艺博的青睐和支持,他将4件重要作品无偿捐赠本馆,是对本馆现当代绘画收藏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他的赤子之心与无私品格,将同他的作品一道,成为清华艺博的宝贵精神财富。
自 序
闫振铎
1962年上大学,在卫天霖、罗工柳、吴冠中等导师的引导下,一直关注油画专业的动态发展。也是在几位导师的影响下,更多地注意和考虑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哲学与人文语境方面的比较。时至今日,近五十年来,在油画创作的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日常所思,也从中发现些新的问题,时常处于“觉胸中活活欲舞,而不能解”的状态。在悟而未悟、觉而未觉中稍有所感小有所得:
其一,通过对油画材料特性的了解、应用和对油画色彩的审美把握,由尝试性进入具体、深入的研究和利用,以期达到可控制的自由、有约束的冒险之境。
其二,通过哲学与人文语境的途径,深度挖掘、感悟东方艺术的独特审美情趣,并将其充盈于油画艺术创作的核心,语言取之自然灵性,情感来自生命自觉。
其三,绘画作为独立人格的呈现方式,在不同空间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家要对自我和群体所面临的困顿、迷障、喜枉之生、奢逸之存……各鸣其斑斓之号,自求其灿烂之解吧。
人类产生并存在自然和社会中,在水与火、生与死、情与仇的拼搏、厮杀中成长着,成熟着……人类的全部记忆,无不积淀于艺术之中。这种灵与肉、动与静的激情表达,抚慰人心的伤痛,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理想,是以真性情为依托,在指真善美的“天国”。
在强调多元并存、个性发展的艺术园地里,呼唤“精神家园”已成为共识,继而变为“时尚”。然而家园在哪里?从艺术作品的展示中,我们见到了太多的内涵苍白、语论贫乏、反复“复制”出来的画面;没有视觉冲击的样式或观念,缺少引发心灵震撼的力量,缺少精气神儿!究其原因,是知仰视遵循前辈大师创作的经典样式,而忘记和疏离了他们深入研究自然、生命、生活及体验文化精神的态度。为什么会这样呢?当下时代,使人过度关注“自我”,迷恋物质的利益,追求即时消费的精神麻醉,使我们对自己生存的时代活泼、生动的宇宙与生命,自然与人类的宏伟节奏缺乏积极的亲近!进而感悟审美创造与做人的真谛与境界的体悟,带给我们文化素养与精神情操的升华愉悦,然而在一些自我的心中被视为过时的“弃履”。
我们呼唤!艺术的发展,应将作为一种职业技艺的演变史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还原远古图腾时期所追求的震撼人的心魄,抚慰人的心灵的精神内涵。
艺术家简介
闫振铎,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是新时期以来艺术上追求现代形式语言,探索富有个性表现力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的画风抒情而具气概,善于在大块平面色彩对比中,表现人对自然的心灵悸动。他注重色块与点、线节奏,在色彩韵律的大关系中,不放弃细节的精致。在当代画家中,他最值得关注的是隐含在画面里的各种结构变化和点、线、面的处理,充分展现了艺术家在抽象和意象之间,在叙事和抒情之间,在形和色、线条韵律和造型空间等关系中,保持一种基于视觉规律的平衡和突破。
部分展品欣赏
《田村大队会计》
1963年 纸本素描
25.5cm×34cm
《丽江之夜》
1977年 布面油画
50cm×73cm
《中山公园荷塘写生》
1978年 布面油画
75cm×56cm
《北海仿膳》
1979年 布面油画
61cm×106cm
《男人》
1979年 布面油画
120cm×120cm
《九寨沟—五花海》
1982年 布面油画
54cm×78.5cm
《司马台长城》
1988年 布面油画
159cm×129cm
《荷》
1995年 布面油画
100cm×160cm
艺术家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自画像》
1997年 布面油画
73cm×60cm
《反抗者》
1998-2000年 综合材料
280cm×1860cm
原作陈列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本次展出为复制品
《塬—信天游》
2002年 布面油画
320cm×800cm 中山公园音乐堂藏
《夕照》
2004年 布面油画
200cm×180cm
北京画院藏
《自画像》
2007年 布面油画
100cm×80cm
艺术家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人和大树》
2007年 布面油画
145cm×97cm
艺术家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陈鼎像》
2009年 布面油画
125cm×115cm
《晚来银锭桥》
2009年 布面油画
180cm×380cm
《荷·泥》
2010年 布面油画
180cm×200cm×3
《皇家园林》
2014年 布面油画
260cm×300cm
《高山流水》系列之一、二、三
2014-2018年 布面岩彩
320cm×250cm×3
《复调-1》
2017年 综合材料
200cm×160cm
艺术家捐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五行》
2023年 综合材料
240×400cm
展览时间
2023年6月10日–2023年8月20日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厅
总 策 划
杜鹏飞
学术主持
徐 虹
策 展 人
邰武旗
项目统筹
王晨雅 孙艺玮
策展助理
葛秀支
视觉统筹
王 鹏
展览及视觉设计
郭 斌
孙艺玮 郭 斌 谢晓霞
廖 阳 张一凡
英文翻译
许小凡
宣传推广
李 哲 刘垚梦 周辛欣 肖 非 张涵旭
公共教育
张 明 周 莹 王玟惠 张瑞琪
行政事务
张 珺 马艳艳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支持单位
中国美术馆
北京画院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现代文学馆
中山公园音乐堂
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逢周一闭馆
入馆观众需体温检测,在馆参观需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参观门票
清华师生:持校园卡可免普通门票和特展门票
社会观众:需购买20元普通门票或60元特展门票(含普展)
双特展联票100元(含普展)
三特展联票120元(含普展)
(优惠政策详见官网)
https://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cgfw/wsgp/
因会员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我馆暂停会员业务的办理(现有会员可在有效期内继续正常使用会员卡),恢复办理时间将另行通知。
网上订票
或关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参观指南-参观订票】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导航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校内师生请从清华艺博“校内师生参观通道”入馆
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内容统筹/孙艺玮
图文编辑/周辛欣
审校/王晨雅
审核/杜鹏飞 李哲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艺博微信二维码
艺博微博二维码
艺博网店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