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击海报查看更多2023年11月23日,“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天津市河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姚卫东、梁启超先生曾孙梁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先后致辞。清华大学师生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志愿者在开幕式上共同朗诵梁启超文稿《少年中国说》和《君子》。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哲主持。清华大学部分师生校友、艺术界代表、媒体记者、社会观众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嘉宾合影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致辞“百年之前的梁启超在深切考察了中西文化之后,怀揣着自己对中国未来的畅想,在清华这片沃土播种耕耘十数年。到如今,我们已经能在清华大学看到蓬勃的树荫和丰硕的果实。在艺术博物馆开幕的‘中国新民’展览中,我们能够看到全面、详实的先贤心路,真切感受‘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坚定信念。希望广大师生观众能够通过展览等多种方式把前辈积淀的优良传统学习好、传承好,在新征程上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致辞“梁启超先生诞生于江门,是中国近代开启民智、启蒙革命的先驱之一,是家乡人心中巍巍的高山。先生的爱国思想、人文精神和良好的家风、家教是留给家乡和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为契机,江门与清华结下深厚情谊,共同举办纪念展览等活动,以缅怀先生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探索求变而奔走呼号、呕心沥血的一生。期盼与清华大学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让世界看到中华文化新气象。”天津市河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姚卫东致辞“河北区与清华大学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共同讲述梁启超先生的京津双城故事,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此次展览得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江门市委宣传部的付出和各大博物馆的学术支持,我们将利用天津的独特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展览影响力,吸引更多关注梁启超先生的朋友来现场感受大师风范。希望我们在未来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弘扬梁启超先生的爱国精神,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贡献文化力量。”梁启超先生曾孙梁鉴代表亲属致辞“感谢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研究这段历史时,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他不仅在很多方面都有贡献,同时还是一位近现代报人,一生中创办了很多报纸,把他接触到的新思想、新知识通过他的笔告诉当时的年轻人。当前社会仍在不断变化中,希望我们能够学习他与时俱进的精神,跟上新时代。”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致辞“‘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2023年的收官之作。感谢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展览最终得以成型。梁任公不仅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历史人物,而且还是一位信奉趣味主义且十分有趣的人物,这一点在他的手稿里亦有体现。我们在展览的前三个比较严肃的单元后面加上了第四个单元‘余事:先辈遗墨,书艺复兴’,展示他个人对书画的浓厚兴趣,希望让展览变得更生动、更好看,也让梁任公的形象更丰满、更立体,希望观众在观展时也能感受到这种浓郁的趣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哲主持开幕式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畅、清华大学未央书院简晖凯朗读梁启超文稿《少年中国说》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庞东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张明朗读梁启超文稿《君子》展览将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号展厅展出至2024年1月14日,欢迎清华师生及社会各界观众莅临参观。展览现场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中国之新民、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自由斋主人。清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史学和新法家代表人物。梁启超在史学方面建树颇丰,尤其是“新史学”“清代学术史”等领域。梁启超人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898年之前,以维新变法为主,参与了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等事件,主笔《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等,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1898至1920年,梁启超热心政事,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先是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再是任职民国政府,反对袁世凯、张勋复辟等;后来游历欧洲,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参与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推手。1920-1929回归学术,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参与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构建。梁启超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际,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他为“中华民族”命名,为“新民”“国民”塑魂,无论从政、从文,革命维新,朝夕不缀,死而后已。梁启超是一位同时在政治、学术舞台,为中国的现代转型做出重要贡献的巨匠。本次展览以“中国新民”为题,藉此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展览围绕梁启超在中国现代性构建过程中的成果,以其不同时期的书法、拓本收藏等114组件作品作为线索,以其主编《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时刊登的图像、自作诗文手稿、书籍文稿、个人影像等为主,分为“民族:文字收功,神州革命”“新民:古今内外,去塞求通”“国学:独立之国,学问独立”“余事:先辈遗墨,书艺复兴”四个版块。其中“民族:文字收工,神州革命”侧重展示梁启超在东西方文化宏观格局中,梳理中国现代民族概念和文化概念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在四十五岁前后与旧势力的决裂与转型;“新民:古今内外,去塞求通”通过梁启超对欧洲局势的分析,以及《时务报》《清议报》等对当时世界文化图文并茂的刊载,重点展示梁启超在打通古今中外的努力,和梁氏家族追求开放、进步的精神;“国学:独立之国,学问独立”重点展示梁启超回归教育后在“讲学社”“共学社”方面的图文史料,以及梁在“文化公学”“国学门”,和以清华为代表的现代学术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成果;“余事:先辈遗墨,书艺复兴”以梁启超的个人书画、碑帖艺术收藏为核心,展现梁启超以“文艺复兴”为范本,在书法创作中融合古今,回应“碑学”“帖学”之争。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展览时间2023年11月23日—2024年1月14日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号展厅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