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备份网络,规避集中爆发的备份流量冲击业务系统?
Q:备份架构体系里,如何考虑备份网络的设计,规避集中爆发的备份流量对业务系统的冲击?
在标准备份系统设计规范中,至少拥有两层备份网络结构(Local-Remote)的设计才能有效规避备份流量带来的冲击;那么具体备份架构体系里该如何设计备份网络,才能降低集中爆发的备份流量对业务系统的冲击?
A:
■ mmsc5166 系统工程师:
实际一点的话,辛苦网络工程师了,单独搞一个备份网络和生产网络物理分隔,需要的主机加个网卡,剩下就看主机性能了,因为这个办法网络的性能不太影响生产。
■ leiman720 系统架构师:
对于备份数据量大且IO性能要求较高的业务系统,建议使用独立的San和Lan接口,有条件的话上万兆网络备份。此外就是根据业务系统负载特性,错峰备份! 供参考!
■ updater_aix 存储工程师:
分3种情况说下比较常用的解决方案吧————
1.简单保守一点的解决方法——错峰备份。
比如,对于白天跑生产的系统,那么就把备份策略定在晚上20:00~次日8:00之间跑任务。
对于备份策略的执行时间窗口,可以和生产系统的管理员讨论下,什么时候生产系统压力小,然后再确定备份策略的执行时间。
2.软件解决。
使用LanFree方式进行数据备份。可能需要对FC-SAN光纤网络做一些调整。
优点:一来可以让备份数据流走FC-SAN光纤网络,有效减轻LAN的压力;二来有效提升备份效率。
缺点:对生产主机性能有一定影响。
建议:通常建议只对数据量非常大的生产主机进行LANFree方式进行数据备份,否则,如果所有生产主机都使用LANFree方式,那么也会增加备份软件管理上的复杂性。
3.硬件解决。
对生产主机安装10GE万兆网卡。需要购买万兆网卡,即存在采购硬件上的资金投入。
优点:1.几乎不需要调整目前的LAN组网环境;2.有效提升备份效率,比目前常用的8GB-FC光纤网络的理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还要高。
缺点:如果生产主机是物理机,那么安装10GE万兆网卡需要对生产主机关机下电。关机操作,对于关键系统来说,相当于一次不小的变更。
■ lovenoerror2013 系统工程师:
备份网络用万兆网络 采用固态硬盘阵列从而缩短备份时间 在就是错过业务高峰期 也可以使用IBM磁盘柜的自动镜像功能来自动完成也是不错的选择
■ Jerry 系统架构师 :
首先从LAN网说起,若不能完全隔离,个人通常采用的做法就是流量集中化或本地化。所谓的集中化就是在每个网络段增设Proxy,让流量集中汇聚在一起,使得备份数据量的流向明晰,便于对于备份链路的控制,也为后期备份网络的分离打好基础。此类设计特别适合金融和运营商的生产系统,网络段泾渭分明,管理和维护都特别方便;备份流量本地化,即让备份流量从客户端自身经过交换机到备份介质,不再经过任何主机交互。对于网间交互多的业务系统特别适用,适时将各系统的备份流量错开。若是网络负载较高,推荐采用源端消重备份,虽然会占用一部分主机资源,但能够大幅减少网间压力。纵观主流的源端消重产品,对主机的性能影响CPU占用率基本徘徊在10%上下,内存占用不超过500M,基本也在接受范围内。
对于SAN网络的备份,平衡措施就相对局限很多,针对于大数据量的SAN备份,推荐使用单独的HBA卡进行备份以减小对业务的影响。对于存储IO的压力,没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来改善,数据读写的模式极大限制了备份的方式。若存储IO较繁忙,在备份软件上配置基于存储快照的备份能稍缓解此种情况。最近几年,基于SAN的源端数据消重备份也逐渐趋于成熟,若是资源允许可以采用此种备份大幅提高备份效率。
在个人实施的项目中,一般会优先考虑备份、生产网络分离;如无法分离,无法分离的LAN网络部分增设Proxy集中流量,SAN网络部分只能和生产协调,空闲时间进行备份。此前的工作中一直主推DataDomain解决方案,因此在绝大部分系统中都会部署基于LAN/SAN的源端消重备份,基本可以解决大部分网络负载高的问题。如果不接受DataDomain的方案,也可以利用软件消重来实现,效果可能稍差。
根据社区问答整理,如有任何问题,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到twt社区提问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