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需防范四大风险,遏制煤电产能继续扩张

WRI 世界资源研究所 2022-05-27


从上周开始,当临时转场西班牙的联合国气候谈判第二十五次缔约方会议(COP25)备受全球关注之际,关于中国煤电新增装机的消息也占据了全球头条新闻:据《全球能源监测》报道,从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中国煤电在10亿千瓦的基础上新增加了4300万千瓦装机,此期间全球其余国家则共计减少了800万千瓦的煤电产能。这一增一减,招致了圈内对中国低碳进程和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头羊角色的质疑。

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也是在此期间,尽管中国的宏观经济持续高企的势头转为下行使得用电需求增速走低,而中国风电及太阳能发电装机强势新增了8500万千瓦,且反观中国政府承诺的国家自主减排贡献(NDC)目标进展,到2018年,GDP碳强度比2005年减少了45.8%,已超额实现了40-45%的目标;非化石燃料在一次能源总量中比例已达到14.3%,到2020年实现15%的目标已无悬念。


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中国除了面临贡献全球的实现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之外,还必须考虑当前的发展路径是否符合最经济高效和可持续的路径。煤电在短期内如此扩张,势必削弱了中国"生态文明"的愿望,并增加了未来几十年中国能源经济的锁定成本,也将对中国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能源发展目标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煤电继续扩张,中国能源行业将面临四大风险:



风险之一:财务和经济风险


中国既是全球经济强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其拥有的强大的煤炭开采行业,提供了所需的就业机会,同时,中国也是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的领导者。在过去几十年中,该技术为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提供了坚实的动能。但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十年前的中国。今天,中国的煤电产能已经过剩,大多数煤电机组的运行小时数仅为设计的50%左右。尽管煤炭相关行业的就业仍然很重要,而且由于其国内煤炭资源禀赋,使得不依赖进口的煤电为主的能源系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但在过去十年中,由于对空气污染越来越重视,中国越来越多地从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污染小的低硫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那么,为什么直到最近才又开始建设被一度搁置的煤电项目呢?原因之一是地方经济发展目标压力下,地方政府为满足属地产业发展需求的短期决策所致。《全球能源监测》报告称,2014年至2016年间,省政府批准了2.45亿千瓦的煤电厂。而中国政府一直以来致力于的电改的核心是推动市场化机制,形成财务上更健全、更高效的电能供应体系,并将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融入其中。


日益显见的煤电厂的发电小时数持续走低,投资煤电项目对银行业来说也是一个风险行业,超过一半的运行中的煤电厂面临净财务损失(据国资委近日下发《中央企业煤电资源区域整合试点方案》所述,截至2018年12月未,包括华能、大唐、华电、国家电投和国家能源集团在内的中国最大的五家发电企业所属的474个煤电厂中,257个亏损,占到54.2%,累计亏损额379.6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88.6%)。原因是煤电过度扩张的投资、煤炭价格的上涨,以及政府干涉下的可再生能源的弃风弃光减少(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中,更多地实质地满足了电力需求)。


风险之二:健康与空气污染风险


煤炭的过度开发和使用无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当地资源与环境、人类健康,以及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负面影响。由于煤炭使用造成的空气污染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仅在2013年就造成约36.6万例过早死亡。即使煤电厂继续以目前的状态运行,到2030年,由于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的经济损将大幅增加 ,预计每年损失将高达380亿美元(2670亿元人民币)。


因此,未来由于不断增加的健康和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也会导致未来更严格的监管,包括煤电的排放上限或运行标准。这些越来越严格的环境和空气污染要求将进一步降低煤电的竞争力,增加煤电投资的财政风险。



风险之三:长远发展与市场风险


中国已经在扮演引领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的角色。无论是光伏电池板、风机、还是蓄电池和电动汽车,既是全球最大生产商,也拥有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2018 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占到全球的 32%。事实上,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有九年都在全球的清洁能源投资排名中拔得头筹,并在水电、太阳能光伏和风能的装机水平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由于近期的煤电新增装机和可再生能源利空政策,中国作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导者的声誉承受着挑战也面临着风险。去年,由于补贴断崖式退坡,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伏投资下滑明显,风电也将面临同样的退补的窘境。尽管由于可再生能源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显著降低,可再生能源正在摆脱补贴,成为更具竞争力的电源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与煤炭投资高企,以及补贴政策突变传达出来的信号,似乎更倾向大规模能源投向高污染、高成本的基础设施,而不是低成本的清洁技术应用。资本投资偏好并未改变。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的未来,应该是依靠靠更理性地低碳化、能源市场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输配系统不断优化,以及清洁能源和存储结合的低运营成本,而得以壮大。


风险之四:不断增加的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


中国是世界上最易受气候干扰的国家之一。中国气象局2019年报告发现,中国已经经历了更频繁和强烈的极端天气,冰川退缩,严重的洪水,海平面上升更是增加了能源等基础设施风险。煤炭的持续开发和使用只会增加这些风险。

众所周知,煤电厂势必与农业及其他人类和生态需求抢占越来越稀缺的地下水。WRI的分析表明,2013年中国审批的煤电项目中,一半以上位于缺水地区,而其中就包括最近又重新开工建设的电厂。随着许多国家寻求减少煤电依赖,以及可再生能源日益被公认为最具成本竞争潜力的电源,中国可能正在投资具有锁定相应的高排放,而未来可能需要提前退役的昂贵的电力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煤电产能的扩张也会消弱其在全球气候外交中的领导地位。其他国家正在关注中国。如果中国在低碳转型方面领先,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如果中国重新采用高煤能源战略,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中国的影响力使得其气候政策具有倍增效应。

作为全球领导者,中国的经济地位和全球声誉也会因为煤电产能的过度扩张受到负面的影响。

遏制煤电产能过度扩张,中国继续引领世界可持续能源发展


中国以其周密的长期发展规划而闻名,其体制特点,也能够调整近期投资。最近由洛基山研究所及众多研究机构及专家参与的能源转型委员会报告显示,中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能实现到2050年净零碳排放和成为富裕发达经济体的双重目标。但就电力部门而言,如此煤电产能扩张势头不被遏制,将会阻碍2050目标的实现。


中国正在构建未来经济。要实现其发展目标,政策制定者必须寻求改变能源部门发展的路径,继续推动电力市场改革,积极促进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及应用,鼓励利益相关方,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清洁能源创新投资的了解和参与。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针对上述四种风险,重新审视计划中的煤电厂。新的煤电厂将加剧经济负担,抑制经济繁荣和气候行动机会。通过避免煤电产能的过度扩张,中国仍然可以抓住机遇,引领世界建成清洁、经济、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作者:

Jennifer Layke


成就远大梦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