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慕客茶会】“每天读一本书”你在逗我吗?

慕客人 MOOC 2022-08-02

【总第5期】暑期已至。赤日炎炎,芭蕉冉冉,东窗高卧,正宜展卷。所以,今天我们来聊点读书的事吧。


最近看到一篇很火的励志文,说某成功人士成功的秘密在于“每天读一本书”,还说效仿此法的人也已大有收获。

这里我们并不打算去质疑人家的成功,也深信开卷有益。

只是疑惑:每天读一本书,真的好吗?

瞬间就联想到了“一日游”:一天转战好几个地方,每到一处,在人头攒动中拍照、烧香、购物——这究竟是花钱受罪,还是享受自然、人文之美?

我们承认,人阅读也都有饥不择食的阶段,高尔基都还读起来“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呢。只是,有必要这样硬性追求一天一本吗?相信任何真爱阅读、有过阅读经验的人,都明白,每天坚持读一点,很好;每天硬要读一本,非傻即装!

每天在业余时间读完一本书——我们不怀疑你有这样的勤奋,只好奇你究竟读的是什么书?那书的营养得多稀薄,才能让你这么快就吸收完了?或者,你要有多装,才会没有吃透一本内涵丰富的书,就急于明天又转向下一本?

如果要获得真知,是要讲究一点读书方法的。孟子早就说过:“善读可以医愚”。直白地说,就是瞎读没有毛用啊!

优秀的人在读书方法上可是从不含糊的。

看看孔子,那可是“不学而能”的圣人!

他晚年喜欢《周易》,花了很大的精力研读,又附注了许多内容,如此反反复复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了多少遍,以至于“韦编三绝”----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他这样的才智,即使熟读到了这样的地步,临了还遗憾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这样的阅读收获能不大吗?!

福楼拜甚至说:“如果一个人足够认真地读上十本书,他就能成为一个圣人。”只是大多数人通常做不到这一点,所以转而收藏书籍,炫耀他们的书房,炫耀每天的读书量。

当然,并不是每本书都需要下这样大的功夫。世界上有那么多书,谁也看不完的,对绝大部分书,翻翻就可以了,是为浅阅读,惜时如金的鲁迅是把这类阅读当作休息的。特别是当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再这样读书,就会只关注那些让自己眼前发亮的少量新东西了。这时,别说一本,一天翻100本也完全可能。这时,你的核心知识体系就像一个巨大的雪球,滚动起来,就能将碾压之处的新知识尽数吸附上来----当真是威力无边!

但别忘了,浅阅读有这样威力的前提,是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知识体系,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人的核心知识体系的形成,心智的成长,特别是在早期阶段,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多大量的浅阅读,而是取决于多扎实地读了几本好书,反复阅读,含英咀华,沉醉浓郁,最终才能有所提高。

被蔡元培先生赞为“二千年来以哲学家之立场阐扬佛学最精深之第一人”的熊十力先生,就曾这样教导弟子:“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

为什么这些顶级的阅读大家都如此强调反复阅读、悉心揣摩呢?无它,皆因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能力才是关键。
叔本华说:“不管你学识如何的渊博,如若不能反复思维咀嚼消化的话,它的价值,远逊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


读书可以随心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但思考可并不那么容易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为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久之远不可懈怠。”

所以,说到底,读书的方法,无非夫子那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大道至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空谈无益,这个夏天先选定一部经典啃起来再说!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为微信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原发、原创、编辑或评论的文章,版权为慕客人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任何单位、公众号转载需要取得授权。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