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经典】《灰烬与钻石》:如此残酷又如此动人,非大师不足以有此大手笔
【总第17期】大师之作
《灰烬与钻石》:如此残酷又如此动人,非大师不足以有此大手笔
这个国庆节,本来打算窝在家里看部喜剧片放松一下,却顺着一首诗,意外发现了一部波兰黑白老电影《灰烬与钻石》(1958年)。是个悲剧,看完之后,心中大为震动,却没太懂,找来两本波兰历史教科书恶补之后,再看,更觉得意味无穷,也明白了何以此片引得世人将波兰电影神化。
影片片名来自19世纪波兰诗人齐普利安·诺尔维特(Cyprian Norwid)的一首诗歌:
犹如火花/从你身体里崩发出来/四散纷飞之/你也身不由己的燃烧/本想寻觅自由之身/却命定一切拥有变成失去/只剩暴雨和灰烬/然后永坠深渊/昏迷不醒……/永远胜利的时刻/在灰烬底部的深处/闪烁着光芒/那是残留下来的钻石
故事则改编自波兰作家耶日·安杰耶夫斯基(Jerzy Andrzejewski)的一本小说。主要讲述的是1945年二战结束后,刚刚从纳粹的铁蹄中挣脱出来的波兰正待重建,不同的官僚、派别系统之间纷争交织,整个社会充满了混乱与不安的气氛,“这个国家有太多的苦难和错误,每个人都背着沉重的包袱。”某市右翼势力反对苏联共产党领导波兰,杀手马切克与上司昂吉上校奉命暗杀共产党领导人茨祖卡书记,却误杀了水泥厂的青年。昂吉命令马切克再次实施暗杀。只是此时马切克遇见旅馆酒吧的女服务员克里斯蒂娜,萌生了爱情,而这爱情又唤起了他对自己作为一个杀人工具的质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请求上司允许他离开这一令人恐惧的工作,但遭到了拒绝。马切克最终杀死了茨祖卡,自己也被警察击毙。
如果不了解波兰近现代史,就会对影片中的一些情节设置以及人物心理无法理解。例如,新来的工人党书记茨祖卡给人印象挺好的,在群众面前是个好的演说家,对同事分析波兰形势时又是深邃的思考者,还是一个惦记儿子的温情父亲;他和杀手马切克的几次相遇,也都自然动人,他们之间完全没有个人恩怨,甚至还有同样的真诚和执着。马切克及其上司昂吉为什么一定要除掉他?还有,马切克和昂吉都曾参加过华沙起义,为反抗纳粹侵略进行过英勇的斗争,他们的绝大多数战友都为祖国流血牺牲了,为什么在德国投降,波兰即将获得解放时,反倒不能获得正常生活的权利呢?
这就涉及到波兰在二战中及战后所处的复杂国际关系环境。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就是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击战大举入侵波兰。波兰人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因实力差距太大,难以支持。作为盟国的英国和法国,表面向德国宣战,宣而不战,坐视德国打败波兰。9月6日,波兰政府逃离华沙。
说来波兰真是不幸!盟国英法见死不救,苏联则趁火打劫。9月17日,苏联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人受到波兰迫害为借口,出兵波兰。在德国和苏联的两面强势进攻之下,波兰投降。9月28日,苏联与德国达成协议,占领波兰东部领土。
波兰虽然投降了,但并没有屈服。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利用战前在国内构建的军事体系,仍在进行抵抗运动。1944年夏秋之交,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同盟国大反攻的阶段,德国法西斯处于节节败退之中,同盟国胜利在望。在西线,盟军已在诺曼底登陆,向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在东线,苏联红军及与之并户作战的波兰第一军到7月底已经解放波兰东部大部地区,兵临华沙城下。
当时波兰所处的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在关于战后波兰的政府组成及其边界问题上,英美苏之间的斗争进入了最后摊版阶段。由于波兰与苏俄在历史上的宿怨,以及两国在东部边界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加上苏联在1939年趁火打劫瓜分波兰,又制造了“卡廷事件”,亲英美的波兰流亡政府认为“苏联一方面是我们在与德国战斗中强大的盟友,而另一方面是压制我们独立的凶恶敌人”,因此,从心里是抵制苏联及其支持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波兰工人党的。在看到德国即将失败的情况下,流亡政府决定让其所领导的“国家军”不惜代价发动华沙起义,以抢先控制华沙,避免因华沙被苏联控制而使国家走上苏联道路。1944年8月1日,“国家军”司令指挥所部向占领华沙的德军仓促发起进攻,得到市民的响应。
起义组织者们天真地以为,最多2至3天,气数已尽的德军就会一败涂地,起义军就能以最小的伤亡迅速拿下华沙。但出于政治因素展开的华沙起义,完全忽视了“国内军”尚不是正规武装的现实,而且是背着苏联秘密筹备的,也没有向苏联政府和红军指挥部提出支援要求,更没有与渐渐逼近的苏军进行过协调。起义坚持至10月2日,历时63天,经过惨烈的斗争,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整个华沙几乎被德军夷为平地。
华沙起义失败导致了波兰流亡政府在军事上的失败和政治上的破产,不仅未能借夺取华沙进而控制全国政权,反而促进了苏联支持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在波兰的建立,支持流亡政府的“国家军”受到追剿。
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啊!再没有哪一个国家,象波兰这样,能引起人们复杂的情绪。波兰有上千年悠久的历史,人民资质聪明、气度恢宏、宗教信仰深厚,近代以来却命运多舛。它屡战屡败,总是受恶邻、强邻的掠夺、蹂躏、奴役、杀戮,甚至“坠入了20世纪的 ‘黑暗中心’”。
当然,本片成为经典,并不仅是因为它反映了战后波兰的复杂处境,更是由于导演安杰伊·瓦依达以纵横流畅的大师气象,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将历史沧桑感和个人命运完美地糅合进同一景框。
瓦依达1926年出生于波兰,迄今共导演了49部电影,曾21次在3大电影节获得提名,7次获奖,还是世界电影史上为数不多的获得过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奥斯卡三大终身成就奖的导演之一,被称为 “波兰电影的骑士”和“波兰电影之王”。
他的影片以强烈的道德意识和精湛的电影技巧,深刻反映了20世纪波兰的苦难和挣扎,从广泛意义上表现战争、政治对人们生活的深层影响。所以他的影片远远超出了波兰的地域范围,而使全世界的电影爱好者都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正如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所说的那样:“瓦依达属于波兰,但他的电影属于世界文化财富!”
男主角马切克也被演员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塑造得极为成功,被认为是波兰电影史上最激动人心和具有无以伦比魅力的角色之一。
此外,本片尤为令人称道的是带有超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色彩,画面涵义丰富,许多象征性的细节令人过目难忘。例如,片中,马切克和女友散步走到一处教堂,瓦砾间一尊耶稣像倒挂在半空中晃荡。两人的爱情就在这种信仰被颠覆的背景上延展着,极具暗示意味和心灵震撼力。
再如,茨兹卡书记在出门寻找儿子的路上,被希望获得自由、洗手不干的马切克开枪打死,并带着满身的鲜血扑倒在马切克怀里,而开枪的凶手竟然抱住了他。此时,庆祝波兰解放的烟花绚丽绽放,却也埋葬了这两个曾为波兰新生而奋斗的人。影片最后马切克中枪后挣扎着在乌鸦盘旋的无边垃圾场上死去,可以说是体现“灰烬与钻石”这一主题的最极端场景。奔跑是挣脱过去的象征,挣扎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边的垃圾场则代表着严酷的现实。而马切克终究没有挣脱,正像波兰一样!
波兰人民不可谓不勇敢,马克思曾盛赞波兰民族是“欧洲不死的勇士”。但是处于争斗大国之间的中间民族似乎有一种宿命,唯能在历史的细小夹缝中艰难地寻求出路。
1965年,一位波兰影评人对瓦伊达发出这样的惊叹:“谁能有同样残酷的勇气来以这样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祖国?” 如此残酷又如此动人,非大师不足以有此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