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话】科技史究竟有什么看头?
【总第36期】
科技史究竟有什么看头?
有人调侃说,科技史是当不了科学家的人写的,所以看科学史并不能帮你成为科学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没怎么听说有谁是先研究了科学史才作出伟大科学成就的。确有不少著名科学家晚年开始对科学史表现出浓厚兴趣,比如薛定谔对古希腊哲学科学达到了近乎迷恋的程度,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此时他们的科学创造力相对已衰竭。
薛定谔
或许吧。但阅读科技史对一般人来说,仍是非常有意义的。很遗憾近年才认识到这一点。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为其他相关人文学科提供知识背景或者认识平台,更在于可以破除束缚、培养开放的批判性思维。
正规教育所用的教科书上的结论,都有明晰的论证过程和丰富的实验结果支撑,所以,是不是很多人也像我一样,以为那些结论是自然存在的、不言自明的?直到看过一些科技史著作才知道,在这些清晰说明的背后是科学家们付出巨大的心血和不断纠正的错误。今天看似显而易见的理论,例如地心说、原子论等,其验证都曾无比的困难,包含了许多人、想法、事故和争论。密立根油滴实验,在教科书上被视为清晰实验设计的典型和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但是看看其设计者罗伯特·密立根的实验笔记吧,笔记本里每一页都像这页一样,到处都是数据、计算、修正,有时会偶尔加一些评论。
罗伯特·密立根
自然界很少直接给出答案,因此人们有时不得不盲目探索,去尝试、失败和猜测。科学的实际操作根本没有按照课本上写的顺序来,科学家也并没有遵守严格、线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研究可以来源于一个假设,可以来源于一个奇怪的观察结果,也可来自实验中的某个异常现象。有时候发现了实验结果与现有某个理论的偏差,该怎么办?是修正这个理论,还是提出全新的理论?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方法,但选择并不容易。爱因斯坦在晚年的时候总结道:科学家必须是一个狡猾的投机分子,在新挑战来临时,不断变化自己的应对方式。
教科书上提供了一张清单,上面罗列了现在被普遍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或事物运行的准则。长久以来,都以为那是定论。读过几本科技史才知道:所有的知识都是暂时的,过去的人们有十分不同的想法,将来也可能有新的认识,每个论断都有值得怀疑的地方。美国科学史学科的奠基者萨顿也说过:“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思想解放的历史,是人类和错误、无理性做斗争的历史。”关于世界,人们未知的比已知的更多,还有无限的探索空间,等待着更多勇敢者的进入。
萨顿
相信较早读一些科技史,会让年轻人更有信心和兴趣进入科学技术前沿领域:大科学家及其成就不是高不可攀、只让人崇拜的,而是可以用来学习和借鉴,再说还有那么多未知等待认识,不是吗?
(这几年本人比较喜欢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