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共享教室 让课堂交互联动
本文为作者王涛在2017年11月26日由北京开放大学主办的“2017年北京首届网络教育年会”主题演讲《课堂要“飞”起来,慕课需“落”下来——未来教育即将进入“共享教室”时代》整理,2017年11月29日已在《北京日报》发布。
继共享单车后,共享教室在重庆、杭州等地陆续出现。
“17教室”主要为中小教育机构以及个人教师提供标准化、分时租用的智能教室共享服务,打造遍布各个区域的一站式学习中心。除了精装修多媒体智能教室服务之外,17教室还为入驻的B端机构提供线上课程发布、销售、管理功能;虎嗅商学院打造的共享教室,从场地的设计、装修到设备的引入、安装全部按照统一的现代化教学标准进行,不仅让老师能够聚焦于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深挖,而且也能保证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是共享教室吗?真正的共享教室是啥样子?
录音录像
不会是未来学习主流
移动学习,现已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摆脱沉重的字典、教材,有趣味图片,有发音,有帮助记忆的巧方法,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
这会成为学习的主流吗?我看未必。人,本身是追求舒服的。惟有学习不是这样的,学习是一种强制行为。在移动互联网发明之前,我们学习空间是有弹性的。而移动互联网出现后,学习空间不断的挤压,学习时间不断被压缩,学习空间没有了弹性,被挤压后不能反弹了。移动互联网反而成为我们学习的天敌,我们怎么样克服这个天敌呢?
因此,课堂反倒成为学习的更重要场景了,但这是一个多维度的新场景。在新场景教室上课的时候,就会自觉的融入要到新学习的环境里了,实现有伴、有论、有辩的互动学习。几百年来,唯有教室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个与世隔绝的“鸟笼子”,所有的学习场景环境都是要在教室内发生的。尽管这二十年来,教育信息化不断投入: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录播等,全是在教室内就发生的。本质上教室没有发生变化。
教室,这个与世隔绝的“鸟笼子”。每个教室之间,都是单独竞争,没有任何协作的。
教室之间连接不动,唯有课堂上放着的录音和录像,这也不会成为未来学习的主模式。
美国曾有一个关于学习的研究,拿两组孩子做实验,一组是面对面教学,一组是用声音和视频去看。结果发现:只听、看是不能改变孩子行为的。
这就是说,我们把互联网教学,理解为静态视频去教学,在一个学习环境(教室)中,播放录音和录像,是不会成为未来学习的主流。
教室变革
要拆墙移黑扩屏
未来教学的变革,需要有智慧学习的环境。
首先就要拆墙和移黑。我们在规划未来教室的时候,要有打破物理空间的思维,建设一个无边界的大课堂。移黑就是要把黑板去掉,因为有了黑板就不能方便的进行移动教学和数据分析。要把传统的书写转化为可量化的书写,让黑板无处不在。这样书写的自然大数据就形成了。
第三就是扩屏,我们一定使我们的屏幕在前面尽量的大,甚至可以是全屏幕的,而且屏幕可以实时可以分割的。学习效率和需求面积是成正相关的。未来教室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是一个PPT了,而是视频、文档、PPT、板书等各占一个屏幕,把线性的讲课,变为平面或立体的展现。
此外,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有自演、筑台、察言、观色、聚沙等。拿察言来说,所有的课程都被录下来,然后可以进行分析,可以进行检索。观色是最重要的,教学过程中有各种表情分析,教师和学习者的表情变化都可以非常清晰的识别出来,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做综合分析、课堂动态点评等。
基于这种智慧环境,自然大数据就会产生,这将使教学行为分析达到了精准。比如,一个班级每个人用一个“新维书写本”完成作业,其书写的时间、用力轻重、书写速度等都被记录下来。从大数据效果图上就可以判断优秀、努力、不理解等学生,从而有针对性进行下一步教学。
这样,所有的教学场景都可以量化,教育自然大数据形成,形态评估实时进行,教育个性化变革的点可能就在这里,这是普通教育模式想做而做不了的。
互联交互
上万个教室联动教学
现在的智慧教室都是学校设计建设的,从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审批、招标、建设、验收、培训等流程看,一间智慧教室的建设要经过两年的时间,而智慧教室属于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产品的迭代时间是按月计算的,所以说学校建设智慧教室从技术的角度看要落后于社会同类产品五年以上的时间。未来教室的模式跟共享单车一样的,会存在一个第三方普遍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共享教室”模式。
学校里面本来是共享知识的乐园,但现在模式共享不了,原因就是教室模式的设计问题,它是机制和条块分割的。同时我们的教育和学习模式物理上的低速,不能适应“光速”级互联网的要求,如果教室联通、教师联动、全员互动的“光速连接”,就会涌现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我们已经建立了多个新维学习空间站,空间站之间都是相互视频连接的,在不增加各个教室带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成千上万个教室视频实时互动的,互动延迟仅为200毫秒,全网直播延迟500毫秒。这样成千上万个教室可以并班联动教学。同时通过语音和图像识别,可以迅速地去定位整个教室群里的任意人,然后实时交互。新维空间站的广泛建立,消除了远端的距离感、具有亲临其镜的现场感、沉浸如影的亲密感、争先恐后的活跃度以及聚精会神的专注力。新维空间站将超越“班”和“课”的层面,在广域上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持续教学对话,形成虚拟教育组织和虚拟教学团队。
共享教室绝不仅是物业层面的共享,新维空间站将打破“鸽子笼”式的教室模式,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育生态。核心就是让每间教室里面都智慧联动起来,让校企联动起来,让每个屏幕都联动起来,让每一个人都联动起来,使我们的心灵和智慧联动起来,这样就涌现出未来教育。其实,未来教育回到人的本身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独立的,孤立存在的人将是碎片的人,未来教室要容下一个大人,容下一个大环境,这是未来教育的本质。
作者简介:王涛,“新维学习空间站”、“新维教师发展空间站”、“新维大健康空间站”等“新维系空间站”未来智慧教室、共享教室的规划、设计、实践者;“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博士;业界知名有20多万教育专家的MOOC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openonline,公号名称:MOOC)的发起及运营者。
相关链接
全国网络教育联盟成立
由北京开放大学主办的“2017年北京首届网络教育年会”日前举行,会议发布了“网络教育北京行动宣言”,成立“全国网络教育联盟”,共同推动我国的网络教育不断前进、再创辉煌。
来自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学堂在线”等近30余名专家学者做了专题报告,在展望未来网络教育的前沿趋势与实践,探讨新时代网络教育面临的挑战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了网络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引领中国网络教育的发展,共商中国网络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截图来自北京日报2017年11月29日 新知周刊教育版块)
※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北京日报官方网站对本篇文章的报道。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调查问卷】“屏幕时代,视觉面积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你看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