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发布全球公开信,号召纺织时尚行业在疫情下继续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
背景
2020年,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在全球爆发。一夕间各行各业纷纷置身于“疫情之下”,时尚、服装和纺织行业的运营和供应链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20年5月至6月间,国际纺联对成员单位、关联企业和协会进行了第四次疫情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纺织品价值链的所有生产部门订单减少37%~46%;2020年的营业额预计比2019年平均下降32%。在世界各地,数千家工厂和商店已经关闭,数百万工人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将疫情影响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抛开疫情影响,时尚、服装和纺织行业本身也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据2015年数据,该行业消耗了790亿立方米的水,排放了17.15亿吨二氧化碳,产生了9200万吨废物。如不改变现状,到2030年这些数字预计将至少增加50%。随着全球对纺织供应的需求逐年上升,时尚、服装和纺织行业将对地球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压力。
此外,从整体上看,纺织产能过剩,行业优胜劣汰不可避免,而疫情加剧了这一过程。未来行业的发展无疑将以品质高、环境友好、健康安全为趋势,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企业必将逐步淘汰。
提高行业整体的可持续性迫在眉睫。企业只有直面挑战,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走向行业复苏,实现高效、多维、协调的发展。
目前,各国政府正在考虑采用刺激计划重振经济,纺织行业正逐步恢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加快绿色转型、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提升纺织行业的良好时机——让疫情这一“黑天鹅”成为纺织行业步入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催化剂。
©️图片来源网络
全球在行动
众多机构在为提高纺织行业的可持续性做出努力。可持续服装联盟(SAC)、Apparel Impact Institute(AII)、纺织品交易所(TE)、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ZDHC)等多方利益相关方致力于提高供应商可持续性水平、增强透明度、制定更严格的排放限制、加强竞争前合作水平;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发布WASH宣言,要求企业为工人提供清洁的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服务;碳信息披露項目(CDP)披露企业在气候、森林和水方面的影响信息;水管理创新联盟(AWS)发布相关标准、制定培训计划。
2018年,时尚和纺织行业发布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框架下的时尚界气候行动宪章,印证了时尚和纺织行业可在达成国际协议、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019年,另一令人瞩目的倡议《时尚公约》(The Fashion Pact)发布,时尚和纺织行业为减缓气候变化趋势、恢复物种多样性、海洋保护做出了郑重承诺。
©️图片来源网络
WWF发布全球公开信,号召纺织时尚行业在疫情下继续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
2020年8月26日,正值2020年世界水周期间,WWF联合14家全球知名公司、品牌和组织发布了公开信,号召时尚和纺织行业承诺在疫情下继续支持和推进可持续发展,作出以下承诺:
- 支持和鼓励政府实施绿色经济复苏计划;
- 维护和加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承诺;
- 普及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在减少疾病传播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 认识到自然(特别是淡水生态系统)在维护人类福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加强品牌主导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确保发挥循环作用;
- 巩固和强化供应商协同合作;
- 增强溯源性和透明度。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淡水负责人Stuart Orr说:“疫情严重打击了时尚、服装和纺织行业,数百万人的生计和大量公司面临着风险。随着行业开始复苏,为行业制定新的路线、使行业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至关重要。”
恢复运营并不意味着回到旧状态,而是朝着更可持续的时尚、服装和纺织行业迈步,这才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已签名支持此公开信的时尚品牌、企业和行业机构组织有:
Burberry
H&M Group
Primark
Tchibo
PVH
Tommy Hilfiger
Calvin Klein
LPP
Bon Ton Toys
Teemill
Sustainable Apparel Coalition
Alliance for Water Stewardship
CDP
ZDHC
WWF
以上按签名先后顺序排列
WWF将持续在全球各国召集对此公开信表示支持的纺织品牌、生产企业、组织机构等。愿意签名、支持并付出实际行动的同行可与WWF取得联系(wsinfo@wwfchina.org)。查看公开信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Reference:
https://www.tnc.com.cn/info/c-001001-d-3702455.html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RegData/etudes/BRIE/2019/633143/EPRS_BRI(2019)633143_EN.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