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猫来了|鲜为人知的金猫,未来保护希望在哪?

​鹅子、郝思嘉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2-01-09


注:该文内容主要引用自相关科研报告(详见文末资料来源),仅作信息分享使用,并不完全代表WWF方观点。


在昨天的推送中,我们了解到现阶段对野生猫科动物的关注、调查研究与保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猫为主的旗舰种上,处境同样不乐观的中小型猫科的受关注度则一直较低[1],乃至于基础研究都较为匮乏。


虽然个头不大,但"小猫们"以及其他小型食肉动物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正常运转的作用可一点都不小。比如它们的存在有助于平衡森林里小型哺乳类和鸟类的数量[2],有些物种还能帮助散布种子、改变土壤的氮磷含量[3]。

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部拍摄到的亚洲金猫 © vanaavi / iNaturalist

甚至当传统意义上的大型掠食者在生态系统中消失或减少时,能够取而代之爬到食物链顶端的就是这些小家伙们了[4]


即便是单纯拼个颜值、身姿、技能,"小猫们"也丝毫不逊色。


今天的主角亚洲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亦称金猫)也是如此,由于长久以来少受关注,是最鲜为人知的猫科动物之一。也由于缺乏金猫野外种群密度的准确评估,它们真实的种群状况尚不明朗。

爱丁堡动物园里拍摄到的亚洲金猫 © Karen Stout / Flickr

去年发布在《全球生态与保护》(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的一项研究[5],将过去二十年里(2000~2020)金猫在大陆热带区域的历史分布范围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红外相机记录、目击记录、网络数据库以及未发表/内部文件整理后,指出过去二十年里金猫分布地理范围已减少了68%,未来可能还会持续减少


今天,一起来好好认识一下亚洲金猫,以及未来都需要重视哪些优先保护事项吧~

金猫?听起来就很金贵

亚洲金猫属于中型的林栖猫科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南亚东部、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以及苏门答腊岛[6]。


在我国,金猫曾广布于华中、华东、华南与西南广阔区域,但近几年的记录仅见于四川北部与西部、陕西南部、云南西部与南部,以及西藏东南部,呈零星散落分布[7]

四川白玉县拍摄到的亚洲金猫(图源见水印)

它们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常绿林、混合常绿林和干燥落叶林的森林生境[8]。金猫的海拔分布跨度也很大,最高记录是不丹的4282米[9],但总体上还是更偏好低山森林。


过去,金猫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夜行性动物,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监测记录都指向金猫的日活动节律是偏昼行性的


有少部分地区记录金猫在夜间活动较多,人们猜测可能是栖息地质量不佳或受人为干扰较大的原因[10,11]。

在苏门答腊武吉蒂卡普鲁拍摄到的亚洲金猫 © WWF-Indonesia / PHKA / Handout

成年金猫的体长通常为75~100厘米,尾长大约是身体的一半,体重可达10~16千克,比家里猫主子的个头要大上一些。


它们的耳朵偏小且圆,耳外侧是黑色的,耳基部周围灰黑色混杂。面部两眼内各有一条白纹,额部具有黑边的灰色纵纹,一直延伸到头顶。


尾巴的内侧(朝下)是白色的,通常从末端角度比较容易看到,因为尾巴尖会向上翘起来。

花色繁多,变换莫测

这种中等体型的猫科动物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征 —— 毛色花样特别多,乃至于人们过去曾以不同配色和斑纹给它们命名,比如有红椿豹(红色型)、乌云豹(黑色型)、芝麻豹(灰色带黑点)、狸豹(花斑型)等等。

猫盟在墨脱拍到的黑金猫,尾巴下侧就是白色的(这也是一只黑化的花金猫),

黑色型个体可能更利于在阴暗的雨林底层隐蔽 © 猫盟CFCA

早期对金猫不同花色的描述大多是从收购或标本采集获得的金猫皮张里得来的[12]。现在红外相机的技术愈发成熟,更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金猫这种行踪诡秘、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由王渊、李晟等人在2019年发表的研究[13],对我国金猫色型变异最丰富的地区(以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藏东南地区)进行了为期多年的红外相机监测,共记录到了四种色型,其中灰色型是国内首次。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红外相机拍摄的金猫的4种色型 [13]

左上:麻褐色型;右上:红棕色型;左下:黑色型;右下:灰色型

再加上我国华东、四川等地分布的花斑色型,以及国际科研团队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部发现的“tightly-rosetted”新色型[14],加起来一共就有六种了。


不过,不同配色并不意味着各自为不同的亚种。它们可能会生活在同一个地区,甚至谈起了恋爱。比如豹与黑豹,就是一个比较知名的例子。但如果这种差异阻止了“羞羞的事”发生,可能就成了演化为不同亚种的开端。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的亚洲金猫(图源:央视新闻)

亚洲金猫有这么多种花色,难道就为了好看不成?过去研究[15]发现不同海拔下的色型占比都不相同,推测可能是因为它们对不同类型森林栖息地的适应性


比如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的地区,花斑色型占比越多,可能是因为这种色型更有利于隐蔽在此种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竹林-灌丛-落叶针阔混交林生境隐蔽。


而海拔越低、气候越湿热的地区,比如藏东南、云南南部和老挝等地,黑色型的比例相对更高,这可能由于黑色型更便于隐入阴暗的雨林底层[16]。

明确未来的优先保护事项

导致亚洲金猫野生种群急剧下降的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坏与破碎化,特别是高毁林率、过度放牧、设施建设、土地利用转换等。


此外,猖獗的盗猎与非法贸易也是金猫种群急剧下降的另一重要因素。比如在越南,有研究发现,亚洲金猫似乎逐渐成为虎皮或身体部分的替代品选择,有案件记录到非法出售亚洲金猫的毛皮被涂成虎皮的样式。

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发现的金猫毛皮 © bangladeshpythonproject / iNaturalist

为了明确未来保护亚洲金猫工作的优先事项,科研团队绘制出了40个高几率有金猫生活的栖息地,并对不同栖息地进行了威胁预测。


根据模型结果指出,这40个关键栖息地面积在过去二十年(2000~2020)里已经减少了68%,比过去推测的20%~30%下降幅度要严重得多,预计未来二十年将进一步减少18%

亚洲金猫在大陆热带区域的高几率分布栖息地图 [5]

这相当于说在三代生命周期(约二十年)里,亚洲金猫已经经历并可能未来继续面临相当大的种群数量下降,应考虑参照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的A2c标准将金猫从"近危(NT)"上调至"濒危(EN)"


当然这份研究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获得的数据并不足以真实反映过去与近期的狩猎与盗猎水平;本次研究仅针对亚洲大陆区域,可能不够代表其他地方(如苏门答腊)的金猫情况。


即便如此,对这些栖息地的保护与执法力度仍不能松懈,因为研究结果发现分布范围减少的主导原因是狩猎与盗猎,仅15%的主因是高毁林率。

在缅甸克钦邦拍摄到的亚洲金猫 © otomops / iNaturalist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确定金猫的确切种群情况与活动范围信息。在40个关键栖息地中,有16个都还未有过监测,未来需要增加有针对性的红外相机调查工作


同时也需要增加调查研究与保育资源,特别是这些关键的栖息地,有78%都属于高灭绝风险、极高灭绝风险或无干预措施下种群灭绝的风险。


通过回顾以往文献资料发现,被归类为上述"高灭绝风险"的关键栖息地中,只有52%进行过最少一次红外相机调查;其余非"高灭绝风险"的关键栖息地全部都进行过了红外相机调查,这也突显出了全球保护金猫工作的一大空白。

在老挝拍摄到的亚洲金猫爪印 © Manuel Ruedi / iNaturalist

此外,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制定专项的金猫保护行动至关重要。据研究结果指出,40个关键栖息地与现有保护区的重叠率只有26%。


还需加强对原有栖息地的恢复(一些种群已灭绝的区域也可考虑在内)、生态廊道的搭建等,从而缓解金猫生境的破碎化问题

在苏门答腊武吉蒂卡普鲁拍摄到的亚洲金猫 © WWF-Indonesia / PHKA / Handout

最后就是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人们依法保护与接触野生动植物的能力。并基于此,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共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们自身可以从了解物种情况、最新的法律法规等做起,并向身边朋友家人普及,比如我国去年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将金猫由国家二级提升为国家一级。

熊猫君的伙伴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近期推出了一组表情包,扫描二维码或者微信表情商店内搜索"大猫来了"即可免费下载,虎年来临之际,换上这组表情包,表达你对大猫们的热爱吧~




资料翻译&整理:鹅子、郝思嘉

校对:许睿排版:捷西本文数据资料来源:

[1] IUCN/SSC Cat Specialist Group (2014) Cats in China.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in Chinese) [中国猫科 专家成员组 (2014) 中国猫科动物.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

[2] Roemer, G.W., Gompper, M.E., Van Valkengurgh, B., 2009. The ecological role of the mammalian mesocarnivore. BioScience 59, 165–173.

[3] Jordano, P., García, C., Godoy, J.A., García-Castan ̃o, J.L., 2007. Differential contribution of frugivores to complex seed dispersal patterns. Proc. Natl. Acad. Sci. 104, 3278–3282..

[4] Kilgo, J.C., Ray, H.S., Vukovich, M., Goode, M.J., Ruth, C., 2012. Predation by coyotes on white-tailed deer neonates in South Carolina. J. Wildl. Manag. 76, 1420–1430.

[5] Wyatt Joseph Petersen et al. Identifying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for an understudied species in decline: Golden cats (Catopuma temminckii) in mainland Tropical Asia.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30 (2021) e01762

[6] Smith AT, Xie Y (2008) A Guide to the Mammals of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

[7] Liu SY, Wu Y (2019) Handbook of the Mammals of China. The Straits Publishing & Distributing Group, Fuzhou. (in Chinese) [刘少英, 吴毅 (2019) 中国兽类图鉴. 海峡书局, 福州.]

[8] 刘健瑜, 黄建, 肖凌云, 冯杰著《亚洲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 Vigors and Horsfield)的研究进展及威胁分析》四川林业科技,第46卷第6期

[9] Dhendup T, Tempa T, Norbu N (2016) Camera trap records of Asiatic golden cat at high altitudes in Bhutan. Cat News, 64, 37–38.

[10] Singh P, Macdonald DW. Populations and activity patterns of clouded leopards and marbled cats in Dampa Tiger Reserve, India[J]. Journal of Mammalogy, 2017, 98(5): 1453−1462.

[11] Lynam A J, Jenks K E, Tantipisanuh N, et al. Terrestrial activity patterns of wild cats from camera-trapping[J]. J 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 2013, 61(1): 407−415.

[12] Feng ZJ, Cai GQ, Zheng CL (1986) The Mammals of Xizang. Science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冯祚建, 蔡桂全, 郑 昌琳 (1986) 西藏哺乳类. 科学出版社, 北京.]

[13] 王渊等: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猫的色型类别与活动节律. 生物多样性 2019, 27 (6): 638–647

[14] Nijhawan, S., Mitapo, I., Pulu, J., Carbone, C., Rowcliffe, J. M. (2019) Does polymorphism make Asiatic golden cat the most adaptable predator in Eastern Himalayas? Ecology.

[15] Atwood T.C., Peacock E., McKinney M.A., Lillie K., Wilson R., Douglas D.C., et al. (2016). Rapid Environmental Change Drives Increased Land Use by an Arctic Marine Predator. PLoS One. 11(6):e0155932.

[16] 猫盟CFCA《亚洲金猫:我的毛色,亲妈也决定不了!》


喜欢今天的内容吗?喜欢就点个分享点赞在看叭~

如果你有好的作品希望在我们平台发布,请扫描左侧二维码~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