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志趣到深耕环保,源于他渴望亲近自然的本能

杨新颖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4-09-09


注:该文内容主要来自当事人口述,仅作信息分享使用,并不完全代表WWF方观点。


环保从来不是场独角戏,只有社会更多层面的人去关注这些事情、有更多人参与,才可能把这些事情做更好的推动。


今天要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位努力推动全社会参与环保的人。

文|杨新颖

排版|鹅子

供图|张鹏


“我今年44岁了,本职工作是一个工程师。”这句话的主人张鹏(自然名红隼),是一名观鸟爱好者、自然体验师,也是北京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野鸟会”工作组的成员,北京迁徙猛禽监测项目协调人、监测组核心成员。


他身穿迷彩服上山观鸟,深入鸟类栖息地进行调查,阻止不法分子的捕鸟活动,不仅获得了丰富的观鸟知识、保护了大自然,更是同大自然“玩儿成了一片”。


自然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自己,看得久了,你会对这份生命产生感情,会发现共同生活在自然中,你和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

张鹏在讲解自然趣味知识


用专业的热爱,构筑起环保社群

张鹏有个自然名叫“红隼”。谈到对红隼情有独钟的原因,他说红隼是北京最容易看到的猛禽,而且它的某些飞行行为也非常有趣,所以令他印象深刻。


渐渐地,张鹏觉得其实“红隼”与自己其实还挺契合:“它不是那种特别高大威猛或者稀有、珍贵的动物,属于和人、和城市很亲密的。其实像我后来做的很多环保方面的工作,也是特别希望可以和普通市民、和城市有更紧密的连接。”

张鹏拍摄到的红隼

在自然之友,张鹏主要做鸟类调查、科普宣传、社群组织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这令我十分好奇,为何一位普通市民会选择将环保当做自己全职工作之外的另一份“事业”,而且投入了如此大的热情与精力。


张鹏说,回顾自己的经历,其实好像并没有“哪一个瞬间”使他下定决心投入环保事业当中。相反,对他来说,因为发自本能的热爱,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顺其自然的


回忆起童年,张鹏觉得,他其实也属于那种从小就对自然很感兴趣的孩子,喜欢到处跑,去抓虫子,去看植物、看树叶儿,去挖石头......


张鹏回忆到,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自然,但与大自然的接触在上学、工作之后变淡了许多,是儿子的出生再次唤起了他回归自然、找寻童趣的愿望


“儿子大概刚出生那会儿,我想着得给孩子照相,所以买了一台单反相机,然后就开始带着孩子拍照。后来就发现,其实身边有一些小动物、小鸟也挺有意思的,拍出来一看还挺好看。”


在偶然的一次讲座中,张鹏了解到“用影像保护自然”的理念,于是便加入了身边实地拍鸟的队伍,他的观鸟之旅也由此开始。

在鸟类调查过程中的张鹏

真正把“观鸟”从兴趣变成事业,缘于野鸟会一次猛禽迁徙调查的志愿者招募。张鹏回忆,是从那时起,他才知道原来“观鸟”这件事也可以非常专业,可以做得很正式、很学术。


渐渐地,张鹏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关于环境的话题,更重要的是结识了许多认同环保理念的朋友。在志愿者性质的非官方社群中,价值认同以及情感联结尤为重要。


张鹏觉得这让人在原子化的社会中不再孤立无援,更重要的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在一起可以迸发出无限的能量,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等口号落实到行动层面。

 

在张鹏眼中,做环保当然不可能靠少数几家组织,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最近一次的通州大鸨巡护工作中,张鹏主要负责与兄弟环保机构的对接,以及幕后的志愿者服务与支持,用默默无闻的点滴努力,支持项目更好的运行。

大鸨守护现场照片(北京城市副中心爱鸟协会供图)

张鹏认为,环保不是、也不会是“一个人”的事业,它需要更多人借助自己力所能及的点滴努力,一同构筑起环境保护的长城:即使是做一些踏踏实实的、很基础的工作,如同水滴石穿,也终有希望带来真正的改变。这是对他来说最大的触动。


亲近自然,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除了直接从事环保相关的工作,张鹏还对孩子们的环保教育独有见地。他认为,自然、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往往并非一个刻意教育的过程——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能


在参与自然教育的几年间,张鹏接触了许多孩子,陪伴他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通过观察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他认为,在和自然的相处过程中,孩子们的“共情能力”可以得到最好的展现:喜爱、好奇、恐惧……这些情绪无一不是本能。


即使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疼痛(如被马蜂蜇),也是一个生命去了解世界的正常过程


“有这种恐惧是很正常的,人应该有恐惧,应该有敬畏,也应该有喜爱,这些东西都可以在和自然的接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


因此,张鹏觉得,孩子们对自然有着天生的兴趣和喜爱,家长要做的,是真诚地让孩子们融入自然环境,让他们用心地去感受自然

亲子团活动中的"红隼"张鹏

实际上,当孩子们更多地了解生命与自然、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了解到我们的行为可能切实影响到其他的生命及其生存环境,所谓的“环保意识”也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张鹏回想起很多年前亲子团活动的一幕。当时他带着一位小男孩在公园里玩耍,发现一家人正在水里面捞小蝌蚪。


这位二三年级的孩子十分担心蝌蚪会死掉,便向张鹏求助。在受到鼓励之后,孩子决定上前进行礼貌地劝说。


张鹏感叹道,“这特别简单,又特别真诚。”那些在成人世界里被社交、被所谓礼节束缚住的善意,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担忧而未能变现的想法,都能够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得以成真

张鹏与儿子"小鱼"一起在观鸟

在教育孩子方面,张鹏也将对自然的本能热爱倾注其中。跟随父亲加入自然之友成为志愿者之后,张鹏的儿子给自己取了一个自然名“小鱼”,父子二人经常以自然名相称


“我觉得这个‘自然名’也挺有意思,它可以把你的身份的标签、其他的标签全部放下,以在大自然中的普通一员的位置来看待彼此,大家是平等、但是又有连结的关系。”


去年,“红隼”和“小鱼”合作,以《后山》为名出版了自己的自然随笔。后山曾经是张鹏小时候玩耍的场域,如今变成了孩子一代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的媒介


张鹏觉得,孩子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变成一个个切实的故事影响更多人,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如何把“一个想法”变成“可以落地的事情”。


张鹏与儿子"小鱼"合影;自然随笔《后山》封面图

在写书的过程中,“小鱼”和父亲“红隼”一起探究大自然的种种奥秘、探究自然与人的联系,向书本学习、也向世界学习,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代际相传的秘密花园。

 

张鹏说,他之所以会选择做环境教育的项目,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就在其中,另一方面是关注到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如果从孩子们做起,他们的改变是会内化在他的心里面的,“从更长远的角度,孩子们会把这种从儿时建立起的环境友好的这种感受、这种潜意识化作他一生的行为和生活的方式。”


同时,张鹏觉得,一个人的影响力其实远远超出他自身。一个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成为志愿者,可能会影响到他周围的同学、社团,甚至他未来的工作,从而做出更有意义的推动。


社会赋能:保护自然不是独角戏

张鹏提到,北京现在有很多像野鸟会的公益组织,包括一些教育机构、其他社群组织,以及科技馆和少年宫等的机构,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环保事业努力着。


谈及近几年环保类社群的繁荣发展,张鹏觉得无论是从个人、政府、国家的层面,还是各种单位或机构的重视程度,社会对环境议题的整体关注度都有了很大提高。或者说,所谓的“环保热”是多种社会因素构成的结果


张鹏说,他们的猛禽调查做了十年,刚开始去看猛禽的人只有几位志愿者,现在北京观鸟的人越来越多,观鸟活动参与名额供不应求。天坛、圆明园、奥森、植物园……


自然之友野鸟会组织的观鸟活动已经遍布北京市十多个公园儿,倍受到孩子们、家长们的喜爱。

在公园内观鸟的人们

对张鹏而言,环境保护不是一场独角戏,需要媒体、政府等多方力量的配合。


比如去年春天的迁徙监测中,张鹏所在的北京猛禽迁徙监测团队发现了在北京历史上有记录、但是后来消失了很久的一种猛禽——白腹隼雕。


在调查中,张鹏和伙伴们做了罕见鸟种的观测记录,并且得到了光明日报等媒体的报道,“通过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媒体去做这样的工作,会有更多人去关注、重视这件事,这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推动。”

光明日报的报道截图

后来,新华社也对他们开展的猛禽项目、野鸟会工作等等有了很积极的报道。


张鹏觉得,环保不能仅靠政府和专职部门的力量。只有社会更多层面的人去关注这些事情、有更多人参与,才可能把这些事情做更好的推动


如今,很多公园在做规划调整时都会积极与相关环保组织寻求合作,以求吸收恰当的、专业的意见,从而更好地保护野鸟等生物。


在通州进行的大鸨巡护工作中,几家民间公益组织也通过自身努力使当地原本有可能影响大鸨生存、活动、安全的一些施工停了下来。


正向影响的累加、反复的迭代,都将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友好,正如张鹏所说,“当考虑了其他的环境使用者的利益,一个更好的效果就出来了。我觉得这都是目前整个环保的公众参与,以及在与社会和政府的联动方面很积极的转变。

观鸟中的张鹏

往期回顾

上海乡野最本真的样子,

这些年轻人找到了

天生闲不住,

她用双脚丈量可持续旅行的路

她把孩子们真正领进大自然,

感受生命的力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