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抓嫖”正在逼死调查记者
为记者 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最快的传媒要闻、最全面的财经舆情、最敏锐的传媒投资风声、最前沿的媒介变革趋势,是资讯门户也是工作平台,近万名财经记者注册、二十万主流财经人群实时关注。
作者 | 陆鹏鹏
“没想到电视里酒店抓嫖的一幕会降临到我这个女记者头上。”——《泉州酒店惊魂记》
福建泉港碳九泄漏事故的阴影还未散去,一篇来自调查记者的自述再度让读者不寒而栗。
财新女记者被精准抓嫖、杭州记者被踢出群、央视记者暗访遭扣押……舆论监督频频被拒之门外甚至受到威胁,与此同时,类似的恶性事件也正在蚕食“濒临灭绝”的调查记者。
解决问题还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11 月 19 日,《财新周刊》刊发记者周辰 《泉州酒店惊魂记 》 一文,讲述了自己在福建泉州采访碳九泄漏事故时,遭遇民警查房抓嫖一事儿。19 日下午,泉州市公安局泉港分局宣传科工作人员介绍称,正在对此事核查。
11月20日下午,泉州网发布消息称,泉港区公安执法相关人员存在工作方法简单、执法不当的行为,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涉事民警已被停职。
至此,该事件告一段落,然而官方的回应并未能消除公众的怒火。媒体对事件采访报道应是职责所在,但过程中一再受阻起到的效果只能是欲盖弥彰。网友所愤怒的或许不只是这一次的“精准抓嫖事件”,而是近年来多次的舆论监督受阻。
今年8月,《浙江日报》《一线调查》栏目对杭州西湖九溪景区旅游厕所存在“脏乱差”现象做了报道,景区随即开展厕所专项整治。几日后采写上述报道的记者被移出记者群,原来的媒体联系人也不再回复记者任何微信。
今年4月,据央视报道称,山西省洪洞县三维集团违法倾倒工业废渣污染农田,生产废水直排汾河,当记者提到在汾河边见到有排污情况时,两名村干部要将记者扣留当人质。
2017年8月,一位新华社记者采访自己的分工条口时,曾因一篇监督报道,被江苏省工商局的一位宣传干部踢出了联系群。
类似的案例多不胜数,除了专职的调查记者外,不少自媒体人有过同样的遭遇,鸿茅药酒跨省抓捕事件、浙股君被打事件均是典型案例。人民网在2012年之时曾制作过一篇关于舆论监督的专题,记者在采访中和采访后,受到伤害、关押等威胁,一庄庄血的案例令人毛骨悚然。
记者被誉为时代的瞭望者,然而在负面问题被曝光于公众之时,记者却成了利益方首要解决的对象。从舆论监督到监督被威胁再到整治乱象,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曝出舆论监督受阻的消息。2012年时如此,至今仍是如此,往复循环,道艰且长。
官媒接力炮轰,为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一出“精准抓嫖”的闹剧让舆论监督再度成为媒体和大众热议的话题,事件发酵后,人民日报、央视、澎湃、新京报、南方日报、钱江晚报等多官媒接力炮轰这种抵触舆论监督的行为。
蓝鲸梳理了各官媒对本次事件的报道,官媒的标题无一例外的提到了舆论监督,这也是继杭州记者被踢出群后,官媒的又一次集体发声,为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先来看一组标题:
央视网:别用“深夜查房”的老套路抵触舆论监督
钱江晚报:女记者被“抓嫖”,舆论监督道艰且长
澎湃:泉州为深夜查记者道歉,对舆论监督本不该草木皆兵
光明日报:女记者被“例行检查”,只能让碳九事件更引人揣测
南方日报:正确对待舆论监督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评论称,采访碳九事故记者被“精准查房”, 涉事民警被停职。无独有偶,五星级酒店卫生状况的曝光者个人信息遭曝光,义举变成潜在危险。社会最不能缺的是良心,舆论监督是找问题、改问题的利器。他们对真相的探求背后,更有公众的爱憎、好恶、知情权与正义感。一些人,请把力气用在刀刃上。
央视则在评论中直言,别用“深夜查房”的老套路抵触舆论监督。作为警察,有履行检查酒店房间的权力,但是其行为也应该合理合法,按照正规流程履行警察职责。当地警方有必要向公众给出解释。
央视表示,地政府和公安部门首先应做的是抢险救灾,让老百姓了解事情真相,而不是天天想着防记者,威慑记者。当地政府与其把精力花在公关记者身上,不如做好舆情处置,反思民众与当地政府间的信任难题。
图片与内容无关
谁在逼死调查记者?
如今,一些被曝光负面的利益方将舆论视为洪水猛兽。在类似“抓嫖”的事件中,不解决问题反而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一线的调查记者成了行走在刀尖上人。
这也是当下调查记者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据张志安的《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在册新闻调查记者仅剩175人,传统媒体中的调查记者保有量仅130人。在六年前,这个数字还是306人,而我们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
蓝鲸此前在一篇名为《事实匮乏的时代,调查记者不够用了!》的文章中提到,为数不多的知名调查记者,不是转型,就是离职。知名的调查记者王克勤等,转型走上公益的道路;简光洲、罗昌平、杨海鹏等,或创业或走上了其他岗位。与此同时,一些媒体的深度部门,或解散,或并入其他部门。
或是因为职业风险,或是收入太低,亦或是对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充满焦虑……
正如今年7月,前南方周末高级记者李海鹏在微博发长文所感慨的一样:“我们失去了新闻业与调查记者们,失去了部分真相,失去了部分真实的世界,也没什么感触。在今天的生活里它们并不重要。你说奶头乐也好,娱乐至死也好,麻痹也好,怯懦也好,甚至你说养猪场也好,重要的是我们感觉很安全、舒适,避免了挑战,我们很愉快。肯定和欣赏一个人一件事很酷,很勇敢,很少数派的年代是有过,把逆流而上视为一种性感的年代是有过,但那都过去了。”
“凌晨3点不回家”遭网友怒怼,视觉志创始人:我们坚决反对贩卖焦虑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微信勾搭小助理:lanjingzhuli
商务合作:
上海:13262550281
北京:1851550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