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回顾 | 我们为什么要做LGBT+口述史
r&B分享会第五期
-回顾-
这是一期主要关于“分享”的分享会。
表达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欲望。将自己的故事和感动的心情分享给他人,为此,我们互通有无,共鸣中能够彼此滋养。
LGBTQ+的口述历史,从一对一的口述,再到成百上千订阅者的文章推送。不知道将去往何方,但Ta已经在路上。
‑ 嘉宾介绍 ‑
想起
上海女爱创始人,2002年建立中国拉拉网站,
2005年创立上海第一个关注拉拉的LGBT草根机构“女爱”。
2008~2009年完成中国第一本拉拉口述史。
2012年“我可以騒你不能扰”事件发起人。
曾担任《来自阴道》制片人,影片呈现了女性主义话剧《阴道独白》在中国发展十年历史。
2019年制作了关于上海LGBTQ的纪录片《上海酷儿》。
‑ 以下为分享会内容 ‑
主持人↙︎
这是我们r&B双泛小组的第五次线上分享会,我们这次请来的是来自“上海女爱”的想起。她会分享她做口述史的一些经验和故事,也会给我们分享一些口述史该怎么做的方法。我们r&B也有一个关于口述史的项目,采访双性恋、泛性恋群体。这个项目我们己经做过很多期了,包括有男双、女双,还有跨性别者的口述史。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里面看一下。这期分享会我们非常难得能请到想起,那么接下来就把话筒交给想起。
想起↘︎
非常感谢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的朋友们。
今天会分成两个部分来跟大家分享。第一个部分里我想跟大家报告一下这20年来我做过的一些事,以及我跟我的朋友们一起做过的事情和项目。第二个部分我会着重介绍口述历史项目,以及我们为什么要推动社群的人去做自己的口述史。
大家都叫我「想起」。这个是我在社群里使用的网名。我觉得,
网名是LGBT社群留给时代的
一个特别的印记。
当时很多同志都没有使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不得不说,包括现在也是一样,还是有很多LGBT人群无论在网络还是现实生活的社交里面,也不会用自己的真实名字。普通人们在用网名时可能觉得很好玩,觉得是给自己起一个新名字的机会。但是我相信,早期同志们在给自己取网名的时候,更多也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性别身份吧。
我自己是70后,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在九十年代末时成为了一个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冲浪者。
🏄♀️
我记得是好像是98年还是99年初的时候,我到我生活的城市一个比较小的电信局申请开通网络。那个时候还是电话拨号上网的形式。那个工作人员跟我说,“你是第一个来申请上网的女性”。这件事情对我来讲还挺激励的。我变成了那个年代的网虫,也是在互联网和聊天室上实现了我自己的身份认同。但可能更重要的一点是,
我觉得在网络中,能够找到一种
跟这个社群的连接性
或是一个社群感。
互联网开启了我参加LGBT运动的第一步,也让我陷入了第一次网恋。然后我又很自以为是的,很浪漫地去建了一个有点像日记的网页,就是那种爱情纪念留言形式的网页。所以,谈恋爱使人盲目。
🙈
开个玩笑~其实谈恋爱非常好,单身也不错,显得政治正确一点(笑)。当时建的那个分享两个女同志的日常的网页就有点像现在朋友圈晒恩爱的这种。当时还得到了很多好评。通过那个平台结识了很多拉拉的朋友,这种网络的连接、互动、分享的信息也让我搜索到了当时的一些同志网站,但大多数都是男同志网站。我记得当时好像只有两个拉拉网站,一个是「拉拉俱乐部」(下图一),一个是「深秋小屋」(下图二)。
只有两个网站,这跟当时的男同志网站的相比的话比例上是百倍的差距了。我希望有更多网站和更丰富的内容。所以我在2001年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建立一个女同志网站。
我不是学技术的。我就是单纯地喜欢网络、喜欢自己的性别身份,也非常喜欢通过网络连接到很多拉拉的朋友。好几个重要的因素促使我开始自学,从零开始搭建网站。我做的是叫「花开」的网站。网站上线的时候挺受关注的。除了拉拉网站比较少的原因外,我觉得也是因为花开网站做了些前所未有、比较创新的内容。
图片由想起提供
比如说创立了第一个拉拉网络电台,使当时在网络上可以听到拉拉真实的说话声音,而不是仅仅是文字聊天。那个年代因为没有语音聊天,所以能听到一些拉拉的声音是有趣的,至少觉得很真实。所以那个拉拉网络电台受到很多人的喜欢。我们还制作了拉拉的文化T恤和一些拉拉的视频。
花开网站从02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关闭,网站注册人数差不多有八万,而我们网站管理团队超过两百人。网站里有一个大家都在用的论坛,同时在线的人数最多一次达到了三千人。
当然,这些数字放在今天的流量之下好像不值得一提。可是,在那个拨号上网的时代,我觉得还真不简单。我觉得花开网站算是后来居上的一个女同志网站吧。包括之后也有过几个比较新的拉拉网站出现。可是不得不说啊,在拉拉们都使用拉拉网站的早期互联网的那个时代,花开一直都是排名最前,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了。
🌸
我自己一直很认同一个说法:中国的同志,是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加上我自己的体验,我也会认同,就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同志或LGBT的社群。
通过那几年在网站上产生的连接,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老师,也接收到很多来自大家的不同的经验。它们促使了我对身份、对性别平等倡导这些思想上的变革。所以当时也开始思考,自己怎样能够踏出网络,怎样把自己的身份跟行动、倡导这些东西一起连接到线下,做一些延展。
➿
从2004年开始,我跟花开的一些网友有了很多线下见面的机会。那个时候我搬到了上海,我们也慢慢地开始去组织一些很小的活动,像观影会,或者是交流、聊天、聚餐什么的。到2005年,我们在上海正式成立一个小组,就是「上海女爱」(女爱)。
那时全国各地的同志小组其实跟网站是一样的,就是比例很类似——男同志组织都是上百个,拉拉小组则都是个位数。我记得05年的时候,拉拉小组可能用一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的,比如说同语、北京的拉拉沙龙、还有云南的同话舍、成都的成爱,和上海女爱。
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自己的重心基本上从网站转移到了女爱、线下活动、线下倡导的工作上来了。在女爱之前,上海其实没有什么LGBT公益小组或者是服务女同志的小组。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中国本土的经验,多数依靠自己在网络搜索到香港、台湾,甚至是其他欧美国家的一些公益活动,看别人做过什么,看有哪些项目适合我们在地实践。
女爱在过去的16年当中,主要关注女同志、女双性恋和跨性别女性,还有女权的议题。我比较希望能够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实践和尝试。应该说,女爱没有一个持续用的方法。这个组织总在变换,去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方式来做LGBT的倡导工作。
最早我们做了「拉拉热线」。那时候我们买了一个二手的手机和一张手机卡,每个周末由志愿者接听。因为志愿者也是轮值的,所以每个星期志愿者会在地铁站去交接手机。另外,我们每个月坚持开展一期主题性的拉拉沙龙交流。再后来,我们跟大学校园里面的学生社团共同开展一些活动,做过一些校园的倡导。
📞
女爱在2010到2012年热衷于组织「阴道独白」的演出,一个女权主义的话剧。我们喜欢用话剧的方式把性别议题推向更广大的社会公众。在2013年的时候,范坡坡导演了一部关于阴道独白在中国十年历程的纪录片。我也是最初的发起人和制片人之一。那基于我策划纪录片的经验,使我产生了拍摄一部上海本土LGBT纪录片的想法。在2017年到2019年间正好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完成了一个叫「上海酷儿」的纪录片。这个纪录片在全国几个城市进行过大概十几场的放映,也参加了一些英国、美国的线上影展的放映。不过目前的形势之下,还有疫情带来的影响,我们要做的线下放映的活动有一些停滞。
我还想介绍另一个我们做过的项目。在10年的时候,由女爱主导建立了一个叫「上海性别LGBT中心」的空间。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在上海这个城市里面有一个给同志们的公共空间,一个大家可以聚一聚和展示自己的空间。那个中心在上海市中心的一个旧厂房里面。当时有很多艺术家在里面做了工作室,还有一些广告公司,再加上我们进去以后就多了一个彩虹中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种感觉是不是有点乌托邦。
🌇
那里每个月都会有一个联合的开放日,大家会互相串门,外面来的朋友也可以免费参观画室、工作室,也可以参加我们中心的活动。当时吸引了蛮多上海的年轻人去那里参观,有一种自由生长的感觉。在那两年当中,其实很多各种各样好玩的活动,包括很多同志活动在那里发起。
我觉得那个时期的同志中心也成为上海除了同志酒吧之外的一个同志地标。但因为所有的事都不可能一直很圆满地进行……后来那片旧厂房被转给了开发商,艺术家和我们都被赶走了。现在那个区域仍然是上海最中心、最繁华、甚至是最时尚的地标,但是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好像很多的包容都缺失了,
感觉这个城市很残缺。
最后我想再分享一个我们做过的跟女权有关的行动。一些朋友如果关注女权女性议题,可能会听说过「我可以骚,你不能扰」这个行动。2012年上海地铁官方微博发表了一个把性骚扰归结给受害人的错误言论。我和女爱的志愿者们组织并联系了一些艺术家朋友和策展人朋友,策划了一个占领地铁的抗议行动。这个行动就是就是「我可以骚,你不能扰」。它的影响在当时应该是非常大的。微博热搜榜上占据了两三天吧。这个事件引爆了中国第一次对性骚扰的全民大讨论,也被国内外的一些媒体报道。我之前听一个网友跟我说,TA在TA的那个小城市的公交车上的电视里面,还看到了这个新闻报道,所以传播范围真是蛮大的。新浪网也对这个行动和事件发表了一个评论,说这是一场中国网络上的荡妇游行。我觉得「我可以骚,你不能扰」这个行动是一场比米兔运动还早的,发生在中国属于我们自己去发声、去行动的反性骚扰的事件,对于中国的性骚扰的反抗历程来讲非常重要。
虽说现在使用网站的人比较少了,但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很多花开的网友还一起加了微信群,然后我们在考虑,有没有可能在「花开」二十周年的时候去做一个见面会。
💃🕺
第二部分我会聊我们在做的口述历史的项目。
先补充一些前提经验或是缘起吧。女爱在2007年到2008年间制作并完成了第一本拉拉的口述历史,《她们的爱在说》。
我们当时借鉴了「香港女同盟會」,也是一个女同志小组她们做口述历史的经验。我们邀请到香港的学者lulu来给我们做口述历史的培训,指导我们怎样把一本拉拉口述历史做出来。现在这个口述历史书的印刷版本已经没有了。电子版在我们的公众号「上海女爱」里可以索取。
其实在做口述历史之前,我也不知道口述历史是什么,直到有一次,我跟香港的朋友交流,TA们就带了这本《她們的女情印記:香港會愛上女人的女人口述歷史:一九五零至二零零四》。它是2005年制作的。我看到这种访问的形式,也去了解了怎么制作口述历史,觉得很有趣。
2007年的时候,女爱除了做拉拉热线、主题沙龙之外,并没有找到比较适合我们做的项目。当看到这个口述史手册的时候,我们觉得,这好像就挺适合我们的。大家可能也知道,在中国关于同志的历史非常有限。而在有限的同志历史中,女同的历史就更少。所以我也在思考,或许口述历史就是一种,可以打破那些主流社会单一历史的一种方式。受到这本香港女同口述历史的启发,我们就做了自己的口述史。
💡
香港女同盟會TA们一开始做的是一个手册,到了08年TA们又把这个手册完善,出版了一本书叫《艾love女人》,可能在香港、台湾还可以买到。
除了这本女同志的口述史之外,也有一本在07年做的香港男同志口述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叔叔》这部电影,它的背景就来自于《男男正傳》这本男同志口述历史书。
台湾在2010年也出版过一本老年同志的口述历史,叫《彩虹熟年巴士》,这本里面没有女同志的部分,是男同志的口述历史。去年则出版了《阿媽的女朋友:彩虹熟女的多彩青春》,两本的出版方都是「台灣同志熱線」。我们能看到的LGBT+的口述历史书其实是非常非常少的,目前也就是这几本。
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做的《她们的爱在说》是2008年发布的,但是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它不是正式出版物而属于自己印刷的资料。在制作了这本口述史之后,我们其实还有过一个计划,就是想要做一个处在形婚中的拉拉的口述史。但因为种种原因,也因为比较难找到这么多人,就没有继续做这个项目。
以前做口述历史的时候,我的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总是在开会。做计划书、做预算、找钱,然后做培训和工作坊,一直到访谈、执行、内容的编辑,还有印刷和发布,这么多过程,我们每周都在开会。
💦
培训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团队都是志愿者。如果我们要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去很好地完成一本口述史的话,我觉得培训的工作就特别的重要,因为这样才可以保证大家都对这本口述史的主题有共同的理念。
08年我们的口述史做出来后,全国各地很多拉拉小组对口述史这个方法产生了兴趣。09年我们跟当时的「Les+」的杂志就一起开展了一次全国的「拉拉口述史培训营」。可惜Les+杂志已经没有继续了。除了这个培训营之外,我们也收到一些邀请,来自武汉、成都的小组,去帮TA们做一些口述历史的培训。
北京拉拉沙龙、北京同语、Les+杂志,还有广西、成都、武汉、上海……培训营之后,我们看到各地的小组TA们都开始做自己的口述史项目。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成果:红色箭头的是已经完成的,没有完成的那些是空心的箭头(见下图3)。我知道像北京拉拉沙龙和成都成爱小组,TA们都在做中老年拉拉的口述史,有可能是资金或志愿者的原因还在进行当中,慢慢会有机会能够把项目继续做下去的。
滑动查看更多
因为我们有了一些经验:做过口述历史,也做过拉拉的口述历史培训营,在去年,我就跟「广州老年男同志口述史」的山哥,还有「约书亚树青年空间」的SK共同做了「LGBT+口述史」项目,我们希望通过它能够鼓励更多社群里的人去发掘、去制作不同主题的口述史。
🌾
这个项目大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口述历史的培训营。通过这个口述历史培训营,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营队里面产生一些真正想要实践口述史的朋友们。
第二个部分是支持一些想要自己做口述史的朋友们,给TA们一些小额资助和资源上的协作。这样有更多的人去开始做不同主题的口述史,能够更进一步地推动的一些理念、想法和创意,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想要做的——
能够鼓励社群的人
去拥抱口述史这种方法,
能够一起去改变长久以来
在历史中被消声的一个框架。
口述史它能够帮助记录边缘人群或者少数人群的故事,是一种自己去记录、去呈现自己的生命故事的方法。它虽然是个人的,但带着政治性。它可能使现在的和未来的人更容易去理解另一些人的生活、TA们生存的环境和时代,以及TA们所面对的困境,或许也会产生一些改变。
🌈
我相信口述历史的实践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窗口,不仅让我们社群的人去理解过去的LGBT+的生存状态,也会让公众理解LGBT+的历史。我也相信,口述史会成为一个社会性的LGBT+文化运动。它具有某些潜力,可以让人们理解某些社会文化、改变偏见。
排版 | Fili
整理 | 天靖
———
若你还想看到其他主题的分享或是嘉宾,
欢迎给我们留言。
回见!
r&B往期精彩推荐
双泛跨儿口述史:二十不惑分享会回顾:不理四季变迁,我们创造自己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