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证监会重磅声明:什么样的救市能让A股重回上涨通道?​

daniellej 看懂经济 2019-05-02



文 | daniellej,央行观察特约作者


今日,证监会发布重磅声明,声明发布又撤回,引发股民更大的好奇和关注,字字千金,让我们细细品读,原文如下:


证监会正在按照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快推动以下三方面工作,回应市场关切。


一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上市公司治理,规范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创造条件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和并购重组。


二是优化交易监管。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


三是鼓励价值投资。发挥保险、社保、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和资管产品等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引导更多增量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



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一行两会掌门人联合发声力挺股市,让久陷惨绿的A股精神一振,开始掉头向上。不过,随后一周多的市场走势来看,仍是涨一点跌一点的节奏,蓝筹白酒股甚至还出现深度补跌。政策措施个个打在点子上,为何大A股还是这么一步一趔趄?说好的股市的 “春天” 呢?


其实政府出手 “救市” 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是第二次),有时过多的理论、过多的技术形态分析都不管用,股市毕竟是人的 “游戏”,就像人有星座(脾性)、命理(运气),不是那么容易摸得透;但我们可以回溯历史,找出它的惯常表现模式。

 

从过往的救市历史来看,2001年网络科技股带动的牛市破灭后,市场曾经历了好几年的低位徘徊、反复盘整,直到2005年年中才开始进入上升通道,接着迎来2006年那轮大牛市;相比2015年这轮牛市后至今,市场持续两三年的低迷,情形颇为类似;有意思的是,2003~2004年期间的那次 “救市” 中,媒体及业内人士也曾大呼 “证券市场的春天就要到来了”,那么后来 “春天” 是怎么到来的呢?又是何时到来的呢?


  ◆  

一、一次“救市”历程

 

先来看看当时 “救市” 的由来。大家都知道,在1999年~2000年的世纪之交,曾出现过一个网络泡沫时代。体现在股市,就是以网络科技股带动了一场 “世纪末的牛市大狂欢”。那轮牛市有多牛,某个大名鼎鼎、创下史上最高罚款的私募大佬就是在1999年的 “5·19” 行情中起家的。但是,到了2000年底,因同样是大名鼎鼎的 “中科系” 庄股爆雷,断崖式的跳水引发市场恐慌,股指从此一蹶不振,到2001年底,沪指跌破2000点;2002年1月15日,又击穿1500点,十几只股票破发;1月21日,沪指再破1400点,200多只股票跌停。

 

要命的是,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对股市十分不看好,许小年就在沪指跌破2000点时提出 “千点论”--毫不留情的腰斩。此后,监管层便开始频频出手,将1000点的标准往上浮动了一些,力保沪指1300点不破。

 

主要推出了哪些措施呢?

 

1)力推社保基金入市。

 

2003年1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刘永富表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将有计划、分步骤地进入资本市场,以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接下来,6月11日,全国社保基金正式入场。

 

不过遗憾的是,社保基金一入市,买进权重股中国石化,马上被套,一直到2004年才得以解套获利,可见当时社保基金起到的作用并未达到预期。

 

2)力推外资入市。

 

2002年11月8日,证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暂行规定》,之后沪深交易所又布了相关实施细则,种种举措向老外“招手”。

 

但外资也不是好 “骗” 的。直到2003年7月9日,瑞士银行才通过申银万国 QFII 席位,买入宝钢股份、中兴通讯等几只股票,随后4只股票大涨,均触及涨停。

 

3)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 “国九条”,其中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到了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战略高度。具体措施包括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加强协调配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等。

 

注意,这些政策措施受到当时证券界高度评价,并且短时间内促成了资金密集入市,多数板块出现上扬行情。

 

但是,由于当时并未停止新股发行,半年内有75家企业发行了新股,分流了巨量的资金,到2004年6月,上证指数从1783点又重新跌到1376点。


4)2004年9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八条要求,其中要求抓紧落实 “国九条” 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第二天股市反弹40点,第三天再弹54点。


5)2004年9月14日、15日,证监会召开紧急会议,参会主体为基金公司和鼓励合规资金入市专题工作小组;同时央行负责人则在15日表示,央行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银行资金由此可间接入市--从此开启了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闸门。


6)官媒登场也不能少。9月16日,《人民日报》配发《重振投资者信心》的时评。


7)2005年1月24日起,管理层再度下调证交易印花税率,由2‰ 调到1‰ 。


由上可看出,从完善制度、拓宽入市资金,到管理层、媒体舆论鼓劲,种种能促使股民信心回升、股市回暖的措施可谓面面俱到,但就像巨人之手遇上滚落的千斤重石,两方处于不断拉锯状态中。


这颗滚落的重石包括:

“中科系” 曝雷,其他上市公司高管也不断出事,券商伙同庄家的黑幕也频频给撕开,游资普遍处于抢了钱就跑的心态,股民们也不容易为一般的政策 “诱饵” 心动了;


此外,股市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股权分置改革”(简称 “股改”)正是在2004~2005年期间推行的。具体过程不详述了,简单地说,股改就是原本不能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要变成普通股一样可入市流通了。此举旨在解决股市历史发展上的遗留问题,但对当时的股市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未来几年,将有过万亿的流通股票进入市场。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新股 IPO 的市值,当时每年在过百亿的额度,上千亿已算是极高的数字了。上万亿的新增流通股,无异于悬在股民心头的一把 “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过也不用太悲观,当一项政策到达一定高度,它就会是一柄 “双刃剑”。股改要成功,最终检验的标准,还是要增强股市作为融资中心与投资中心的功能;而要保障这一点,当然股市还得涨啊。


所以,2005年2月,上证指数还在1200点附近徘徊;但到了2005年6月6日,股改正式启动后的一个月,上证综指跌破千点大关,落到998点。这时,出现了 “神秘资金” 托盘,市场传闻有600多亿资金通过中金公司的席位入市--当时沪深两市每天的成交量只有百亿左右,600亿堪称一笔大资金了,因此,股民们相信,这是政府的救市资金来了。


此后,A股走出逼空式的行情,虽然涨幅不大,但总体上进入了上升通道;股民们虽然犹疑,但也架不住各方面的利好形势。一方面,1000点应该是当时股民的心理 “关口”,到达这一点位,许多人便感到股市已 “触底”;另一方面,管理层及业界种种看好股市的声音,比如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公开表示,“(此时)买股票有风险,不买股票更有风险” --抓住了大家仍在犹疑的心理;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则更直接,喊出了股市将进入 “黄金十年” 的口号。


终于,股民和机构都耐不住了,市场本身大概也 “厌烦” 了匍伏太久的状态,A股新增开户数开始迅速增长,QFII、社保基金等机构也加大了仓位。至此,股市终于回到上涨通道,并迎来了2006年的再一轮牛市。

 

  ◆  

二、现在股市走到哪个阶段了?

 

对照之下,当下这次 “救市”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之感?我们也按照相同的路径来分析一下。


首先,救市的由来,也就是,政府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出手救市?


先来看看过去几年A股三大指数的走势。

 

图1: 上证指数

 

图2: 深圳成指


图3:  创业板指



从图中不难看出,上证综指、深圳成指与创业板指数在2015年走出陡峭的上蹿下跳路线,此后两年,总体上处于横盘震荡、不温不火的状态--2016年元月,因 “熔断危机” 造成的股指大幅跳水除外;但到了2018年,却出现比较明显的连续陷落态势(大家注意看K线图最右那段下坡线)。


三大指数呈现出几乎相似的走势。自2016年元月的熔断危机后,股市开始有所回复,到2016年末(12月30日),沪指相比元月低点上升了366.04点,升幅13.37%;深圳成指升幅为8.06%,创业板指2016年末收在1962.06点,相比元月的1994.07点低点,基本处于横盘状态。


2017年,沪指与深圳成指的增幅分别是6.56%、8.48%,创业板指则下跌了10.67%。


到了2018年,可以看到,三大指数自1月26日出现了个小高峰后,便开始连续滑落,到10月18日--也即管理层出声救市的前一天,达到今年以来的最低点。以这一天为截止时间,沪指今年以来下跌了1013.22点,跌幅28.48%;深圳成指大跌4370.33点,跌幅达37.81%;创业板指下跌了547.62点,跌幅也达到31.25%。


相比前两年,2018年A股的走势出现明显的反转,且下滑幅度不在一个量级。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下跌呢?有机构将今年以来股市下跌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中美贸易摩擦、中兴事件、民营企业股权质押爆仓风险,以及央行降准等。此外,今年8月底有关对创投基金不再实行优惠税率的传闻,9月份的 “民营企业退出论”,都给市场信心造成了一定打压。


中美贸易摩擦对A股的影响无需赘述,而民企股权质押爆仓风险却是实实在在影响到实体经济。因此政府出手,也是在所难辞。

 

  ◆  

三、还有信心吗?还有“弹药”吗?

 

再看此次 “救市” 的政策措施及其力度。

 

细数起来,条条是利好啊。

 

完善制度方面,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10月19日宣布了提振股市的六大措施、外加支持民营企业的三项计划--对应2004年的 “国九条”;


从增加入市资金、给股市 “输血” 来说,提出要支持外资资管机构在境内设立法人机构,从事包括股票等权益型资产在内的资管业务--力推外资入市;


央行、银保监会提供全力支持:银保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并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代表着银行理财产品可以透过公募基金投资股票市场--银行资金入市,这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险资入场。


比较加分的是,针对当下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四位金融系统 “掌门人” 没有躲闪逃避,均提出了切实的解决方案。比如,对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大面积面临爆仓的问题,央行行长易纲提出帮助民营企业缓解融资困难问题,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推动实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计划等;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则表态,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地做好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在质押品触及止损线时,质权人应当综合评估出质人实际风险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采取恰当方式稳妥处理。


在经历过前期 “民企退出论” 导致的市场恐慌后,这样的表态无异于一次 “拨乱返正”。


而这些政策纲领并非流于口号,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强调,“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各方面落实力度要大一点”,概言之,就是 “口惠” 还要 “实至”。



这一周多以来,利好政策接连出台。央行10月22日就宣布,对金融机构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定向支持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资管新规同天落地;此外,据媒体报道,深圳国资驰援民企的百亿资金也于近日到位。


而对于近日市场有关五只 “国家队” 基金大赚500亿后清盘的传闻,证监会赶紧出来辟谣,称没有减持,反而持仓股票增加了。


概言之,政府此次的诚意与支持力度,可以说都很到位了。


虽然还有贸易摩擦这把 “剑” 悬在头顶,虽然还有三季报的业绩增速减缓等不确定因素存在,但其实大家心思已开始 “活动” 了,只是还在观望 “市场底” 的到来。


那么A股什么时候才能不再犹疑,一心奔涨呢?以史为鉴,大概还要经历一个信心回复的 “磨底” 过程。股市,总是在绝望中重生。


提醒大家注意,前述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比如,外资什么时候会真正入场?更重头的是,银行理财资金什么时候会切实地进军股市?截至2018年8月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达22.32万亿元。


但是要注意,银行理财也是要对客户负责的,不会轻易拿来投资于预期为亏损的市场。所以,其实各方都在等一个确定的信号,当这个信号出现,股市就等着各类 “弹药” 的万箭齐发了。留心下你的朋友圈,当开始有人晒股票账户盈利,银行的经理们开始叫卖面向股市的理财产品,私募人士晒起新发行的基金产品,可能就是 “春天” 到来的讯号了吧。




想了解金融科技与互联网产业机会,请点击下方「金融科技帮帮忙」小程序进行咨询~

☟☟☟

FintechEco研究院联席院长:由曦


畅销书作家,著作《蚂蚁金服: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中信出版社),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金融互联网分会暨中国网络金融联盟专家

FintechEco研究院联席院长:付学军


畅销书作家,著作《教你炒股票之缠论新解》(中信出版社)


「央观·金融青年“百人起飞”写作训练营」第3期正在火热招募中……我们期待您的加入!点击下图即可查看详情


<  end  >


如果您对本文有好的想法,就留下您的宝贵建议吧!


 央行观察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潘功胜警告做空人民币势力:几年前我们交过手,中国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他们今年的一系列预言成真:美股暴跌,A股强势翻红!

3、银行架构转型者:推动静悄悄的革命

4、接连重磅!今天刘鹤、易纲、郭树清、刘士余对股市齐发声,A股大涨,最全政策梳理

5、杀死那只“黑天鹅”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FintechEco研究院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