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首 | 暖暖和凉凉

2017-06-12 邱同 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通讯社

H   u   i      S   o   u


——记我与大通的故事



“情定大通社,缘来一家人。”“情”、“缘”二字,分量极重。情定如何?缘来如何?情谊和感动,关怀与严谨,一如暖暖,一如凉凉,二者用来形容我与大通的故事,再合适不过。


转眼已是毕业季,回忆起过往在大通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幸福与感伤,此又是暖暖和凉凉。

暖暖:传承一份长久的感动


还记得那个九月,在军训的激昂时刻与你相遇,招新的师父们热情地介绍着大通的部门职责和情况,那一张张笑脸给我留下了最初的温暖印象。经过一轮笔试和两轮面试后,我顺利地拥抱了大通社,进入了漫长而又难忘的实习期。


一个月的实习期里,采访、写稿,每天忙着找负责人签字,可谓奔跑和思考并重,累并快乐着。


和小伙伴们协作完成任务,被亲师父“不厌其烦”地鼓励,学习记者的相关知识,了解自己实习中的优点和缺点,我更将这次漫长的时间看作是一次激动人心的长跑。


夸父顶着头顶的暖阳,他感到的不是痛苦,而是兴奋!

  

所以,累和快乐,后者“骄傲”地充斥着我的大脑。这场实习的长跑中,大通将第一次暖暖慷慨地倾注在我的心里,我仿佛饥渴的孩子,用力汲取这些甘甜的乳汁。



进入了大通社,我才真正明白了师父和徒弟这两个身份的深情厚谊。一个师父会将他的“技艺”无私地传授给徒弟,而徒弟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将之消化吸收,再努力传递给下一届徒弟,这就是传承。


因为传承,大通的文化才连绵不绝,而每一届大通人就会在浓厚的传统中感受大通的魅力,这一份体验才是弥足珍贵的。


所以,每当大通迎新晚会“薪火相传”的环节进行时,拿着蜡烛的我们哭得稀里哗啦,真正被大通的暖暖感动着。



凉凉:展现一份严谨的态度


在大通社,我又收获了另外一份感动,那就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每周的例会,写稿、评稿、评报,在文艺部师父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地记着笔记,对他人的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在集体讨论中明白自己文章的缺点和不足,共同进步。


那是一个个灯火已暗淡的晚上,我们甚至会为了一个话题而争论不休,一直到很晚,只是为了能彻底搞清楚。集体中每个人的彼此负责,展现了大通的另一面,那就是凉凉。


平静如水,不慌不忙,认真对待每个细节,这就是严谨的态度,它如清凉的泉水一般涌进我们每个饥渴的心田。

我们一起值班,有时会写下自己的值班笔记;认真追随师父学习校报编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变换写作风格。每一个脚印都扎扎实实,不急不躁,而大通则用她温柔的眼光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及至后来我们做了师父,面对充满新鲜感的徒弟,我们尽可能把我们的所知传授给他们,教他们对任务认真负责,对同事和谐相处,让他们拥有“凉凉”的心境。


还记得“师大故事”这样一个令我们放不下的栏目。从确定采访话题、联系采访老师,到讨论采访问题、分组采访,再到分别写稿,最后合稿成稿,每一个步骤条例清晰,而团队的配合和默契无不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栏目采访和写作,我们体会到了作为记者的责任和态度。大通将她的凉凉之情发挥到了极致。

 

及至此刻,即将离开大学校园的我,最不舍的就是大通所带来的那份暖暖和凉凉,一是感情,一是心境,令我受益匪浅。也许,我对于大通来说只是个匆匆的过客,但曾经的相遇和拥有,对我来说足够。穿越时光的厚度,我依然可以看到那几句清晰的诗句:


轻轻的我走了

但我曾经高调地走来

我不舍地回头

试图带走大通

那一朵鲜艳的云彩

大通,再见

祝福你的未来更好



本文作者:13级大通社 文艺部 邱同


编辑 | 郝小雨

责编 | 徐文娇



*往期精彩*



震惊!四六级要来了?!?

回首 | 最美不过遇见你

影评 | 执一念以换珠玑

明天…明天就高考了?!

言说 | 您老,您先来

旧时 | 童年的大风车

回首 | 斑驳

两次毕业,一生梦回

聆语 | 见诗

散文 | 花园

诗歌 | 一个睡不着觉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