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做一名会讲故事的好记者

2017-12-10 新媒体运营中心 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通讯社

12月9日上午,河南日报科教文卫部主任记者史晓琪应邀来我校作了一场题为“做一名会讲故事的好记者——谈谈教育新闻的采访与写作的报告。我校大学生通讯社、新媒体协会学生记者及部分新闻爱好者近百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由党委宣传部何欢老师主持。



如果你觉得听讲座不过瘾,那就认真地读这篇微信吧。


让好故事为新闻添魅力


史晓琪老师用一个新奇的比喻开始了她的报告:“好好讲故事就是在给稿子‘化妆’。”向听众强调了“好好讲述一个故事”对于撰写重大题材、报道类的大稿子就像雪中送炭,对于通讯、特写类的小稿子就像锦上添花。


接着,她以一篇《人民日报》曾刊登过的名为《公务灶旁说节俭》的文章作为例子,说明了讲故事能使大稿子避免枯燥,使小稿子更加有灵气,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亲近感这一道理。



培养新闻敏感,练就一双慧眼


身为校园记者,新闻的时效性是令人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在这次讲座中,史晓琪从四个方面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第一、看待学校的工作既要“融入其中”又要“置身事外”

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既要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事宜,写稿子时才能做到从容不迫。又要学会“置身事外”,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看问题。


第二、了解国家政策,抓住教育热点

理解国家政策内涵,把日常的小事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去看,从小切口入手反映出大时代,才能更具有新闻敏感度。


第三、深入采访,挖掘细节

细节见文章,只有深入采访,挖掘报道对象的真实态度、真实情感,挖掘新闻事件的生动细节、来龙去脉,才能在写文章时得心应手。


第四、想得超前一点,行动更快一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永远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高考改革、创新创业、十九大精神进校园等,关注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



遵循基本原则,但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


史晓琪老师讲述了新闻的基本六要素,并提出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是坚持真实性。包括基本事实真实以及防止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现象出现。


二是坚持时效性。不但要时刻准备着奔赴现场采访最新的事实,还应力求稿件内容、写作形式、思想出新。


三是坚持思想性,添新闻的厚重感和说服力。对于不同题材的写作方法,她也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而对于这些框架,她并没有去刻意生搬硬套,而是提倡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新闻写作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完全可以创新报道形式和写作手法。



角度力求新颖,标题画龙点睛


换位思考,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寻找线索。敢于触碰社会热点,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史晓琪老师以获得今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文章《安徽宿州宋庙小学“要求受助贫困生出钱吃饭事件”调查》及她曾经写的《搞科研就像踢足球》作为例子,强调写稿子就像盖房子,先找角度、找切口,就是找下手的地方,接着再把架子搭起来,即把稿子的结构、逻辑关系想明白,再往里填内容就比较轻松。



提示类的标题要简洁准确,引导类的标题要高度浓缩,吸引类的要有美感。



追求个人风格,我手写我心


她浅析了记者成熟后的三种风格:新闻型记者、文学型记者、学者型记者,说明了其特质及表现,并倡导我们理性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子,“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风格没有好坏,不必眼热别人,看轻自己。



Q

如何拉近与受访者的距离?

史晓琪

了解受访者的成就地位专长;适应受访者的习惯;学会倾听,从倾听中汲取灵感;因人而异,面对寡言的受访者与其交谈学术等。


Q

如何寻找新闻热点?

史晓琪

累积;多看多写多观察;走得近,深入采访。


Q

如何看待真相与谣言对于新闻报道的问题?

史晓琪

会进行连续性的多期报道;以消息加评论的形式进行报道。



提问与回答


看了这期微信,你有没有学会怎样做一名会讲故事的记者?这么精彩的讲座你有没有后悔缺席?如果还有讲座,不许不来哦!


文字 | 赵高飞 王科文

排版 | 牛露



*往期精彩*


寻梦环游记:感谢你我曾相遇

小小说 | 桂圆

散文 | 半面窗

为你读诗 | 酒席

讲座预告 | 做一名会讲故事的好记者

情话盒子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日常 | 新媒体小编的碎碎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