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时,安徽盯上新能源?

大皖新闻
2024-12-03

皖车简史③

何时,安徽盯上新能源?


一百多年前,于工业革命时代问世的汽车家族中,电动汽车是最早的成员之一。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诞生于1834年的美国,是一辆由不可充电的干电池驱动的三轮汽车。


然而,这颗“新星”很快因为技术的限制,在长距离行驶中败下阵来。内燃机汽车迅速占据主导,并开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适应时代需求的技术再次获得新生。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再次站在聚光灯下。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也在时代洪流中抢得先机,迈出果敢的第一步。



站在原点

时间回拨到上世纪90年代初。


1992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跻身世界汽车产量前十名。


正是这一年,钱学森院士的一封信,打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的大门——他建议国家发展电动汽车项目。


全新项目的研发,需要最前沿的人才。当时在德国留学和工作多年的万钢被邀请回国,负责新能源项目的研发。


1995年,中国诞生了第一辆新能源汽车——“远望号”。这辆纯电动大客车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迈出了第一步,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创者。


万钢带领的同济大学燃料电池车研发团队,也在不久后,成功研制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一号”,并开始示范运行。这是中国电动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彼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种子在江淮大地开始“萌芽”。


这一阶段,和整个中国一样,安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主要是做研发。而研发主要依赖于高校的科研力量。


安徽造车的原点可以从合肥工业大学说起。这所被称为“汽车领域黄埔军校”的大学,走出了东风、北汽、奇瑞、江淮等多个汽车大厂的创始人、高管,也是合肥最早开始新能源车研发的地方之一。


上世纪90年代,合工大教授赵韩在学校里“倒腾”,把燃油车改装成电动汽车。此后,他还担任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院长、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等职,帮助合肥甚至安徽比较早确定了电动汽车的主攻方向。

从赵韩开始,一批批合工大师生致力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也拿出了值得骄傲的“成绩单”——1999年,合工大团队研制出第一代纯电动轿车;2004年又成功开发出第二代纯电动轿车。




全力转型


合肥工业大学的研发之路远不止这些。2001年,合肥工业大学和奇瑞联合承担国家863项目,共同研发混合动力轿车;2006年,他们和安凯汽车公司联合开发了燃料电池混合超级电容城市大客车。

安徽车企的新能源之路,也陆续起步。依然回到上世纪90年代,安徽的汽车产业开始转型升级。一批车企横空出世,并且迅速在国内崭露头角。1994年,淝河汽车制造厂成功研制出我国首辆全承载豪华大客车——安徽凯斯鲍尔,1995年,淝河汽车制造厂更名为安徽安凯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大客车的安凯,也在未来的十多年里把目光投向新能源。2010年,30辆安凯纯电动客车投入运营公交,成为全球首条专用纯电动公交线路。就在刚刚结束的2024巴黎奥运会上,31台安凯生产的全球首款敞篷纯电动双层巴士,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打卡”巴黎奥运会带来全新体验。1994年还有一家车企成立,便是以淮海机械厂为核心的安徽省飞虎汽车集团,当年产量突破2万台,是当时安徽最大的汽车企业。时间再到1997年,江淮和奇瑞相继成立,也铸就了未来安徽汽车“双雄”的局面。当时的奇瑞,初出茅庐,却是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1999年,奇瑞成立“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专职负责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如今合众汽车(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就是该项目组的重要成员。2001年底,奇瑞的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成功入选国家“863”计划。2003年,奇瑞自主研发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2008年,奇瑞提供58辆混合动力轿车作为北京奥运服务用车,节油效果明显。2009年,奇瑞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正式转变为“奇瑞新能源”,成为奇瑞旗下独立子公司,方运舟担任副总经理,兼任奇瑞汽车中央研究院混合动力部部长。

经过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探索和尝试,几年后,一款“精品智能纯电小车”——小蚂蚁上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也确定了未来几年奇瑞新能源的发展路线。



历史机遇


1994年,我国首次明确汽车工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探索,几乎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而安徽,走在了前列。
2000年,电动汽车被列入“863”计划12个重大专项之一。从2001年开始,“863”项目共投入20亿元研发经费,形成了以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三纵”,以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动力总成控制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印发,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2007年,《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颁布,拉开了产业规范化管理的序幕。2009年,对中国汽车来说,又是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全年汽车总产量超过1000万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最大的汽车市场。就在同年元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工程”,全称为“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那一年,已经成功上市的安凯客车对此跃跃欲试,主动找到合肥市委市政府,请政府牵头申报。在合肥市科技局的牵头调研下,很快,一份由安凯、国轩高科等单位编制的推广方案拿了出来,并且很快得以实施。合肥成为首批“十城千辆”的13个城市之一。2010年1月23日,30辆安凯纯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18路开始运营。这标志着全球首条纯电动公交路线在合肥开通。纯电公交跑起来不久,四部委又发布通知,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合肥又获得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成为全国6个“双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4月17日,江淮汽车585辆纯电动同悦轿车批量进入私家车市场,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领域首创国内、乃至全球最大规模的示范运营。虽然在实际运营中还有重重困难,但起跑比较快的合肥,在随后多轮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中,和北京、深圳、杭州、上海一起成为典型推广城市。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中,安徽抓住机遇进入新能源赛道,并实现弯道超车。安徽新能源汽车,也开始进入波澜壮阔的高速发展阶段。


来源:大皖新闻
编辑:徐海燕 杨莉娟
推荐阅读
事关南海问题,中菲北京会晤!
官方回应“员工排队抢裁员名额”
安徽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站收费
东航MU6220航班,紧急备降
转载、勘误、福利、合作…加微信:envy0921
星标🌟“大皖新闻”
接收最新最热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皖新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