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人类学强调的,是“我非用户”——我们不能替代真正的用户,要始终怀有空杯心态,把用户视为“他者”,亲自走到用户身边,收集“用户之声”。人类学所说的“我看人看我”,同样适用于用户研究,我们研究用户的过程,也是把已有的人生经验、同新接触的人或事相比较的过程,在看用户和看自己的过程中,用户研究员得以成长。人类学的研究,最忌讳用下田野前的题目和计划框死自己,而是应从现有材料发现最触动的部分,发展完善它。人类学需要世界改变我们,而不是让我们用已有的工具去从不同设定的角度去切割世界、只拿我们想要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很适合在业务初期、或变革的迷茫期使用——先从群众中来、再到业务中去,为业务点燃一把火。本文共5116字,阅读预计9分钟。
2.2 人类学资料的承载工具——田野笔记(Fieldnotes)
2.2.1 什么是田野笔记
上一部分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常用方法,但这并不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结束。在通过以上方法完成资料收集后,必须要通过科学的工具,来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和沉淀。这个工具就是“田野笔记(Fieldnotes)”。也被成为田野日记、田野日志。如果用用户研究的工作套路来类比:我们通过“腾讯问卷”这一工具(即前文提到的各种方法)完成了用户反馈数据的收集,数据收集回来后,还需要用“Excel”生成数据表,使数据更好地传达信息。田野笔记,就可以被认为使人类学田野调查中的“Excel”。田野笔记,就是田野调查的日记,是研究者用来描述自身经历和观察的记录。做田野笔记不是一件轻松事,根据笔者的体验,每天两三小时的田野,可能要整理三四小时。2.2.2 为什么要写田野笔记
田野笔记不好做,但必须做。在人类学的课堂上,老师常说一句话:“不论有多困,都要写完田野笔记再睡觉。第一次下乡,更要如此。”为什么?因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很多学术提问与研究推进的重要基础,也是第二天改善研究的重要契机。尤其是第一天下乡调研,不论发生什么,遇见谁,访谈了多少人,都会产生最朴素的第一印象。趁着印象鲜活,研究员需要赶紧下笔,记录当天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人类学老师常说:“说不定你将来的博士论文就酝酿于下乡调研的第一天。”我们继续用用研的工作套路来类比:在问卷调研中,研究员对于数据表的洞察程度,往往决定了最终报告的水准。类似的,田野笔记的完整性、丰富性、反思性,也决定了人类学最终输出物(民族志)能写到什么程度。但田野笔记与调研数据表不一样的是,腾讯问卷会在云端替你细心守护好每一个数据,而你鲜活的田野印象、看到遇到收集到的各类田野素材,很可能在睡一觉之后就全部忘记。根据笔者在为村系列调研中的亲身体验,当晚新鲜撰写当天的田野笔记,字数往往非常多,可谓文思泉涌。即便写到半夜、已经很困,当天接受的各类“文化冲击”依然不断敲击大脑,呼唤自己赶紧记录在案。但若是偷懒,第二天再补,就只能写很少的篇幅。总之,用用研话语体系来总结:田野笔记是人类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总结的中间环节和重要连接,是数据收集成果的展现、也是报告输出物的雏形和基础。2.2.3 怎么写田野笔记——以何家岩村田野调查为例
田野笔记不完全是个人日记,不能信马由缰、随意记录。有学者认为,田野笔记最核心的就是记流水账,按照叙事六原则: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记录,如几点起床,几点出门,今天见了谁,有啥新收获等等。但其实,即便是流水账,也是有科学的方法和套路可以提炼的,接下来笔者以何家岩村田野调查为例,介绍田野笔记的具体撰写方法——如何写好田野笔记这本流水账。2.2.3.1 两个记录
记录材料。人类学研究的田野笔记,需要记录关于关于当地社会状况、信仰、社会分层、历史事件、人际关系等,这些信息是当地社会、文化运转的基本信息,即各种“客观资料”。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这些材料与你的研究主题无关,也需要记录在案。例如,在何家岩的田野调查中,笔者记录了以下材料。其中的很多材料,在接触到的当天,其实并没有认知其中的价值。但在结束调研、返回公司后,才发现这些材料可以给后续的分析带来很多帮助。何家岩村民宿产业概况(数量、能力、价格、运营模式)记录故事。除了“客观资料”,田野笔记还需要记录当天遇到的形形色色的故事。有人类学家认为“我们是活生生的一群人去研究另一群活生生的人,各有喜怒哀乐,互动也起起伏伏。人类学的方法论是内外交织。只记录材料文本,本质上只站在外面。”这里的所谓“内外交织”,其实就是客观材料与主观故事和感受的结合。在何家岩田野笔记中,除了业务相关背景材料,笔者还记录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如下。例如,项目各干系人心中的小算盘,回到公司后,这些小算盘让其他同事很生动地理解了各方的痛点。又如,笔记记录了当地村民多去沈阳打工,这其实反映了当地人口城乡迁移的典型路径,是值得继续深究的问题点。“11月9日 周二 入村第一天
何家岩村共富项目各方主要痛点(四方各有小算盘)
11月11日 周四 入村第三天
2.2.3.2 三个反思
按时间顺序反思。按时间顺序,做流水账。此外,还需要看新旧事件/材料之间的关联。田野调查的时间越长,越需要记录流水账、供日后复盘。以何家岩调研为例:“11月9日 周二 今日活动记录
6:35 深圳出发
8:40 到达湖北恩施
15:40 到达重庆何家岩村
15:50 到达农家,与西南总部同事简单交流
16:30 副县长、乡长、政法书记到达农家,围炉沟通村民分红方案
17:30 晚餐
18:20 与西南总部同事了解项目背景、各方角色及痛点
20:00 与SSV、西南总部同事讨论交互稿,脑暴产品方案
21:30 写日记
按业务主题反思。按照业务/研究主题,设立分类标准,如用户画像、用户行为、用户偏好、用户认知、竞品使用、用户痛点……拟出小标题,在做好两个记录后,把记录分门别类放入主题。当田野调查结束,业务线索自然串联,报告整体结构开始浮现。以何家岩调研为例:“11月10日 周三 今日业务相关洞察
游客画像
村民画像
回村年轻人的状态及想法
村民的宣传推广行为
村民的宣传痛点
村民的宣传偏好(宣传什么)
何家岩村的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存在冲突
11月11日 周四 今日业务相关洞察
个人感受的反思。这个反思看似可有可无,但其实非常关键。研究员作为“他者”置身全新环境,必然会得到大量的“文化震撼”。业务之外的思考、感受,甚至是私密的情感,都非常值得记录。对于“文化震撼”的接受效率、记录效率和反思效率,是不同研究员研究洞察深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实地调研时,笔者的经验是“用好手机备忘录,随时记在小本本上”。有的人类学老师鼓励学生“每天发一条朋友圈”,记录点滴悲喜,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里简单摘选何家岩村田野笔记中的个人反思:小村庄、大社会;小池塘,水也深。不同官员有不同的政治诉求;腾讯不同团队在这个小村庄各有目标。SSV同事曾来过两次何家岩村,每次都是和乡及以上的领导沟通、都是住这个定点农家,声势浩大的舞台上唯独缺少村长和村民。田野调查不应该和村里人完全没有交流。调研应该慢一点,扎根一点,接触那些只能在这里接触到的人到村的第一天是做加法,获取大量信息、感受冲击。各种角色和冗余信息会暂时让人迷茫,但走在梯田间,突然感觉第二天应该开始做减法李小云教授在会议上说,路上的路牌倒了,把路牌扶正,这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可以为乡村带来巨大帮助。乡村振兴不一定那么复杂、那么绞尽脑汁,也许只是一件小事根据我自己作为游客的体验,何家岩村的对外宣传是不够的。在村里待了约2天,每一天都有超出已有认知的体验,都让我感叹“原来这这么好”、“该让人知道”。何家岩村已有较多的艺术创作,但或许存在以下两个优化方向:从体验看,多为单点、缺乏整体规划的串联,游览过程类似开盲盒、找彩蛋,缺少整体性的导览和指引;从价值看,艺术作品有待与村民的旅游经营更好融合、让村民产生归属感,而非视之为城市外来物。”2.2.3.3 三张地图
画地理地图。熟悉一个地方,最快的方法就是熟悉这个地方的地图。用腾讯、百度、高德地图都可以,如果村庄足够偏远、地图APP只有一个地名,就可以自己画一下当地的地图。画一遍,也就熟悉了地方。如何家岩地图,在上面标注主要的民居、村委设施、路口、景点、河流等:
画业务地图(社会地图)。这在人类学研究中被称作“社会地图”,研究者会把地理地图放大多倍,把原来只是一个点的房子画成一个框,列出房中所有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房子与房子之间的关系、与外界的联系。从社会地图中,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下图,展示了一个人类学仪式的流程:
而我们企业的用户研究,可以把社会地图有转换为业务地图。如何家岩村一次游览的路线、智慧路标的安装点等。
画经验地图。即个人主观经验、个人主观喜好的地图,没有固定要求,怎么画都可以。可以是记录印象深刻的一类事、一类东西、一种情绪。可以和空间结合,也可以跟时间结合。这个图会记录你重要的田野经验。“那些改变过你、感动过你的,它们在这张图上。”例如,在何家岩调研中,我对村中各类小动物很感兴趣,若时间充裕,我可能会画出各个猫猫狗狗的分布地点;又或是画一画何家岩村梯田观景点的位置地图灯等。2.2.3.4 田野笔记的数字化
通过腾讯文档记录田野笔记,实现多人协作、集思广益,是一个有效的撰写方法。从何家岩的经验来看,田野笔记数字化至少带来四个好处:提供新问题,挖掘价值点/亮点,笔记捉虫,分享更多相关知识。这里展现何家岩调研的田野笔记缩略图,右侧为每日同事反馈:
2.3 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输出——民族志(Ethnography)
本文详细讲述了人类学研究的资料收集、资料承载,最后一步,便是成果的撰写与输出。继续用用研套路来比喻:在完成了腾讯问卷数据收集、Excel数据表分析后,最终进入到PPT报告撰写与输出的阶段。民族志,就是人类学研究的最终成果输出,是人类学家的“研究报告”。有人会将田野笔记和民族志混淆,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前文多次提到民族志之父马林诺夫斯基,他的著作(即民族志)是人类学家的必读经典。马林诺夫斯基在太平洋特罗布里恩德岛的田野笔记,在他死后很多年被他的妻子出版了,在笔记中,他事无巨细地记录日常,甚至把自己看莫泊桑小说和做噩梦的事情也写进日记里,读起来其实非常琐碎无聊。可以这样简单理解,田野笔记是给自己看的、民族志是给别人看的。用用研套路来理解:Excel数据表通常是自己看的,把数据表发给需求方,需求方很难读出价值,而PPT报告才是正式的交付物。由于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并不会撰写人类学式的民族志。因此在本部分不过多介绍了。
三、反思:人类学与用户研究
3.1 从人类学概念反思用户研究岗位
本文介绍了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无论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如何变化,“他者”始终是这个学科不变的关注点。在用户研究中,我们常常强调“我即用户”——要把自己当作用户,自己要用自己的产品,要用自己的体验去感同身受用户的感受。但人类学强调的,是“我非用户”——我们不能替代真正的用户,要始终怀有空杯心态,把用户视为“他者”,亲自走到用户身边,收集“用户之声”。这其实也是用户研究的意义。本文还提到了费孝通对于人类学的理解:“我看人看我”。其实,用户研究,也是研究自己、进而进化自己。我们研究用户的过程,也是把已有的人生经验、同新接触的事物相比较的过程,在洞察用户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在看用户和看自己的过程中,用户研究员得以成长。3.2 人类学研究与企业用户研究的方法论差异
本文提到了很多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用户研究方法的差异。如更强调观察、访谈更倾向于非正式、专家访谈更加口述史导向而非业务导向等,这里不再赘述具体“方法”层面的差异,而是想讲讲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区别。在笔者看来,在企业做用户研究,无论定性或定量,我们通常会做出假设、提出问题。来到田野(调研对象身边)时,这些假设和问题决定了看什么、不看什么。但人类学研究是断然拒绝这种方法论的。这不是说人类学家总是头脑空白地走进田野,人类学家在出发前也会提出问题和假设,但在走进田野后,会主动让田野间的点点滴滴不断改变问题、扩展自己的视野。在人类学研究中,不是研究员决定哪些与自己有关或无关,而是让当地的事实,重新塑造和改变研究问题。有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学研究问题在什么适合真正确定下来?在论文写的差不多的时候。还是用用研套路举例:通常我们做研究,哪怕是定性研究,也需要在研究设计阶段对报告的目录有一个假设,即“需求方关注什么——报告呈现什么——研究问题是什么——访谈提纲问什么”的逻辑。但在腾讯为村系列调研中,则是这样的思路:“田野间发现了什么——材料整合并转化为业务洞察是什么——哪些业务洞察是最重要的——报告呈现田野调查洞察”。总之,人类学的研究,最忌讳用下田野前的题目和计划框死自己,而是应从现有材料发现最触动的部分,发展完善它。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折腾的过程,因为人类学需要世界改变我们,而不是让我们用已有的工具去从不同设定的角度去切割世界、只拿我们想要的。聚焦到企业用研,人类学研究方法很适合在业务初期、或变革的迷茫期使用——先从群众中来、再到业务中去,为业务点燃一把火。参考文献:
麻国庆.社会与人民:中国人类学的学术风格[J].社会学研究,2020,35(04):174-193+245
李月英.田野调查: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J].今日民族,2007(09):45-49.
庄孔韶. 人类学通论[M].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张文义:田野笔记记什么.无为而无不为,2018(11)
人类学研究方法大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