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净空法师开示」早晚课的目的、意义、内容

2016-08-10 忆如来

早课是提醒自己,早晨把经典念一遍,就是听佛菩萨教诲,要记住,今天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依照这个标准。晚课是反省,想想我今天一天,起心动念、一切作为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训?如果违背,赶紧改过。


早晚课的目的、意义、内容

净空老法师开示


黄念祖老居士往生,你们许多同修都知道了,他在往生前两个月全心全力念佛,一天念十六万声佛号;换句话说,睡眠的时间都很少了,两、三个小时的睡眠,全心全力在念佛,这是给我们作一个榜样,作一个示范。

我们在国外,受生活环境种种的限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念佛,怎么办?最低限度,也就是最重要的,早晚课不能缺。早晚课的目的,就是养成念佛的习惯,这很有用处,到时候自然就念佛了。

如果时间不够用,就用「十念法」。十念法不要很长的时间,任何时候、任何处所都可以念。你供的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念;没有供佛像,祖师教给我们面向西方,恭恭敬敬的合掌称念,那就好了,的的确确是很方便的。

这十念是尽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这个时间不需要很长。早晨起来,洗了脸,漱了口,面向西方,家里面没有供佛像就面向西方,合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尽一口气叫一念,一念当中念多少声佛号不拘,没有关系,念十口气。晚上睡觉前,念十口气,时间都很短,要养成这个习惯,这是最简单的早晚课。如果一生当中一次都不缺,也符合本经所讲「一向专念」,符合这个经上的要求。这个作为定课。定课之外,叫散课。散课就是想起来就念,那个不须要计数的。定课跟散课不一样,定课是正修,是修定;散课是助修,叫善根,此地讲的善根。

这是佛在此地讲的临命终时乃至十念,这个临终十念,不是平常这个「十念法」,就是十句阿弥陀佛。这是讲临终的时候,这是讲十句,不是我们平常讲的尽一口气叫一念,不是的。临命终时这十念,就是十句佛号。

(淨空法師无量寿经(第二十七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27)


我们遇到了,可惜对它了解不够透彻,认识不够清楚,所以往往怎么样?当面错过。前天错过了,昨天错过了,今天又错过了。怎样才不错过?真明白了,真搞清楚了,万缘真放下,一心一意念佛,那今天就没错过。就这一句佛号,除这一句佛号,什么都没有。这一句佛号能帮助我们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真的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庄严、无量美好,说之不尽。我们感恩阿弥陀佛建立这样殊胜的道场,帮助我们一生圆满成就。感恩释迦牟尼佛,如果不是释迦佛的介绍,我们不知道有这个地方。释迦佛在世常常提到,专门介绍极乐世界,给我们讲了三部经。《无量寿经》,细说西方极乐世界,讲得很详细;《观无量寿佛经》,说明西方极乐世界成就的理论依据,凭什么理论成就的,修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到达极乐世界,讲道理、讲方法;第三个是小本《阿弥陀经》,是简简单单介绍,便於受持。文字少,不长,希望用它来做早晚课。用它做早晚课的目的何在?在收心,这用意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想东想西,念头不能集中,先念一部《阿弥陀经》,把妄想、杂念放下,念头集中在这一部经上。集中之后,用这个心去念佛,就能生效果。为什么?心真诚,真诚心现前,恭敬心现前。真诚、恭敬,诚,一个杂念都没有,这叫诚。有一个杂念,诚心破坏了,一切都破坏了,不许有一个杂念。

所以念佛的时候,最好把所有一切干扰都要把它制止,不能有客人来干扰,不能有电话干扰。在家里念佛期间,外面客人来的时候,有门铃,门铃把它关掉,不响;电话拔掉,不响;家里有电视,统统关掉,关闭掉,专心念佛。这是表示你的诚敬,你才能真正达到专心。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去念这句佛号,念佛号是我们在这个世间最重要的一桩大事。为什么?我们跟阿弥陀佛直接沟通,这一句佛号是直接沟通。「我念弥陀,弥陀念我」,夏莲居老居士说的。每天有一定的时间,多半是在早晚课,跟极乐世界联系。功夫纯熟的时候是二六时中,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跟佛统统融成一片。这个境界在净土宗叫做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功夫有浅深不同,浅的功夫成片,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是功夫成片;深的,烦恼不生,见思烦恼不生,这叫事一心不乱;无明烦恼不起,那叫理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他生实报庄严土。在实报土里面修行,等待无明习气统统尽了,断尽了,自自然然就回归常寂光,证得究竟圆满无上正等正觉。

(淨空法師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二五八集)2013/4/10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40-0258)


妄念多了、妄想多了怎么办?念佛,念头才一起来,第二个念头就是阿弥陀佛,这就好。这就是古德所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念起来这是自然的现象,无始劫已来的习气,没有人能够拦阻得住。所以妄念当然有,有不怕,很快的就把它转过来,转成佛号,这就好。第一念是妄念,第二念是阿弥陀佛,这叫真正修行,这就能破烦恼重障。开头下手先培养一个习惯,就是念佛的习惯,这个习惯就是古德教给我们做早晚课,早晚课的目的,养成习惯。然后把这个习惯要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才叫修行。早晚课等於像学校课堂上课作业一样,你在课堂里学到要应用在生活上,要应用在事业上,那才有成就。否则的话,所学非所用,那就错了。现在大家的工作都很繁忙,空闲的时间很少,於是早晚课可以把它缩短,但是一定要做,一定要养成习惯。

实在很忙的人,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古时候慈云灌顶法师教给人修十念法,那个时间就短。十念法是一口气叫一念,这一口气当中念佛号,念六字、念四字都可以,念多少句没有一定,这个数字不拘,尽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也不要念多,念多了伤身体、伤气。遵守这个方法培养成习惯,早晚用这个方法。前些年我在马来西亚讲经,我也教大家一个十念法,比慈云灌顶法师还简单。我这个十念法就是十句佛号,他是十口气,我只是十句佛号,气长的一口气就念完了,但是一天要念九次,很有效果。不少人用这个方法,打电话告诉我、写信告诉我,得利益。一天至少九次,一次都不能缺,你才能得到效果,而且这效果很快,也很殊胜。

(淨空法師金刚经讲义节要(第二集)1995/6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9-024-0002)


早晚课,一定要晓得早晚课真正的目的,这是老师教诫学生。早课的目的是提醒我们自己,我们在佛菩萨形像面前,对佛菩萨的像就如同对佛菩萨的真人,要有这样的恭敬心。在老师面前读诵经典,就是接受老师的教训,我今天一天对人、对事、对物,我不违背老师的教训。早课意思在此地,这诸位要知道。那个经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不是表示你教我功课,我都背诵了,我已经对得起佛菩萨,对得起老师了,这观念是错误的,是提醒自己接受教训,这才真正对得起老师。所以早课的用意是提醒我们,使我们在这一天当中,无论对什么境界,真正做到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早晚课的三皈是各宗各派共同的科目,不管你学哪一宗哪一派,你早课的内容不相同,所念的经典不相同,但是三皈一定是相同的。三皈是修行的总纲领、是修行的总原则。所以最低限度是打三皈,寺庙道场都是如此!我们学某一个法门,再加上某一个法门的经典,这是我们主修的。譬如我们修净土宗的,我们可以念《阿弥陀经》,我们可以念《普贤行愿品》;像过去弘一大师,他老人家早晚课诵,就念《普贤菩萨行愿品》,他特别喜欢这部经,「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修这个。

我们提倡的,是提倡读《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念熟了,念得很熟,能够达到可以背诵的程度,念一遍只要半个小时。所以做早晚课的时候不耽误时间,半个小时可以念一遍。初学经文生涩读得不熟,时间就要长,我们也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做早晚课,怎么办?像我现在台北的道场,我在达拉斯的道场,我们的早课,大家在一起做早课,是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有开经偈(这是道场做的,如果你们同修在家里,这些统统都可以省掉),然后就念《无量寿经》第六品,第六品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念完了之后,赞佛偈,佛号,三皈依,早课圆满。晚课,这个程序、仪规都一样的,就是把念诵的部分换成三十三到三十七这五品。

晚课著重在反省,在检点我今天一天犯了哪些过失,我要认真的来改过自新,希望明天不要再犯这个过失;早课是发愿,希望我们的愿跟佛的愿相同。这样课诵目的是希望自己真正能够做到与阿弥陀佛,与十方一切诸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我们课诵目的在此地。所以绝对不是这个课诵是念给佛菩萨听的,那我们就想错了。真正得到利益!极其忙碌之人,祖师大德教给我们的十念法。诸位要知道十念法是很简单,但是内容跟我们做这样的早晚课没有两样。为什么?那一句「阿弥陀佛」是题目。这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含的是什么意思?就是一部《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也叫《大阿弥陀经》。五种原译本里面经题无疑的简称就是《阿弥陀经》,所以那是个题目,念到题目就要想到里面的内容。可见得念是很简单,里面的内容含义深广不可思议,这是一定要晓得,我们的早晚课才会得力,功夫就得力。否则的话,你不懂得早晚课的目的与精神之所在,纵然念一辈子,还是糊里糊涂,得不到一丝毫的受用,你一生的早晚课都叫白做了。只是念的那几分钟口善而已,除了口善之外,你还得什么?什么也得不到。这不可不知道的。

《无量寿经》讲的是些什么?我告诉诸位,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无量寿经》的详细说明,也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所以清初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它的境界跟《华严经》完全一样,是《华严经》的浓缩,是《华严经》的略说。《华严经》是广说,《无量寿经》是略说,是中本《华严》。《华严经》八十卷,部头大叫大本,这个《无量寿经》经文少,叫中本。提到中本,当然还有小本,什么是小本?我想我不说你们同学都知道,《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八十卷的是大本《华严》。里面内容完全一样,只是说的多少不同而已,内容同样的丰富。如果你要再问《华严经》的境界究竟如何?那我就可以告诉你,三藏十二部,我们今天讲《大藏经》,这一部《大藏经》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注解,这你就应当知道了。所以《华严》上说一即一切,一是什么?一部《无量寿经》就是一切经,你念《无量寿经》就是整个《大藏经》都念了,一部都没有漏掉,你念《阿弥陀经》也是如此。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经就是一部经。在我们净宗本位上来给你介绍。或者说有一个学禅的,他念《金刚经》,《金刚经》是不是一就是一切?是的。《华严》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十玄门里头主伴圆融,一切诸佛,我们净宗是阿弥陀佛第一,所有一切诸佛都是伴,一个主,其他都是伴。我们禅宗里面是尊本师释迦牟尼佛第一,阿弥陀佛也是伴,这叫主伴圆融。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佛,你无论以哪一尊佛为本尊,其他一切诸佛都是伴,所以一就是一切。因此三藏十二部经典,不管哪一部经典,你选这部经为主,其他一切经都是伴。主伴圆融,平等无二。我们这个心多清净、多平等,心开意解。绝对不是说我这个是主,其他都不如我这个,那就错了,那就完全错了。所以佛法里面讲的主伴圆融,很像现在美国讲的民主。总统,任何人选上你,你就是总统。任期下来全都是平民,就是这么一回意思。所以他的地位完全平等,没有高下的差别,我们平等心从这里建立的。

(淨空法師怎样入佛法之门(第四集)1991/11美国洛杉矶档名:18-006-0004)


早晚课的意义


修行在哪里修?起心动念之处。每天读经,早晚课诵,经是我们修正行为的标准,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佛在经上讲的一不一样?跟讲的一样,那就是正的,如果不一样,依照经典的标准把它修正过来,这就对了。所以戒律是修正身口的标准,经论是修正我们思想见解的标准。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跟经论相不相合?我们身体造作、言语跟戒律合不合?所以,经律论三藏是修正我们身口意三业的标准,是这个意思。

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在佛堂。佛堂时间很短,那是上课,上了课干什么?离开教室之外要用得上的。教室里面学的东西,离开教室都用不上,这个东西学它干什么?学了没用处。学了要用在日常生活上,像刚才讲的,弘一大师全都用在生活上,那叫真正修行人,他统统做到了。所以「修行无有量」,在起心动念之处。

早课是提醒自己,早晨把经典念一遍,就是听佛菩萨教诲,要记住,今天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依照这个标准。晚课是反省,想想我今天一天,起心动念、一切作为有没有违背佛的教训?如果违背,赶紧改过。改过就是忏悔,忏悔的意思是后不再作,明天我尽量不会犯过错,这个早晚课就有意义,就有功德。不是早晨把经念一遍给佛菩萨听,晚上再念一遍给他听,我们自己所作所为完全不相干,这样做早晚课是有很大罪过的。什么罪过?骗佛菩萨,早晨骗他一次,晚上再骗他一次。佛菩萨又不在,泥塑木雕的你都忍心骗它,那你这个心就不必再说了,你自己就晓得你存的是什么心!你对待一切众生哪有不欺骗的道理!连泥塑木雕的都会骗它,你还不会骗人吗?所以懂得早晚课的意义,早晚课应该怎样修法,真修行的人获得的果报就殊胜了,『获得无量诸功德』。

(淨空法師普贤行愿品疏节录(第二十集)1993台湾华藏讲堂档名:04-010-0020)


诸位同学,学佛的人都要做早晚课,早晚课的意义我也讲过很多遍,早课是提醒自己,我们净宗早课选读的经文是四十八愿。为什么要选这段文?契现代人的根机,每天早晨念一遍想想,阿弥陀佛存的是什么心?阿弥陀佛立的是什么愿?我要把阿弥陀佛的心愿变成自己的心愿,这个早课就有功德。晚课是反省、是忏悔,我今天从早到晚起心动念有没有违背佛陀的教诲?我起心动念跟四十八愿相应不相应?相应就正确的,我确实随顺佛陀教诲,放弃自己的成见。如果对一切人事物还是用自己烦恼习气,把经典上教训忘得一干二净,我们早晚课不就白做了?这样做早晚课实实在在讲不如拜佛,早晨拜佛拜一个半钟点,晚上拜佛拜一个半钟点,不如拜佛!一个半钟点,我们一般的速度,我的速度拜三百拜,无论在家出家的同学都可以这样做。

(淨空法師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九三卷)2002/5/3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12-017-0693)



於是我们对早晚课的意义就明白了,为什么佛给我们定早晚课,用意在哪里?早课是提醒自己。你所读的经文,经文里面的教诲提醒你,今天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违背佛陀的教训。晚课是叫我们反省,今天这一天有没有犯过失?有没有依照经典教训去做?有的,很好,希望明天再保持;没有做到的,今天没有做到,希望明天都能做到,这叫真正做早晚课。而不是早晨把经念一遍给佛菩萨听,晚上又念一遍给他听,自己思想、行为与经教完全不相干,这样做早晚课,罪过就很大。为什么?你是有意的,早晨去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又骗一次,一天骗两次,一年是骗七百多次,你的罪过多重!泥塑木雕、纸画的佛像,你都忍心去欺骗他,你能不骗人吗?这样学佛只有一种利益,跟佛法结个善缘,来生后世什么时候真的依教修行,你才能得佛法利益。所以学佛的人,业障为什么那么多?冤亲债主为什么那么多?鬼神都瞧不起你,为什么?你是搞假的,你不是搞真的。你要是搞真的话,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怎么会有障碍!哪有这个道理。

(淨空法師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0一0卷)2008/12/3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12-017-2010)



净空法师开示:早晚课的目的及意义


早晚课的意义是什么?做早晚课,是为了向阿弥陀佛走,被阿弥陀佛救度,达成出生做人的目的,这就是做早晚课的意义。而做课真正的作用,是要看清楚自己的心,对于真实的自己不知道,透过做功课让我们清楚自己的心,对于真实的自己不知道,透过做功课让我们知道心路历程。信前还没得救,做功课是想要得救,信后的人,已被弥陀救度,做功课是为了报谢佛恩。


早晚课在我们学佛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平常课诵有没有,没关系,早晚课诵最重要,在这个时候培养一种习惯,到这个时候自自然然就会念佛,就会念经,养成习惯。这个习惯养成了会起很大的作用,在念佛人来讲,决定是有助于往生;临终功夫得力、不得力,与这个关系很大,早晚课是一定要做。


佛弟子,最低限度是每天早晚二课。早晚课怎样做才如法?诸位要晓得,早课是听佛的教训,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不要把佛陀的教诲忘掉,常常提高警觉,依教奉行,这是你真做早课。我们曾经把古人编的课诵本,古人编的里面咒语太多,咒语现在不了解意思,那就收不到效果。所以我们重新选定经文给我们净宗同学,净宗同学有个《朝暮课诵本》,那个本子是我编的。早晨念的经文是《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早课的时候想一想,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我有没有发,跟自己对照对照,希望把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那我们的心愿跟阿弥陀佛就相同。晚课是反省、是检点,展开经典认真作一次反省,佛的训诲,有没有牢记?有没有做到?晚课我们选的经文是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讲什么?教我们持戒、反省、改过自新、忏悔,用这个来做晚课。晚课真的要反省、要检点、要改过,这个课诵对我们才有利益。都是采取《无量寿经》,这是方便法。专修的,早课念《无量寿经》,晚课也念《无量寿经》,专修!我们一般没有这么多时间,就节录《无量寿经》重要的经文,朝暮提醒自己,目的无非是消业障,远离烦恼习气,我们学佛的功夫才能够得力。这个经文你要是记不住,你要是不能理解,你怎么修法!


附:净空老法师教你怎么安排的净宗早晚课


净空老法师教你怎么安排的净宗早晚课


(早课)


1、念佛号,至少念半小时,有时间的应该多念,半小时还少了。

2、把《阿弥陀经》念一遍到三遍,这个花不了多少时间。

3、念《无量寿经》第六章,就是四十八愿,这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早课就这么多就够了。


(晚课)


1、念佛号半小时到一小时,

2、念《阿弥陀经》一到三遍,

3、念《无量寿经》的三十二章到三十七章。


如果你的时间不够,念经可以减少,但是念佛不要减少。当然我们行住坐卧都要念佛,但是专念是很重要的。要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专念,把念佛摆到修净土法门的首要地位。


如果你安排了很多内容,念十几种经咒,念了那么多年了。比如天天念《地藏经》一下把这它放下,担心地藏菩萨会怪罪你。实际上,这是凡夫的想法,你能专一念佛,地藏菩萨高兴得很,怎么会怪罪你呢?


当然,一心念佛,专念一句佛号,一般人做不到,原因很多,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不明白这一句佛号起什么作用,有好大的力量。归根到底也就是理论上不了解,不明白,因而,产生了种种的怀疑。总认为这一句佛号太简单了,太少了,小娃娃都会念,太不保险了,这完全是凡夫知见。


晚课是反省,已经做到的,要勉励自己,明天要做得更好,没有做到的,一定想法子做到,如教修行,这是早晚课,这早晚课才有真实的功德。



净空法师开示:早晚课内容


「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这是住持三宝里头,法宝是经典,剃发染衣叫僧宝,剃发染衣这是学生,学生得随其教法而修业者,这是真的僧宝。如果剃发染衣,没有遵从佛经教的教诲,佛不承认你是僧宝,我们自己要知道,挂上僧宝的名,佛菩萨不承认。怎样才承认?依教修行,佛就承认。依什么教?净土法门就是依《无量寿经》教诲,《无量寿经》上所讲的,我们都做到了,真佛弟子。而且《无量寿经》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我们选出来做早晚课,净宗的精髓就是四十八愿第六品,我们选出这品经文做为早课。天天提醒自己,我有没有记住?我有没有依教奉行?弥陀发誓愿,我有没有发这个愿?每天念这个经文每天自己发这个愿,发四十八愿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不能不知道。晚课,我们念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个六品经内容断恶修善,是《无量寿经》里面讲的戒律,内容是五戒十善,讲得非常详细。我们在今天一天生活当中有没有犯?善行的我们有没有去做?不善的有没有去改?这真干才行。真正随其教法而修业,修是修正,业是造作,佛教我们要做的,一定要做到;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决定不能违犯。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二九二集)


【欢迎转载。法布施。无量功德!】

本公众号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旨在为大众提供修学参考之用,唯恐存在不如理不如法或疏漏之处,敬请大德们批评指正。感恩!合十!

微信/电话18802678950

南无阿彌陀佛



惟愿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国无盗贼。民无怨枉。强不淩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推荐网站

amtb.org.tw  净空法师专集

hwadzan.com/sanshi/index.jsp  华藏净宗学会三时系念法会

laifosi.com  来佛寺

dabeigusi.com  大悲古寺净宗修学道场

sxjyqqw.org  圣贤全球同学网

mchunghua.org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长按二维码识别  感恩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