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美教育差异对比:“翻转课堂”本土化的变与不变

2017-03-23 守望新课程

  小编说

  翻转课堂改变的不仅仅是空间、时间,也不仅仅是用了视频等新技术,而是对整个教育理念的重新反思。

  这种源于美国的教学模式好处如此之多,以至于很快,翻转课堂在全世界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落地生根。对比中美教育差异,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有哪些变与不变呢?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适应当地的文化和教育体制,翻转课堂在中国也同样面临这样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当翻转课堂应用到基础教育中去,中美教育的差异让不少人为翻转课堂的前途捏了一把汗。

  “翻转课堂”下,中美教育差异对比

  1,教师自主权的差异

  美国基础教育的教学中,教师有非常大的自主权,并不存在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虽然偶尔有几校联合的考试,但是日常教学中,并不完全是根据考试要求来设置课程的。

  因此,美国的基础教育比较灵活,教师并没有像在中国一样有非常紧张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进度,可以给予学生空间非常大的自主学习个性帮助。

  而在中国,基础教育的内容是确定的,教师并没有太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

  基础教育的进度也是有要求的,不能因为学生的选择而改变课程内容或者进度;

  基础教育是有统一的考核要求和标准的,以个性化为优势的翻转课堂在中国如何符合考核的标准是每个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2,班级人数的区别

  美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基本上是小班教学,20人左右的一个班级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互动讨论,翻转课堂的互动性能得到非常好的发挥。

  只有在充分的互动过程中,时间、空间和形式的翻转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来发现、练习和掌握教师原本想要传授的知识。

  而中国的课堂一般有30多人到40多人,人数的增加会对互动讨论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使得课堂讨论的深度和广度都达不到原来设计的要求。

  在中国,到底是部分小班化的兴趣课程适用翻转课堂还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用翻转课堂取得更好的效果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3,思维模式不同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翻转课堂能够高效深入地运转,其核心有赖于“批判性思维”,甚至有研究认为美国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批评性思维的坚持和贯彻”。

  因为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对美国的孩子来说,学习一种知识后,对此进行提问和进一步讨论几乎是本能性的反应。

  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孩子最薄弱的地方。

  不仅孩子薄弱,教师也薄弱。

  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很好的问题,学生不能提出很好的问题,那么翻转课堂最精华的互动和主动探索部分就很难有效地展开,翻转课堂不仅无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还可能使得大部分学生都不知所措。

  “翻转课堂”中学习思维的翻转

  1,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从海绵式思维(被动地全盘接受知识)转型为淘金式思维(互动地学会质疑地选择知识)。

  我们在接受一个知识之前,必须增加一个反思和选择的步骤,需要询问:真的是这样的吗?什么情况下这种结论成立?有没有例外?

  ……

  只有通过和知识的互动,才能更好地学会对信息的选择。

  其次是增加提问的技巧,比如最近流行的《学会提问》一书中提到十个提问技巧,包括判断论题和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有没有价值观假设或描述性假设,有没有逻辑谬误,等等。

  2,教师角色的转变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持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灌输式”的过程。

  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活动是在信息技术支撑的环境下进行的,教师要顺应教学环境的变化,转变自己的传统理念,要从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丰富多样,尤其是小组协作、主题探究等类型的学习中,学生探究的主题各不相同,给学生学习获得的成果或结论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教师难以以统一的标准答案来判断对和错,无法实施统一的知识“灌输”,教师的主要工作变成了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收集整理学习的内容,组织学习小组和学习活动,调查、分析与应用学习结果等内容。

  翻转课堂的结果是:基础知识学习主要依靠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而知识的内化和延伸则依靠课堂来解决,教师在课内外扮演的常常是“主持人”角色。

  转变为学习共同体成员

  教师不再是操纵教学的决定者,也不是支配学生的权威,所以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姿态调整为与学生尊卑差距较小的对等关系,成为各种长期、短期的或临时的学习共同体成员。

  翻转课堂式的教学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小组协作、主题研究、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形式的学习活动。

  参与协作和交流的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比如一起搜索和整理资料、一起排查学习中的问题,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认可教师为他们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进而可以和教师毫无拘束地平等交流或讨论问题,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这样,教师才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翻转课堂”下,无法翻转的本质

  然而在这一系列改变中,有些教育的本质是不能翻转的:

  1,教育的本质不能翻转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过程应该做些什么?要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

  虽然我们不能给教育下一个明确而又完整的定义,但是大部分人认同,教育就是要教会人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培养“人”比“才”来得重要。

  因此,培养健康人格才是教育的追求,我们培养的人不仅仅是拥有一种技能、技术,而是培养人的素养,培养做人的大智慧。

  现代技术的出现,只是方便了人们获取知识,但是不能取代常规的教育手段。

  2,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能翻转

  什么是孩子的成长规律?

  它包括:

  阶段性和程序性、速度的不均衡性、时间顺序性及统一协调性。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

  如何做到遵循规律,还要照顾个体差异?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观察、陪伴来寻找符合规律的成长方式。

  这种入微的观察、甄别个体的细致活,不是机器、互联网、微课能独立完成的。

  更何况,我们在遵循这些规律的同时,我们还要开发孩子无限的潜能,发现成长的空间,而孩子的潜能开发就是在这些规律遵循中实现的,这都需要教师的观察和引导才能实现。

  3,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能翻转

  教育先哲陶行知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满足情感需求和心灵交流,而这些,也恰恰是冰冷冷的机器不可以代替的。

  流水作业的电脑批改作业,固然是快捷方便的,也只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工作方式,永远不能取代老师面批面改的情真意切。

  孩子上课亦然,和老师、同学面对面的沟通,那些语言交锋和目光对视所产生的火花和智慧,是人与机器的交流所不能达到的。

  | 来源:校长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