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盛世香港下,绝望的年轻人

2018-03-03 子木 王雅媛港股圈

编者按: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香港回归已经有20个年头了,撇开那些表面的荣光,我们无法否认一个铁的事实:香港在日渐暗淡,年轻人在绝望。


曾经的香港,是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以不及大陆千分之六的人口,一个弹丸之地,在回归当年,创造了相当于内地近20%的GDP。


而现在,竟然被当年的小渔村-深圳超越了。2017年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26.3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1529.55亿元人民币)。深圳以2017年的GDP总量为22438.39亿人民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看到这样的数据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香港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现在那里的年轻人又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经济凋零的香港呢?


某个阶段的文化产业,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今天我们借助子木的文章,从香港电影开始,追溯香港的繁华与没落。



文丨子木


于香港的印象,大多数人还停留在港片中。


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港片情节让无数年轻人对这个繁荣且矛盾的地方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不可否认,即使到现在,大陆的影视文化水平都难以和当年的香港比肩,尤其是在文化影响力方面。


九十年代香港的影视文化题材新颖,尽数巅峰之作。例如黑帮江湖道义《古惑仔》,无厘头鼻祖级《大话西游》,人妖之恋《倩女幽魂》,武术巅峰《黄飞鸿》等等,无法尽数。


还记得当年看这些片子时还是用的家中的VCD,有时还和朋友偷偷跑去街边的录像厅。时隔多年还能记起《倩女幽魂》里王祖贤拂袖清风含笑回眸,还有《大话西游》片尾曲响起时,星爷金箍在手的绝世背影。




是惊喜,或沧桑,总能被电影情节感染到情绪。而如今,经典荧幕不在。很难再从国产电影里捕捉到那样触动神经的镜头。


90年代之后,港片逐渐被好莱坞电影替代,走向没落。而现在叫座的香港动作明星只剩下一个已满60岁的成龙老大哥,郭富城还能偶尔跑出来带着警察扫个毒。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拿电影说事儿?其实这就好比15世纪的文艺复兴,莎士比亚能创作出《哈姆雷特》也是基于当时意大利城市经济的繁荣。


只有繁荣的基础,社会矛盾才可以被多文化演绎。影业背后的文化历程则是一个地方市场经济演变的重要表现形式。


那么香港影业的没落是否代表着香港经济走向衰败呢?今天的香港又是怎样一副景象,它的发展历程又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带着这些疑问,子木带你深度走进香港发展史,你会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感悟。


1

香港影业的没落


时间回到1997年,香港回归日。


当年由于制度的原因,香港人对回归还存在很多疑虑,但是香港大众总体对回归祖国还是欢呼雀跃的。香港人普遍认为,离开了一个财大气粗但已日渐没落的养爹,回到发展蒸蒸日上的亲爹身边,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总是好的。


于是,香港和大陆进入了轰轰烈烈的蜜月期。那时大街小巷都贴满了香港回归的字样,人们口皆传唱着《东方之珠》,这一事件被隆重得写进了中国近代史。


可是万万没想到,在回归中国的第一个年头。经济发展一向迅猛的香港被金融大鳄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客集团攻击,爆发了一场空前惨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这个我在之前的文章《2018金融风暴》里讲过,就是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危机爆发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香港经济几近崩溃,中央动用全国外汇储备帮助香港与索罗斯决一死战,最终得以险胜。


但是遭受创伤的香港经济进入了为期5年的滑坡轨道,2003年的时候更是达到了谷底。那时很多香港家庭,全家资产加起来的总和都不抵银行的房贷,总之刚回归那几年的香港人生活惨不忍睹。


因为影业的繁荣需要天量资本的支持,金融风暴来临,资本撤离香港,居民又债务一身,也没有闲情雅致去精神消费,香港影业一片萧条。


再加上盗版猖獗,(留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当年的影碟从一影一盘到后来的50部合集),好莱坞电影崛起,这一系列的因素直接将港片送进了坟墓。


至于经济复苏后的香港影业依然走向没落,或许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巨大社会变革之下的文化产业有无穷无尽的发展机会,而后来香港社会渐趋稳固,老一代电影主创们才思枯竭,原有电影创作思路已走入瓶颈。


富有而平庸的时代则成了没落的罪魁祸首。


2

香港经济复苏


时间再回到2003年。低迷了5年后的香港经济在中央的帮助下,更多的是香港人民的自身努力下触底反弹,重新进入发展轨道,GDP一路飙升,重新证明了香港在全球的金融地位。



曾有人问我,论体量和证券交易规模,上海是远超于香港的,但为什么上海无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而香港则可以稳坐国际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宝座?


子木想说的是,如果单比较国际金融这一项,上海和香港的距离,中间大概相隔了800个首尔和苏黎世,这个和规模没半毛线关系。


首先在国际金融管理机构的水平、国际金融人才密集度这两个方面,上海就无法和香港相比。


香港是大多数重要金融公司在亚太区总部的设立地,2014年底仅香港基金管理的资产就达到17.7万亿港币,占据了整个亚太区的资产管理近四分之一,更重要的是香港管理的资产70%以上来自国际投资者。


其实金融体制、金融人才、货币兑换这些因素是其次的,最重要的还是金融环境。


大家都知道,金融是对诚信和规则要求最高的产业,当面临由于对方诚信缺失、不守规则而导致的财产损失时,公平、公正的法律会成为你最后依赖的安全港。


比如:地方政府面对不断高涨的房价可以任意改变新房的预售价格,造成一部分人在签订购房合同后,承受房价下跌的损失。那么你能不能把政府告上法庭并胜诉呢?我的回答是,在国内,绝无可能,但如果告的是香港政府,则很有可能。


香港对于内地的发展是有功的。深圳为什么发展领先全国?其实不仅得益香港资金,更受益香港的观念、制度和做法,可以说特区发展的道法术都深受香港影响。


招商银行学香港银行,成为国内最优秀的银行,平安保险学香港保险,成为国内最优秀的保险。通过广深延伸全国,香港成为国内很多行业尤其服务行业的模式和标准,服务最好的中餐厅是港式、粤式酒楼,进而影响其他高端餐厅。


内地的物业管理最初学的是港式物业管理,物业中介照搬的是港式中介,当然也有不好的,地产发展抄的是”政府卖地,商人卖楼“的港式地产模式,搞得现在房价和香港一样出奇高。


自由经济体制和绝佳的地理位置让香港的经济得以快速复苏,除了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香港一度繁荣,2015年的GDP相对2003年将近翻了一番,人均GDP甚至超过了德国,人均购买力接近瑞士。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想,如果自己生在这么富贵的地方该有多么惬意。


可事实并非如此,大多数香港人正经历着绝望。


3

繁荣经济背后的社会矛盾


刚开始,香港人给我的印象还算不错,斯文有礼,有的香港人可能看不起内地人,但不会表现露骨,对你彬彬有礼又敬而远之。这与对台湾人的感觉不同,以前台湾人暴发户味道更浓,香港人似乎更绅士,即使有时是让人讨厌的绅士。


地域歧视一直是忌讳话题,不单是香港,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本地居民也有排外情绪,他们认为外来人口“不文明”,占据了过多“城市资源”,推高了房价,使城市变得过为“拥挤”,等等。


但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类似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中,排外声音最响亮的都是哪些人群?不用细心观察,相信就能感受到,大多是对应城市中混得相对糟糕的那群人。


对于他们来说,不论是现实的城市财政资源好处,还是虚妄的城市名牌优越感,就是他们仅剩的稻草了。准确的来说,极端的排外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发泄。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香港人改变了,愤青、愤中不断出现。近年来,你会发现大大小小的报道都是香港暴力排外的字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香港经济发展了,赚钱的是房地产商和名牌店,自由经济体制导致香港贫富差距极其严重。香港人一开始怪罪资本家,“反地产霸权”;然后对政府不满,抗议不断,最后演变为对游客的不满,认为他们抬高了物价和房价。


香港的房价有多高呢?


据国际公共政策顾问Demographia公布,香港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难负担楼价的城市,一个家庭不吃不喝19.4年才能买得起一间30平米的住房,这个数值远远抛离东京、纽约、伦敦等国际大城市。香港普通楼盘一平米售价20万是常态,甚至还有80万的神盘。


相对北京房价,年轻人可能是失望,而香港对于年轻人则是绝望。


地产开发商为了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开发出了劏房、棺材房、笼屋、太空舱、水管屋等奇葩住所。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也不得不住进“一个人的家”


劏房

太空舱

水管屋


可在香港,真的有很多人在为了房子而努力。还有很多人,甚至只是为了每天吃上饭而努力。


有些单身妈妈,每天早上早早起来去菜市场兼职卖菜,下午去茶餐厅洗碗,每天打几份工,收入基本上都是月光,因为要供孩子吃穿,还要交房租。在香港,这样的生活叫做“手停口停”,一旦不工作,立刻饿肚子。政府的援助实乃杯水车薪。


香港政府并不是没有想过办法,董建华特首原本着力解决香港住房问题,发布了“八万五计划”,但最终被无法忍受楼价暂时下跌的有楼之士集体反对,以失败告终。香港的住房问题无法解决已成事实。


这种情况对比内地来看还是比较欣慰的。至少在房价暴涨之期,ZF一声令下,北上广深该限价限价该限售限售,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接受,至少广大年轻人的购房梦还没有破灭。


高房价成为了香港阶级固化的重要标的,底层向上跃迁几乎不再可能。


因为一旦一个城市的发展已经完全充分,各行各业也就都处于一种互相服务和互相依存的循环之中,各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也非常清楚。律师、医生、金融精英基本都是上流社会为子女规划的路线。再加上香港产业单一,机会成了年轻人的奢望。


香港年轻人的思维往往被局限于香港一隅,普遍觉得,连在自己的地方都无法取得成功,更别说换一个地方工作和生活了。这就与我们内地学生很不一样。基本上全国各地的毕业生,只要想来一线城市,就一定能在一线城市找到工作,取得进步。


我们或许现在才能尝试着去理解香港年轻人的绝望,他们的生活唯有谈论美食和旅行,只有这样才能稍微从绝望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或许也能稍微理解2014年学生的不满最终转化为上街闹事了,那些洋溢在空气中的年轻的荷尔蒙,真的无处宣泄。


 

— 来源: 子木聊房 —

REVIEW

     
往期回顾


想赚李嘉诚的钱?当你有这种想法你就已经输了

小米「A+H」上市估值2000亿美元,超百度越京东靠谱吗?

失败投资者都中了同一种毒 — 频繁交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