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陶西平:莫让“翻转课堂”成了东施效颦
【编者按:“有个美女犯有心痛的毛病,每次心痛时,她总是轻轻地按住胸口,微微地皱着眉头。一位的丑女看见后,认为这样的动作很美,于是也学着捧心皱眉,自以为也很美......”没错,这位美女就是西施,这位丑女就是东施。很多人学习别人成功的方法,可自己总是无法成功,虽然原因无数,可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可忽视:学到了形式,没学到根本。“翻转课堂”也是如此,它的形式如何,根本何在?】
最近,一位校长对我说,他们高中将要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我问他怎么“翻转”?他说:现在上面要求减少课外作业,而且教育行政部门还经常检查,可是学生不做练习怎么应对高考?所以,他们就想让学生课下自学教材,课上腾出时间多做练习。我听了以后,深感如果教育目标不变,那么任何教学改革的模式,都可能难以达到其创新的初衷。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一所高中的化学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的应用。我认为,“翻转课堂”是与“生成课程”理念相呼应的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重构。
“生成课程”(emergent curriculum),也称“呼应课程”,是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贝蒂·琼斯(BettyJones)提出的。它是针对传统的预设课程而进行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这种改革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教学理念的改变。
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是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或者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教学内容依据规定的课程标准或者教材确定;教学方法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实现这一规定性的目标而服务;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也主要是检验所预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是由于过去我们获取知识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积累;一个人积累的知识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社会价值,所谓“学富五车”就是仓储式学习的结果。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预设的教学过程也在发生一定的改变,如启发式教学、小步式自学的尝试等,但从根本上说,这些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还难以彻底脱离预设的窠臼。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知识爆炸,使得知识不仅有量的拓展,而且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同时知识的交融不断促使新学科的产生,我们再也难以单纯地以一个人固有的知识来评价他所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使得人们随时可以在云端调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储存知识已经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在这种背景下,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具有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生成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它特别注重课程的创造品质和生成品质,强调课程应该是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中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它把课程的“既定的”目标变成“将成的”目标,课程成为师生展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动态生成的生活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认识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已知的结论性知识的把握已经不是主要目的,教材成为学生迸发思想火花的资源,课堂成为学生体验生命意义、实现自我超越,从而为自我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阵地。在这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达到和谐与统一。
“生成课程”的理念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学生的学习过程通常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是接受教师的“知识传递”,第二个阶段是“知识内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接受教师的“知识传递”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而“知识内化”是在课外通过作业练习完成的。而“翻转课堂”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了“翻转”——知识的获得由学生在课下完成,他们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或者阅读文本教材自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短小的视频、对特定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在线辅导等为学生提供帮助;而“知识内化”则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有效辅导,同时通过组织多主体、多层面的相互交流,促进知识的吸收与内化。这样,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的功能就发生了改变:它主要不是用来获取知识,而是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课堂不再是预设的过程,而是生成的过程。
由此我想到,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借鉴国外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但任何新的模式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重在理解其基本内涵与精神实质,而不只是其外在形式。
(作者:国家总督学顾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
文章来源:《中小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