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从“出人头地”到“安身立命”

2014-09-02 林安梧 新校长传媒

【出人头地,是竞争的想法;安身立命,是生长的本性。前者,容易流于霸权,后者才是真正的王道。】

林安梧教授,一九五七年生,台湾台中县人。台湾大学第一位哲学博士,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高足,美国傅尔布莱德(Furbrighter)访美学人、曾任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暨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元亨书院创办人。

时代在变迁中,以前那个年代,基本上是一个农业社会,是一个聚族而居、聚村而居的社会。所以,大家努力地要求孩子们“出人头地”。但那个社会最重要的还是在生存线努力,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大地母土的滋润,整个还是“安身立命”的思维。

人们还没进入所谓的现代化的过程里,教育没这么普及,知识没这么丰富,信息没这么发达,人反而是在另外一个有天有地、有父母有祖先、有前辈有圣贤的处境下过活的。人们要求的看似出人头地,但骨子里是要安身立命的。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韦伯(Max Weber)所说的除魅(disenchantment)的社会,这是一个工具性理性的合理化过度发展的社会,他启动的不再是生命的召唤,而是分别心的计较。换言之,原来安身立命的土壤坏了,这时若只谈出人头地,那果真是会一往而不复的。

“安身立命”,人是顶着天、脚踩着地的,它跟中国文化传统连在一块。上中下都有,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贯通这个天地人叫王,王道思想。王道、人文、养生,这些思想在农村、在民间,自然而然地存在。

以前,尽管老一辈的人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在那个氛围底下,整个知识还没有进入到那么强调现代性的工具性、合理性的状况下,人没有与天地割裂开来,强调出人头地,后头的基础还是安身立命。

最近这20多年来,很多朋友谈到,大陆在经济发展过程里,其实已经面临整个人性的、道德的、教养的逐渐滑坡过程,问我该怎么办?

我说,这不仅是大陆的问题,更是全人类在现代化的工具性合理性的高涨之后产生的问题。它的严重性,许多思想家已展开深刻的思考反省。其实,就此来说,我们华人文化传统却隐含着更为根源性的反思可能。如果仔细思考教育是什么,我们有这个机会为人类文明开启新的课题。

现在整个教育体制出了严重的问题,我们是在西方的现代化的、现代性的、合理性的里面。我们似乎要理所当然彻底地接受它。但西方现代化以后,有很多思想家在检讨这个问题,人类不能这样一直接受,成为一个片面的人,接受着只有此生此世的、现世的、工具性合理性的安排,在一个“欲力的理法”的支配下,去追逐欲望,去掠夺更多的资源以满足自己的渴求。

到目前为止,包括台湾在内,很多华人仍然站在近现代启蒙观点,以为美国教育比较起来比我们好很多,其实,这是个迷思。我不认为美国教育比我们好得多。美国曾发生多少校园喋血事件,美国中小学生的恣意妄为到了何等地步,尽管台湾也有一些不好的事件,这些事件也可能在中国大陆发生,但美国虽号称文明国度,但其校园喋血事件,的确比中国、香港、澳门、台湾都严重多了。

我要说的是,不能在欧美中心主义的思考下想问题,不能只在现代化的处境下想问题,我们已经到了必须去思考在现代化之后,人类该当如何的问题。我们已经需要跨过现代化的文明方式,回到一个更为适当的生态文明的思考里。

最近,我参加了在贵阳举行的中华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国际论坛,我以为这应是华人文化未来可能的进境,我们的教育也应往这边过渡,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说的,要从“出人头地”过渡到“安身立命”的思考。

再者,说是过渡,其实是生命的回归、一种根源性的回归,我以为这就是真正的文化自觉,有了这自觉,我们才能有文化自信,也才能真正的文化自强。

其实,人类的文明思考是多元的,但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整个教养仍然朝一元的方向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化消费化的大潮下,朝着一个欲望之力的趋力,往前奔进,号称启蒙、号称进步,其实,是对物力的耗损、对人性的扭曲异化。实则,人类不能以此生此世,当下欲望的满足作为一生最重要的指标,这是很清楚的。在我国文化传统里,绝对不是把现世当下的欲望作为此生此世最重要的目标去追逐。我们想到的是前有所承、后有所继,我们想的是生生不息的发展。但是,目前的整个教育基本上,却往一个偏歧方向走,整个西方的“现代性”、“合理性”,在欲力的理性趋力下,片面的、扭曲地发展,人性的疏离与异化日趋严重。这后头牵涉太复杂的思想背景问题,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了。

到了廿一世纪,人类文明到了一个非变不可的年代,整个教养须变化了。面对现代化之后的再转化,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却也不能只在西方现代性的趋力驱使下,往前奔赴而已。我们不能一味的在西方欧美中心主义的现代性合理性的奴役之下,遵守着既定的欲力的理法。不要以为就是“我们不像西方,重视个性、重视自由”,我们应好好重新去思考我们原先强调的“人伦性”何其重要,他又有何限制,而在现代化之后,他却有着新的可能。

可惜的是,现在在台海两岸,很多人还是这么简单地思考,台湾很多教育改革者也是站在这个立场上,以为赶上了现代化也就可以了。其实,西方的现代化对人类、对自然、对天地,其所产生的严重耗劫,那才是当前最严重的问题。不能正视这问题,若只是照顾些教育细节,这细节又在一庞大的体制下,是在资本主义机制的彻底控制之下,人怎能“安身立命”?你说人果真会用工具,但庞大的科层体制,人反而为工具所用。人成了工具化的人,你说人怎能“安身立命”?

在这资本主义化消费化的大潮里,在这工具性的合理性的操作底下,现代教育是“制造”,而不是“生长”,教育变成了产出的产品,而不是围绕教育之源的生长。你要求他出人头地,就要在更精细的控制底下,人处于被控驭的状态下,在这个情况下,人能成就什么?其实,更为根源的价值定向常常是不清楚的。须知“正德、利用、厚生”,没有“正德”,只谈“利用、厚生”,将会一往不复,只循着欲望之理法而趋,那岂能安身立命,没有安身立命,那这样的出人头地,岂不是另一场浩劫。

现代化,动不动就要说“客观”、“合理”,这很有道理,但若陷入没有任何价值定向之下所做成的合理、所做成的客观,它就在现代性、在欲望之力的驱策下,你说人类心灵在欲望之力驱使下接受到的东西,尽管它是客观的、合理的,但不要忘了,他却可能是染污的、带有严重业力的。

现在,人们接受的信息太多太多,人的基本价值定向没有了,那如何了得。因为现代性的工具性合理性里,最缺乏就是价值的定向,人们常以价值的漠然号称价值中立,以为那是科学知识必须讲求的。其实,科学知识虽要有价值中立,但却不是价值漠然,在价值的荒原下,人类如何可能生长出人的文化。

现在,有些人以为一谈到价值定向,会变成集体化的一种控驭,为了免除这样的专制权力之控驭,以为只要松开了、解放了一切束缚,教育就可以好好生长了。于是又有了另一教育口号,强调要回归自然,回到“自然本身”,那一切就好。殊不知,在资本主义化消费化的大潮下,你所说的自然,却也可能只在这处境下,他仍然是不能免除一欲力的理法,它所说的自然,其实,是带有业力的,须要进一步去反思、涤除、处置的,若只是顺此业力染污,满足个人欲望,那这样的教育生长,你说如何生长?这是我忧心的另一深层问题。

或者,你会听到看似很合理的口号,其实是个错误的口号。譬如说“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点上”,这原先是台湾幼教的一个口号,听说已经传到大陆来。其实,这口号是错的,应该是不要让你的孩子,那么快进入起跑点。教育重要的是教育人能如其自身的好好生长,不是趋策着去竞争。有人说起跑点很重要,要抓住恰当的起跑点才能获胜,其实错了,人生不是起点决定终点,而是终点决定了方向,终点起动了动能。现在大家都把这些问题搞错了,电视上不是很多节目吗?父母亲带着孩子上去,从一条路开始,几个大人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往前攀爬,看谁得胜了。我觉得,这是对幼儿、对人性的一种摧残。

安身立命是什么?是真正回到事物本身,好好如其自如的生长。不是技巧,不是算计,更不是用斗争的方法,去获取、去战胜。出人头地,是竞争的想法;安身立命,是生长的本性。前者,容易流于霸权,后者才是真正的王道。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编者注:“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对于本公众号所推荐文章,欢迎微信直接回复您的点评和建设性意见或加新校长传媒QQ群,我们将适时推出更多优质的相关文章,以飨广大读者!)

新校长传媒QQ: 68981680(加群需注明身份、称呼,目前只加教育界人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