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互联网+的时代,重新思考教育

唐晓勇 新校长传媒 2018-12-06

预告:本周三晚八点,唐晓勇老师将在蒲公英大学开课。猛戳“阅读原文”报名。


作者简介

晓勇

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副校长 

全球创新教师大赛第三名获得者

蒲公英大学讲座导师

当下的儿童所经历的生活和学习与我们成人已是截然不同了,对于儿童来说数字技术已经是其生活的一部分。而对成年人来讲,是我们在“使用数字技术”,而且大部分成人存在技术使用的障碍。因此,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待数字时代的儿童。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其诗歌《昨天的名字》中所写的,“不要用自己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与开放大学教授克拉夫特(Allna Craft)在《创造力和教育的未来》中特别指出,数字时代的儿童与青少年具备四个关键特征:多样性、娱乐性、可能性和参与性。也就是说,数字技术为儿童的生活带来丰富的多样性,促进儿童不断自主建构,娱乐成为生活的延伸。各种数字设备,为儿童高度的参与性创造了大量机会。数字技术所营造的环境为儿童提供多种可能性,自由的广泛选择、与他人合作、学中做与做中学、实现想法等。当然,克拉夫特(Allna Craft)的这些研究还不能完全概括数字时代儿童的特点。不过,我们已经能很明确看到,当下儿童的成长环境以及其个性需求已经和我们当年成长的环境不一样了,我们不能再用昨天的逻辑来思考、研究今天的问题。


比如,关于数字阅读。基于传统纸媒阅读与学习理念的人,大多认为儿童应该拒绝电视和网络。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着数字原住民的教育,普遍认为纸质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但伴随着纸媒与电子媒体成长的数字时代儿童的观点却截然不同,他们完全接纳和喜欢电子阅读。认为电子书“成本低,节省纸张,非常环保,又便于携带”“互动性强,便于随时随地地下载,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改变字体的大小和颜色”,等等。


因此,面对数字时代的儿童,我们必须具备理性精神和开放的心态,不能非此即彼,用极端的观点对待他们。我们应该把儿童放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中来认知,把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有效融合,用混合式、融合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儿童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引领数字时代的儿童健康成长。




课堂,设计新的学习路径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融入,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学习、在线课程学习等将成为校园学习的主流模式。因此,我们需要着力课堂教学变革,改变过于传统的学习模式,重构学习路径,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课堂。


学习理论指出,学习通常要经过“吸收”与“内化”两个关键阶段。传统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吸收知识,课外通过做作业等形式内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知识内化阶段对学生来说面临困境很多,需要教师及时指导。鉴于此,我们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借助互联网技术,重构学习路径,把“吸收”与“内化”两个阶段的学习进行“翻转”,即课下“吸收”,课上“内化”。这样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翻转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师生角色、教学模式等重构学习路径,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个性化掌控学习。


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通过三个阶段重构学习路径。第一个阶段“内容设计—开发课程”,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的呈现,以确保课程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基本上能够学懂;第二个阶段“自主学习—问题反馈”,追踪学生自主学习的路径及效果。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外,还要关注学生课前学习反馈环节。教师设计微习题和学习反馈单,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通过网络在线反馈系统,轻松地掌握学生学习的科学数据,为课堂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第三个阶段“展示交流—拓展深化”,实现教师的个性化指导。这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师生共同交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展示,检验课前学习的质量,并在师生多向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和拓展学习内容。


在这个新的学习路径中,前两个阶段在课外完成,第三个阶段在课堂完成。需要说明的是,新的学习路径并不能完全取代原有的学习路径,也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课程内容,而对传统课堂教学路径进行必要的补充,基于“微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前置学习。


总体而言,我们需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翻转学习”,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重构学习路径,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质效。


课程,与生活深度关联


脑科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知识和技能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才会更容易被理解,知识也只有在联系中才能显现它的意义。从儿童认知世界的特点看,儿童认知世界是整体的、不分离的,是生活的,是真实世界的,更是经验的。同时,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他们对这个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在现实生活中去感知体验。因此,学习不应该局限在个人的头脑中,应该将问题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世界去理解、去解决,学习必须与生活连接。构建与生活关联的课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将为课程与生活的深度关联提供更多可能。


项目型课程就是连接生活的课程,它是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课程形态。项目型课程是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世界的主题,并在精心的学习设计基础之上,师生共同进行较长时期的基于现实生活的开放性探究。也就是按照“主题-探究-表现”来进行统整式的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其综合素养。


笔者曾有幸代表中国参加“第五届微软全球创新教育大会”,在与全球300多名教师交流与竞赛中深切地感受到,在欧美发达国家,“协作学习和合作学习”已是学生天然的学习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是学校最基本的课程形态,“用技术支持学习”突破学习困难是教学中最常用的学习方法。


因此,构建基于现实生活的项目型课程,让学生将知识和技能置于一种真实的背景中去学习和运用,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师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是互联网+时代需要重点关注的课程形态。


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发挥新技术的什么作用?总结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应该充分发挥技术的“沟通媒介”和“脚手架”作用,为师生搭建沟通平台和提供支架工具,让技术成为问题解决的工具,支持学生的学习变革。通过学习社区、视频会议、即时通等工具为师生搭建交流沟通平台;通过概念图、图表、可视化工具、超媒体等支架工具,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让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深度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是推进新技术支持的全科教学运用。在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音乐和美术等学科中,整体推进以智能终端、无线互联等新技术运用为特征的课程改革,让新技术的应用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构建数字教学文化,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然后是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课程,构建混合学习模型。如,根据小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依据学科课程特点开发在线课程,建立“网络在线学堂”,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的环境和学习资源,开展混合学习,并通过学习分析,给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其次我们变革学习媒介,推进数字教材建设让“动”起来的教材记录学生的学习路径,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式的自主、互动、探究式的智慧学习。


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人”和“课程”,聚焦人的发展和构建能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综合素养的课程体系,数字技术应该像“空气一样”自然地浸润到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凸显人的发展和课程的构建。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变革我们的思维方式,重新定义教育内部各要素的内涵,赋予教育新的活力,从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


本文作者唐晓勇,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