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用这个由习大大亲自配音的最牛视频,把“一带一路”搬进课堂

2017-05-22 新校长传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5020j1wq0&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带一路”大道之行》▲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

习近平


2103年,我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顾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的亲切。



当今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是要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通,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为世界提供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三年多来,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扩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让我们拿出信心,采取行动,携手向着未来前进。




“一带一路”这件大事儿,

怎么用诗意的方式跟学生讲明白?


要说近来最火的词是什么,那一定是“一带一路”。围观这么一场盛事,估计好些老师会犯“职业病”——


历史老师:这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战略,“一带一路”的历史意义是啥,这是送分题呀!

政治老师:课代表拿笔来!为师要给你们划期末考试重点!

语文老师:这么重要的时事热点,这么好的写作素材,这经典的大国崛起案例,不写进作文里多可惜呀?

英语老师:难道“一带一路”不需要文化交流的吗?我看谁还敢不重视我外语学习!

地理老师:不是我说,要不好好学地理,“一带一路”经过哪些国家你们都不知道!尴不尴尬?

数理化老师:虽然只是打酱油,但我们坚持认为,“一带一路”对我们学科也挺重要的……


是呀,“一带一路”可以说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国家级战略之一,颇有历史内涵的“一带一路”在建设上涉及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这样的大事儿怎么跟中小学生们讲清楚、讲明白,让孩子们理解甚至产生兴趣?很多家长、老师应该都琢磨过这个问题吧?别担心,为你们专门整理的资料来了!


求诸诗词魅力,

“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都诗意了!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所以每次提到“一带一路”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连接了古中国与世界的绵长贸易之路、神秘文化之路、通畅交流之路。


而提到“丝绸之路”,又怎么能完忘却2000多年前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贡献其中的丝路开拓者张骞?怎么让学生体会“一带一路”的历史厚重感?多少古诗词在等您去挖掘呢!


《飞雁》

(宋) 王安石

雁飞冥冥时下泊,稻粱虽少江湖乐。

人生何必慕轻肥,辛苦将身到沙漠。

汉时苏武与张骞,万里生还值偶然。

丈夫许国当如此,男子辞亲亦可怜。


《清平乐·乘槎偶认张骞》

(宋)陈德武

天孙自织,经纬天南北。

明月楼台高百尺,玉手昔曾亲摘。

种榆人去何年,乘槎偶认张骞。

报道秋期近也,好将巧思相传。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唐)岑参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唐)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从军行》

(唐)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关山梅落、玉门春迟、天山雪洛、瓜州人稀……古诗词里的丝路沿途,满是羌笛、战马,关塞、狼烟。


可是如今老师们可以自豪地告诉学生们,在祖国稳扎稳打的建设和突飞猛进的发展下,这条路穿越千年,到了眼下“一带一路”的时代,道路沿途已经变了模样!仍然热心于结交朋友的中国,在用更自信、平和、开放和共赢的姿态寻找伙伴、迎接来客。生长在盛世大国下,家长、老师尽可以用这份独特的历史文化馈赠给孩子装上一颗中华文明的心,有这份文化积淀,孩子们会更理解跨越千载,国际交流合作为什么会随着“一带一路”走得更远,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国际视野与胸怀。


巧用光影资源,

一部电影能顶上一万句


不少老师担忧,讲到像是“一带一路”这样的宏大话题,如果讲得不投接地气,会不会出现我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手舞足蹈,学生在台下一脸懵懂、昏昏欲睡的现象?如果说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发现,“一带一路”对我们的影响就在生活中,就在身边,那么中教君一定要推荐您试一试影视作品资源。动用电影、电视剧甚至动画片的吸引力把“一带一路”推到孩子眼前。


电影《玄奘大师》


影片记录了公元七世纪,一代大德高僧玄奘法师传奇而瑰丽的一生,第一次真实地再现了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故事。玄奘是中国佛教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不顾艰难困苦,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搜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进行翻译和讲说,同时撰写《大唐西域记》深远地影响了东亚文化的发展。


电影《功夫瑜伽》


《功夫瑜伽》讲述了一位考古学家被一张千年前的地图所吸引,在中印两国间寻找“神秘宝石”的冒险的故事。

Jack作为考古学家,却多年未踏出学校,校长和学生都已对他添油加醋的历史半信半疑。在一次授课后,一个印度女孩找到Jack,并用一张与Jack刚讲完的历史课紧密关联的千年前地图吸引了Jack的目光。于是,Jack和挚友的儿子李琼斯、助教小光、诺敏组成“寻宝小分队”,为“神秘宝石”展开冒险,在迪拜和土豪飙车,在昆仑雪山潜入神秘冰穴,在印度大战土狼,和印度贵族斗舞。


动画片《熊猫与小鼹鼠》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01968gseh&width=500&height=375&auto=0


《熊猫和小鼹鼠》以深受全世界孩子喜爱的中国国宝“熊猫”和捷克国家级卡通形象“小鼹鼠”共同作为主角,通过讲述鼹鼠在中国遇到熊猫,以及他们跟许多好朋友之间,一个个温馨、幽默、和谐的小故事,呈现出一对欢喜兄弟的真挚友谊。


电视剧《晴朗的天空》



中俄合拍抗日电视连续剧,讲述了1937年苏联飞行员和工程师帮助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的故事。从1937年冬到1941年春,苏联航空志愿队与中国空军在中国大地上联合对日作战、亲密无间的曲折故事。


纪录片《孔子》



《孔子》是一部为孔子为题材的纪录片,90分钟里呈现了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由“孔子其人”“传奇”“哲学”“至圣先师”“传承”“当今”等单元结构全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以质朴的影像语言娓娓道来,对孔子——这位早已为全世界所认可的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进行了生动鲜活的、国际化的影像呈现。


中国功夫与印度瑜伽欢乐结合、中国熊猫与捷克鼹鼠暖心相遇、苏联航天员义气相助中国抗日……您知道吗?这其中有些影片可不是随随便便提及的,这其中的《功夫瑜伽》《熊猫与小鼹鼠》《晴朗的天空》《孔子》都是近些年由“一带一路”战略促成的中外合拍影视作品。


老师们,遥想当年玄奘为西行取经历经磨难,您可以用下面这些数据让学生们真切体会惊人的变化——11日下午,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2年以来,我国共有35万多人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


截至2017年4月,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45份教育双边多边合作协议,与24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截至2017年3月,“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开办137所孔子学院、131个孔子课堂。看!与经济贸易一样,这条文化教育联通之路也成绩斐然吧?


实用好书做引导,

浓缩的丝绸之路有更多细节和温度


西行之路如此之长、辐射范围如此之广,似乎无论怎么讲都没办法讲出细节,也没办法真的讲出切身感受。老师们如果遇到这样的难题,不妨交给更多更智慧的作者来讲述吧!作者们用脚步走在西行之路上,用文字将自己的感受记录编织出浓缩的历史之旅。这一路不止有丝绸、不止有瓷器,还有更多我们可能不曾了解的有趣故事和精彩传奇。读过这些书,相信再提及“一带一路”,孩子的心中会生出别样的感触吧!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英]彼得·弗兰科潘 著;邵旭东 孙芳 译



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世界顶尖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书中曾给出“中国将凭借‘一带一路’主宰21世纪”的预言。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中国,他的这一论点都引发了强烈关注。

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借由彼得·弗兰科潘的视角,我们换一种方式看“丝绸之路”。彼得·弗兰科潘并不认为这仅仅是一条丝绸贸易的商道,甚至不仅仅是一条贸易路线。全书25章:丝绸之路、信仰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霸权之路……这样的章节编排固然有着修辞的手法,但它们也提示着丝绸之路上所流通的远不止丝绸。


 《大唐西域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高潮迭起。


 《海上丝绸之路》

李庆新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陶瓷之路、丝绸之路、香料之路、茶叶之路,涵盖了中国的港口史、造船史、航海史、海外贸易史、移民史、宗教史、国家关系史、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史等诸多具体内容,涉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本书详细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见证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大船西来:哥德堡号重走海上丝路(1732—2007)》

曾志 刘琼雄 谭春鸿



作者五年间往来两地近距离跟踪考察留下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记录,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生动、细致地为我们讲述了哥德堡号的前世今生,重走海上丝路的来龙去脉,以及两座城市的古往今来。这是一本将航海知识,海上丝路历史、新闻故事糅为一体的图文书,也是一部中西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双城记。 


来源 | 新华社、《国家相册》“一带一路”特别节目、中国教育报

责编 | 张磊

“新校长传媒”广告合作请联系 023-67450968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智见”相关内容

家有女儿必看电影

智读 云谷学校 | 教室天地

8分钟人生 小学书目 | 超越阶层

批判性思维最佳定义 7件浪漫的小事

 教师竞争 | 班主任 小学教育三大“坑”




2017年《新校长》杂志 /

点击下图,马上订购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