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这位老师说考八十多分就很好? | 头条

2018-01-25 于晓冰 新校长传媒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上学期间,成绩作为孩子考量孩子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自然成了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少父母甚至要求孩子必须考到双百分。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父亲,却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说考八十分就挺好的,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填空不出错,这次英语就得满分了。可惜之前刷题的时候没注意这个知识点。”

——某同学的自我感叹


“你看人家小明,数学满分,你和人家还有5分差距,你就是题做得少,要再努力。你也拿个满分给我长长脸!”

——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这次考试排名,如果你总分多6分,等于平均每科多拿1分,就可以进年级前十。”

——某老师和学生的谈话


如今,小学考试,语文数学双百算是标配。中学考试,也要各科无限接近满分,才可能被奉为学霸学神,享受万众崇拜。


学生、家长、老师,每个人都对高分满分无限向往,孜孜以求,艰苦卓绝,很少人会觉得这种追求是病态和无知。


然而,我当老师,我会对学生说,平时考试八十多分就好,没必要追什么太高的分数。我当父亲,也绝对不会对孩子提出高分甚至满分要求,八十多分就挺好!



任何考试,都有其局限,只能考出部分能力


无论命题水平有多高,它只能考查考生对有限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只是考生极少部分能力的展示。


不要因为分数高几分就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低几分就垂头丧气,同分不同质。


甲同学为准备考试做针对性极强的复习,反复刷题;乙同学完全靠平时积累,不做针对性的复习,只依靠实力,即使两者分数相同,含金量却完全不同。


我们只愿看到冰山一角。


我们为冰山上部分做出的努力过多,为冰山下面的努力太少,为了短期显性的分数而拼命,忽略了长期隐性的能力形成。这就是为什么小学生大都双百,到了初高中却出现大差距。


如果把人生比成一场考试,则这场考试没有范围,或者说范围无限大,需要全方位综合的能力,仅仅针对每一次考试所做的窄化复习远远不够。甚至,这种窄化复习会严重阻碍你视野和能力的扩展。


就考试而言,这种急功近利为求高分的学习,一旦出现内容调整,不适应、不知所措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消耗过多时间精力追高分,高投入低产出


为了追求高分数,必然想尽一切办法,把特定考试范围内的内容逐一扎实。不仅仅要关注大面上的主干知识,还要关注边角的零碎知识,甚至需要费很大劲儿去记住我们理解力所不能达到的结论,这都需要时间精力投入。


假设:

从80分到85分,需2个小时的复习;

从85分到90分,需要3小时或更多;

从90分到95分,时间就要翻数倍了;

从95分到100分?可能数倍时间也难达到。


况且,在投入时间的过程中,我们只是针对特定范围的考试内容反复练习,分数看起来有所提高,但实际能力并没有多少增长。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不纠结这短期的5分10分,而是广泛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或许以前需要5小时解决的问题,现在5分钟就解决了。


这样比较起来,你愿意为短期成绩的耀眼消耗过多时间和精力,还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更广泛的能力扩展上呢?






已知内容低水平重复,磨蚀兴趣与热情


产业工人在生产线上反复动作,就会心生疲乏。同样,在特定狭窄的考试范围机械训练,学生也会感到厌倦。


一个人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因为好奇才可能充满热情,而在已知领域的不断重复却回伤害这种热情。热情之火一旦熄灭,即使再面对未知事物也难复燃。


那些所谓的学神或者学霸,只是短时间内享受了获得高分的荣耀,随着时间推移,当他们不再成为焦点,就可能产生失落感。


进一步而言,随着学生时代结束,不再有频繁的考试刺激,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更可能产生茫然感。这种茫然感、空洞化,是对人巨大的无可挽回的伤害。



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是很低端的事


到现在为止,基础教育中的绝大多数测试都偏向于提出问题,学生做答。答案不能偏离参考答案,否则扣分。


但事实上,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毕竟,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并不具有价值。


我们要学会和一个复杂的、具有高度价值的问题和平共处,要带着它们前进。


仅仅满足标准答案,得到一个高分,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满足于记住一个结论,而不关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形成真正学习能力的大忌。


当然,我说不要狂热地追高分,不是倡导60分万岁。


60分万岁不行,那是消极懈怠,意味着你可能连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都没掌握,这种巨大疏漏,会阻碍你继续前进。


考80分以上,虽然没有做到大众眼中的所谓最好,但不会影响你进一步扩展。


那,如果不为追求高分而学习,节约下来的时间做些什么?


· 精读一本或基本真正的经典


虽然人生的考试没有范围,但是经典却可以成为一种普适性的道理,它比一份试卷所考查的内容要广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穿越时空发挥作用。


精读经典,把它们存乎头脑,随时攫用,不断和你的生活相碰撞。你会发现,经典可以成为前行的灯塔,指引方向。经典可以成为思维的武器,深化思想,看清复杂的世界。


· 尽可能有意识的不断扩展你的视野和能力


社会变动剧烈,掌握一门知识一个技能,在一个行业从一而终已不现实。开阔的视野与能力,可以让你变“危”为“机”,可以让你更从容地面对变化。


退一步来说,仅仅就专门的某一工作而言,如果有开阔的视野和能力,你就有可能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比别人看到的更多,比别人做得更好。视野和能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你人生所能到达的高度。所以既要读经典,又要读自然,还要学会向他人学习,要不断扩展你的视野和能力。


· 在两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做深入钻研


越是独特,越是不可替代。兴趣可以是一个针对特定历史时段的研究,也可以是琴棋书画中的一个爱好,甚至可能是一门手工技能……


要顺从你的兴趣驱动,做深入钻研。


这种深入钻研所获得的方法和能力,可能被迁移到其他领域,成为意想不到的助力。即使不为了迁移,单单有一两个兴趣点,也足以帮你摆脱消极情绪,重振旗鼓。


· 掌握一两项项让你终身受益体育运动技能


体育的重要作用,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它既是你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你获得坚韧顽强毅力的重要来源。


蒙田说:“只要失去健康,生活就充满痛苦和压抑。没有它,快乐、智慧、知识和美德都黯然失色,并化为乌有。”


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体魄,而这正是一切快乐,智慧、知识和美德的基础


即使以上这些你做得甚少,能让你从高分解脱出来,单单就是从狂热的对高分的追求中解脱出来,让生活和学习从奔忙中稍稍放慢节奏,把时间和精力剩余下来,有一些闲暇也是好的。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

“思想需要经验累积,灵感需要感受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

平时考试不追求高分,是不是意味着中、高考得不到高分呢?


这两者不矛盾,如果你平时狂热追求高分,很可能遭到危害,顶到玻璃天花板也无法突破。


如果平时注重积累,注重扩展,关注学习本身,反而可能获得加速能力,有了这种能力,获得高分小菜一碟。


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卢梭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愿每个人,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都能静心反思追求高分满分可能带来的危害,为自己,为孩子,点燃思想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来源 | 水寒说语文(ID:shuihanshuoyuwen)

 责编 | 陶小玮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好的教育应该是有根的,是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 | 头条

孩子写作业反映出的严重问题,老师一定要告知家长!(附对策)| 聚焦

每一个生命都要结伴而行,这有一份学生与学生的“相处指南” | 视野



/ 随时的修养 /

点击图片,一键获取 ▼

/ 新年盒子/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详情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