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链条上学生在哪里,老师就要跟到哪里丨智见
学校的一切都在发生改变,这迫使我们追问:在学校里,学生去哪儿?老师在哪里?还有,我们的管理应当何为?
这样的思考,源自我过去对学的一些了解。举个例子。现在上初二的李浩,初一时数学很弱,数学Ⅱ的学习在班上排名靠后,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的数学成绩竟然突飞猛进,进入最好的学生之列。他为什么变了?
带着好奇,我们访问了李浩,发现他有一个同伴,叫“徐嘚瑟”,本名徐安。为什么叫“徐嘚瑟”呢?因为他的数学和物理特别好,又特别喜欢用数学和物理显摆自己,顺便帮助同伴,所以就得了这么一个名字。李浩又叫“李磨叽”,因为他做事特别拖拉。
他们俩是好朋友。徐嘚瑟每天都给李磨叽布置数学作业,并每天给他批改。在李浩过生日的时候,徐嘚瑟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件特别的礼物—— 一本自己编的书,书中是他搜集的适合李浩做的数学题。总之,通过一年的努力,李浩进阶到了初中数学的最高等级——数学Ⅲ。
通常我们认为自己了解学生,但事实上我们并不怎么了解,因为学生并不愿意把他的全部自然地展现给我们。仅仅靠日常的、一般性的工作方式,你就无法全面了解孩子。也许,我们会感觉到这几位学生都是“奇葩”,可是我们为什么总是遇到这样的学生呢?
局部突进
我们来看一下王勋的故事。他是初二的学生。当我们研究他的学习流程的时候,发现他最不擅长的学科是数学。当我们让他画出他的数学学习路径的时候,我们发现他是一个非常规矩的学生,是一个严格按照规范的学习流程进行学习的好学生,但他的数学成绩却一直不好。为什么呢?经过深入访谈,我们了解到是因为他在“改错和积累错题”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
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在哪里?老师应该帮助这些学生,发现局部的问题,完善其学习链。帮助他把某一个环节加以改善,也许就改善了他的全部。
顺应风格
我们再来看王南的故事。在老师让他描述一下每天做作业的时间、顺序和方法时,他写了这么一句话:“刚回家时还很精神,先去完成英语和语文的背诵任务。然后读英语,培养语感。最后在夜晚糊涂的时候做数学题。”
看到这样的回答,老师们认为他肯定不喜欢学数学,所以把做数学题放在最后。在回答问卷时,他却认为自己最擅长的学科是数学;同时,他画出的数学学习路径也与众不同。他有自己独到的学习方式。他的数学成绩,在年级里也的确名列前茅。
当问他为什么在糊涂的时候才做数学题时,他说:“数学、物理一直是我的强项;语文还有上升空间;英语是我的弱项,于是在时间分配上,我将英语放在首位。在学习时间上,晚上七八点钟时我精力最充沛,大脑运转最灵活。于是,我将背诵的内容安排在前面,像英语单词、课文,语文的古文,在我大脑最清醒的时候先完成背诵;等背诵的内容完成后再去做数学题和物理题。这样做,一方面是换脑子;另外即使大脑运转不快了,数学题和物理题对我来说还是很容易完成的。”原来我们都错了。
规律迁移
我们再来说前面提到的“李磨叽”和“徐嘚瑟”。徐嘚瑟——徐安,最强的是数学和物理,最弱的是语文。在分析他的语文学习环节时,我们发现,他对每一个环节背后到底该干什么并不明确。他是在用学物理的思维来学语文,他希望通过做大量题目来学语文。这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我们再来看“李磨叽”——李浩,他数学上去了,但他的英语还在后面徘徊。去年 12 月时,他和我共进午餐的时候,就谈到这个苦恼。他说,他的数学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学得很棒了,但现在用同样的方法去提升英语时,却没有什么效果。
那么,老师此时应该做什么呢?应该思考怎么改变学生迁移学习方法的习惯,帮他们找到真正符合自己薄弱学科的学习规律。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在哪里呢?就在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规律的迁移上。
跟踪链接
我们再来看另一位学生的故事。夏禹,他非常弱的学科是物理。通过他自己画出来的学习流程,我们发现这位学生在课后基本不沾物理的边儿。尽管课堂上他感觉听得很明白,但他下课就再也不沾物理了。他的学习链是断裂的。
这时,老师怎么帮他呢?他的导师朱则光老师就帮他分析他的学习流程,帮他加强课前和课后环节,并要求他每两个星期要和老师见一次面,讨论物理的学习情况。帮学生续接学习链,这样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跟踪,才能把他的学习链从上课接到下课、从下课接到课外、从课外接到上课。在朱老师的指导下,夏禹自己在“课前”和“课后”都增加了一些学习链。后来,他的物理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那么,这时,老师在哪里呢?此时,老师就是要长期跟踪、帮助学生续接学习链。只要接上了学习链,他的学科学习就会有很大改善,而且会帮他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
以环带链
再来看王可的故事。王可这样描述她解决难题的经历,她说:“有一道数学题不会,我会问同学。如果这个同学也不会,我会另找一个同学来讨论;如果他也不会,就再找一个同学来讨论,一直到最终讨论出答案。”
这时,老师应该在哪里呢?老师应该以学生整个学习链条上某一个特别突出的环节来带动整个学习链。上面所说“讨论”的环节、“实验”的环节,能够带动孩子学习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吗?它们之间的规律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引导学生去总结规律,让他从自发变成自觉的行动?
问题切入
我们再来看另外两名学生——吕硕、王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发到微信上去找答案。吕硕同学说:“在周末写数学作业时,碰到一道不会的题目,百思不得其解,我灵机一动,用手机拍了下来发到微信群中。不一会儿,我便得到了解答,问题迎刃而解。”
王勋同学说:“将不会的题目拍下来,发到班级微信群里,或在APP里搜寻解答。”同样是在线上寻求答案的学生,他们一样吗?他们也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学习链:吕硕同学寻求答案是在“百思不得其解”的基础上;而王勋同学寻找答案是即时的,发现自己不会后就上线寻找答案。
那么,对这样的两位学生,老师应该在哪里呢?老师应该从这两位学生的问题切入,找到背后的优劣。
当时的因材施教是以学科知识为对象,没有以人为本,没有把学生当做一个成长的生命体,我们更没有看到学生的学习链和学习路径。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要发现学生不一样的学习路径,在学习链条的哪一个环节上有需要我们特别关注、需要我们特别去优化的地方。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
来源 | 源创图书 (ID:yuanchuangtushu)
责编 | 林思彤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 让孩子爱上终身学习的礼物 /
点击下图,发现更多精彩 ▼
/ “素养的力量”盒子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