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望闻问切”到“说学逗唱”:学校管理的8项必备技能 | 头条
学校老师不是真正的病患者,也不是吃瓜看戏的群众,但管理者只有懂得“望闻问切”和“说学逗唱”,才能以更多元、更温润的方式,洞察预知基层疾苦,相互理解、相互支撑并相互成全。
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乃是医之纲领。此纲领最早源于《难经》:“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 望诊:让学校愿景内化到每个人心
若将“望诊”移植到学校情景,“望”遂外化成了:展望和厚望,洞察师生内心需求,赋予他们理想和希望,帮助他们朝着诗与远方。
前潍坊广文中学的校长赵桂霞就非常善于“望诊”。
赵桂霞在建校之初,围绕“理想学校”主题,面向学生、教师、家长、专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听取“您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有哪些要素?”最终共收回上万份问卷。通过对这些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捕捉到了“理想学校”的五个关键因素。
课程:适合学生,可供选择;
课堂:师生互动,高效愉悦;
教师:发展自我,追求幸福,提升生命质量;
学生:实践体验,自主成长;
管理:民主科学,积极简单。
作为管理者,她在组织老师整理汇总问卷的过程,实际就是“把学校愿景变成全校教职工愿景”的过程。如果没有这样的大家参与,学校的愿景很难内化到每个人的内心,也达不成目标一致。
▼ 闻诊:准确而超前地嗅到基层的味道
闻诊,原意是听声音和嗅气味——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闻诊”转到学校情景,就是要求管理者要有“狼狗一样的鼻子”,准确超前嗅到基层的味道,分辨他们的虚实寒热。
河南省“十佳”班主任秦望带领的校本班主任专业发展共同体“8+1”工作室不断壮大,却少有人记得当初的一些细节。
那时,在学校食堂吃完饭,秦望常和团队伙伴一起散步谈心,团队中的青年班主任王锋,有一段时间没精打采,在聊天过程中向秦老师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刚工作没几年,家中有事,遇到经济困难,又不好意思向别人讲,心绪不宁,进而工作受到影响。秦望立即把刚拿到手的5000元本来有急用的稿费借给他,解决王的燃眉之急。
而另一团队成员魏伟过年回老家时参加同学会,感慨同学发展得都很快,只有自己没什么“出息”,新学期开学后一度萎靡不振。秦望感觉到魏伟的变化,单独和他聊了两个小时,告诉他“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是最有创造性的职业,和你打交道的是年轻的学生,他们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班主任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只要你用心去做,它会带给你一生的幸福。”
秦望还推荐他读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和吴非的《致青年教师》。魏伟读完这两本书后思想有了改变,在秦老师的帮助下重建职业价值,工作也更起劲儿了。因为学校管理者提前嗅到了基层人员的“难受味道”,主动出击,“拯救”了一个精神生病的老师。
▼ 问诊和切诊:把关把脉,精确判断
问诊和切诊,相辅相成,放到学校情景,则是为基层及新人把关把脉,指路疑难问题,为学校发展助力。
深圳前海港湾小学向来注重对中层管理者的培养,且十分看重“动车组效应”——大胆启用有能力的新人,同时充分发挥“老人”(资深管理者)的引领作用,在二者合力下提升学校的整体冲劲儿!每逢“新人”有困惑有难题,“老人”们总会第一时间出手相助。
黄瑛所负责的“国际化项目”经常需要邀请一些社会人士、行政领导。怎么办呢?“罗校长!你人脉广、关系好,帮我联系联系吧?”校长罗朝宣便会尽可能地提供帮助。除了领导,同事的资源当然也要开发到极致。“国际化项目”需要课程与教学中心的支持,中心的“老人”杨主任总是义不容辞。
作为“火车头”的校长罗朝宣告诉中层干部:一定要把握360度全方位管理原则,向上沟通领导、横向协调同事、向下管理下属,所有人都是你的资源。
今年8月21日,黄瑛主任将来到武汉,在“第二届学校全方位领导力主题峰会”上,和数百名参会者分享前海港湾小学如何锻造“中层领导力的五项修炼”。
说、学、逗、唱
说完“望闻问切”,谈谈“说学逗唱”。这不仅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也是学校管理者的基本功。
说,表达和沟通能力,高效准确的传达能力;
学,引领教师相互学习反思、提升自我管理与团队管理的能力;
逗,感情润滑、劳逸结合,让学校氛围充满欢声笑语的能力;
唱,通过适度赞美和鼓励,巧妙地为全校师生打气的能力。
▼ 说:协商管理助高效沟通
“校长,德育处会议较多,班主任例会、重大活动安排会、临时会议都堆过来了”;
“校长,教导处会议看似不多,但通过QQ群发布的零星‘小会’不少,每周的、每月的、学期的……”;
“校长,班主任参加的会就更多了,班主任会、教研组长会、年级组长会,很多班主任本身还是学科老师,除了教学任务,学科会议也紧紧跟着……”
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也包括过去的屯溪路小学。但是,经过学校“协商管理”优化,会议减少了,教师和各级领导的时间都得到解放。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代表措施是开发了基于“协商管理”理念的网络协商平台。
协商平台每次上传的主要内容包括:日期、时间、具体工作、地点、负责人、参与人、所需支持、是否完成、完成情况说明或未完成情况说明等。各部门或各年级组、教研组将下周需要协商的工作上传平台,经过协商后由分管校长审核,定稿后排入下一周的工作计划。
一句话,全员参与、有效协商、便捷高效。
▼ 学:不一样的教师成长方式
这所有名的“大家三小”(北京中关村三小),会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发布项目招募,由项目组长负责组建团队,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参与。
大家不仅要承担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前的调研与创新试点任务,还要依据实证或数据,提出改进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既是促进学校发展先行一步的团队,同时也是历练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小”的每一次教师聚会,总是聚焦关键驱动要素“分享”,形成一个思想交汇、相互学习、快速传播经验的场所。跨越学科、跨越年级的界限,分享教育故事中对于教育关系的再认识,对于教与学的再认识,既是对创造者的认可,也促进了教师间相互学习与反思。
同时,还提升了管理团队的领导力,带动一批有责任心、有担当、受欢迎的管理团队的成长。
▼ 逗:“三心二意”的跨界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问题在于,教师进阶一定一本正经、枯燥无味吗?“教师发展学校”成都实验小学告诉你:当然不!
在这所学校里,“未来教师养成”是通过发起一场自主学习革命来实现的。全科课程让老师从专业学习的“一心一意”转变为跨界学习的“三心二意”,众筹课程则最大程度地点燃老师们的学习热情。每一位老师既是学习者,也可以随时成为教授者,根据自身特长创立课程,再在APP上发布和选课。
这里有通过众筹完成西藏骑行的健身达人,有因为想出国旅游而狠学英语的老师,每一个人都在“玩”中愉快地成长着。正如钟乐艳副会长所说,这所学校就是要让老师们优雅而清新地生活!
▼ 唱:以正面激励推动团队前行
十一学校倡导“教师第一”,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才会把自己当作校园的主人,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圈。
几十年从事一种职业,倦怠不可避免,那就和老师们一起创造充满乐趣、付出能够得到及时认可的环境,让老师时时保持新鲜感和幸福感吧。
于是,十一学校的校园空间,是师生随意描绘的画板:教研组长年会、月度人物、校长有约等等,精彩纷呈的教师及时评价。看到自己的名字、照片出现在墙上,教师就有归属感。
校长李希贵还通过“校长推荐”海报,将优质信息推送给学生:一段话、一本书、一个方法、一位人物、一则事件……贴在固定位置,每周一更新,从不刻意要求,也不需学生写感受,而是从容淡定,与路过驻足的学生平等沟通,让鼓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看起来,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太过严肃古板是不行的,你的灵魂和身体都要脉动起来像个相声演员,没心没肺,插科打诨,机灵敏感,捧哏逗哏,定时埋包袱,适时抖包袱。
但是太过随意热闹也是不行的,在热闹的内核里,你得具备老中医“望闻问切”的专业本事,提前洞察他人的情绪欲望,切脉诊断,精确判断,最后拿出一套解决方案。
当然,学校老师既不是吃瓜看戏的群众,更不是需要寻医问诊的病患者,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管理者只有懂得“望闻问切”和“说学逗唱”,才能以更多元更温润的方式,洞察基层疾苦,相互理解、支撑和相互成全,让管理不至沦为板着面孔的上传下达,沦为两头受气的钻箱老鼠。
要想修炼成一位深谙望闻问切的老中医,一位站上舞台,还没开口就让老师们精神激昂、通体舒畅的相声大师,需要学校管理者在这一领域臻于至善的进取精神,更需要我们对教育行业炽热的爱。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被琐碎事务缠身的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深度工作” ?(附29款必备工具)
责编丨张光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