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整的力量》 | 60个课程案例带你认识统整学科学习

蒲公英书房 新校长传媒 2018-12-05


第 27 本 


进入 21 世纪以来,STEM、STEAM等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思潮兴起,冲击着教育界。而基于STEAM课程设计为核心的统整学科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普遍认为是培养 21 世纪新兴人才的重要方式。然而,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STEM 和 STEAM 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跨学科学习与统整课程内涵一致吗?统整课程到底具有什么优势?其课程设计包括哪些基本要素?本书用近60个课程案例、教学图表、教学设计、学生作业、教学反思与讨论,告诉你如何面向未来、面向孩子开启教育,以及如何成为一位有温度的“真正教育者”。




本期荐书师:梁勇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有四把椅子,一把三个脚,一把四个脚,一把六个脚,一把八个脚,哪一把椅子最稳?”


“肯定是三个脚呀,数学老师都说了三角形最稳定。而且,三个点成为一个面啊!”


这或许是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可是如果你从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比如哲学性思维来检视这个问题,结果会如何呢?


“椅子最稳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要么它有一个完美平面,如果没有这个平面,以上所有都不成立;”“要么椅子的脚可以像三脚架一样伸缩;如果没有以上先决条件,无法立马判断哪个最稳定……”


从这个小问题,几乎立马判别出一个人的教育背景,当我们反射般答出“三个脚最稳定”时,那肯定是一个从分科教育中成长的人,单一的学科训练让我们习惯了从单一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受过哲学思辨训练的人,可以穿透表象,找出控制这些表象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因此不会被表象牵着鼻子走。


WHAT:统整课程是什么?


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他们英文的首字母组合是STEAM。 2009年,奥巴马政府认为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四个领域是高薪、高回报的学科领域,因此提出以提供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融合的教育来训练相关的技能,即STEM融合教育。  


可是,这个以科技工业为重的STEM教育风潮,在艺术文教界却激发反弹。于是,STEM融合教育加了一个A,变成了STEAM融合教育,这个A指代的是Arts(艺术),艺术不仅意味着创造力、原创力,还把情商的可能性带入了。


基于此,作者陈怡倩博士把“统整学科”定义为:把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有效的联结、利用、融合成一个整体的教学架构,来帮助学生跨越学科,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在这个定义里有两个重点:首先,强调的是架构重整学习,教师对架构必须具有联结与融合,把各个学科(局部)的知识有意义的组合成一个整体;其次,明确地点出学习的目的性,力求对知识全面理解。



WHAT:统整课程的优势是什么?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今天,我们习惯了这样的分科教育方式,并以为自古如此。实际上,并非如此。最初的教育乃于生活之中以综合之形态存在,随着知识的分化,学科的出现,教育也逐渐分科化。分化是解决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的困窘之良方,而且推进了学科向精深发展。其缺陷是将原先完整的知识图景碎片化,破坏了知识的完整性。


在本书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次,她给大学师范本科生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在桌上放置了平日在家里收集的已经清洗干净的废弃回收物、小物品、基本文具、热熔胶、水彩笔和彩色铅笔。每一组学生有50分钟的时间来制作”会画画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并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机器人不需要辅助就可以直立。2、会动。3、会画画。


学生们一窝蜂地涌向材料桌。他们马上面对第一个难题:怎么让马达运转?


“学生们有的积极解决,把玩电池、连接电线和小马达,想办法发现让马达运行的必要条件。有的学生逐渐显示挫败感,因为她们’忘记’学过的负极与正极的基础电子学,开始向我抱怨材料’坏掉了’。此外,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急于让马达运转,却忘记考虑马达的重量与水彩笔的质量必须达到一定的平衡,才能确保水彩笔能在震动或移动中稳定地画出线条或圆圈。”


作者分析认为,其实,他们最大的阻碍是用分科的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在数学课解决数学问题、在自然科学科解决自然科学相关的问题、在基础电流学课解决基础电流学的问题,等等。


这种状况中西皆然,然而,当我们走向社会,任何一个岗位面临的挑战都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数学题或者纯粹物理题,可能同时需要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沟通合作等多方面的技能。21世纪是一个思考的世纪。当信息随手可得时,能够脱颖而出的,将是懂得思考、运用思辨、综合能力进行系统性、哲学性思维的人。


HOW:统整课程如何设计?


统整学科的基本形态 


常见的统整课程有以下四种形态,作者以隐喻的方式为它们命名,分析了各种形态的课程的特征、缺陷,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 时间机器型。此类课程提倡如本书中“时光之旅”班的学习经验,教学的方法完全是以老师为主导,以说明性的教学策略为中心,授课的内容都以叙述事实为主。

  • 珍奇百宝箱型。此类课程是自然科学与人类学领域经常使用的语言,它用来描述一种来自不同文化的各种文物的集体陈列方式。

  • 主题乐园型。此类课程就像一个主题乐园一样,主题乐园型教案是以一个主题为基础,将所有的必备元素缓缓连接。

  • 游乐场型。此类课程也是一个明显的教学主题为基础,但是它和主题乐园型课程的根本不同在于使用的教学策略不同,游乐场型课程主张运用游戏来串联、整合要讨论的主要议题。


“桥梁型的课程”设计的理论框架 


“桥梁型的课程”是作者在本书中的重要主张。作者以桥梁作为隐喻,来形容着重于视觉文化、社会正义、为生活而艺术的教学设计。桥梁连接授课者、知识、学习者,在三者之间形成一种文化。


“桥梁型的课程”设计的特点,主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建构主义的理论为经、生活经验为纬,具备跨学科的性质,强调学习的课题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重视学习的过程与启发,更重视学习的长效性。


“桥梁型的课程”设计的步骤,包括诠释、反思、创造。这些步骤是帮助授课者和学习者拟定价值观,进而一起建设新知识框架的必要途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知识背景、人文生活、思维模式和价值信仰。



KEYS:统整课程还应该关注哪些重要问题?


在统整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作者认为还应当就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价值体系”“设计策略和方法”等重要问题进行更为深刻地阐述和讨论。


  • 关注学生的心灵状态。学生心灵状态的稳定度与学生的学习成效绝对相关,学习的情绪可以左右孩子的学习态度与专注度。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灵状态,倾听学生的声音。

  • 重视课程的价值观。教师如果能够洞悉蕴含于课纲、教科书、教学理论中的价值体系的意义话,不仅能够帮助教学者深刻理解“为何而教”,更能够明确地引领未来。

  •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规划。思维导图是有效展现课程计划的工具。它扮演着蓝图的角色,引领设计者厘清思维,凸显中心意志,并强化各个步骤环节的关联性,对于统整课程规划有绝对的帮助。



SYSTEM:迈向系统性思维统整教学


统整不仅是一种课程的形态,更是一种思维的模式。在设计统整课程时,三种思维模式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成效影响最为深刻。


  • 纵向思维,是一种注重线性思维的逻辑思维模式,认为认知的形成有一定的次序,强调获取知识的步骤。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受到教育界的肯定。

  • 横向思维,摒弃以单一性的纵向逻辑的思考模式来解决问题,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可能性,鼓励积极思考,用不同方式来解决问 题。

  • 系统性思维,强调组成知识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互联性。和横向思维相比,系统性思维重视知识的整体架构,可以是网状的整体呈现。


统整学科的教学目的是打破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的框架。统整学科的教学强调的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思维的养成,它融合纵向思维的深度,横向思维的广度,系统性思维的连接性,一体多面的介绍、诠释、反思与应用,以获取的知识与想获取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已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运用它的复杂性,互联性,能有效的把知识的获取推向极致。


关于 STEAM 核心的课程设计,以下相关书籍也十分值得阅读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新视野》


《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


《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



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作者:陈怡倩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往期回顾 

《让孩子做50件危险的事儿》 | 真正的安全教育,是让孩子尝试危险的事

《成长型思维训练》丨12个月改变学生思维模式是种怎样的体验?

《游戏是孩子的功课》丨透视“游戏教学法”,你是否也在假装读懂孩子?


来源 | 蒲公英书房(ID:pgyshufang)

责编 | 赵方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