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我最喜欢的班主任辞职了……“

田妈咪呀 新校长传媒 2018-12-05

在中国,对于孩子的教育,大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舍得为孩子的教育花钱。然而,诡异的是,愿意在学校做老师的优秀人才却越来越少,公办学校优秀老师也越走越多......




朋友圈里一位二年级家长向我吐槽:女儿班里的班主任被某某民办挖走了。他女儿就读于杭州某区一所重点公办小学。家长说,实际上,从上个学期开始,孩子学校的资深老师就已经开始不断离职。


 一 

多米诺骨牌式的教师离职潮下

究竟谁最受伤?


老师辞职的趋势,这几年仿佛多米诺骨牌一般。


看似是老师的个人行为,但是,一个优秀老师辞职的背后,是许许多多孩子和家长的百般不舍。毕竟,遇到好老师不容易,一个优秀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有时候甚至超过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老师来教导呢?


每年寒暑假前夕都是老师辞职的重灾区,但是,为此着急的可不仅是家长,学校比家长更着急。前不久,一位校长在朋友圈晒出了杭州某小学校长群的聊天记录:



然而这还不是个例,据杭州某区一位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透露,仅他们区,今年中小学教师岗位短缺数量就达900人之多。


 二 

中考考砸了不要紧,

免试读师范!当老师!


有人说,急什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老教师走了,年轻教师学历更高、更有活力,对孩子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但是,最近一则安徽的新闻凉了不少的心:


安徽省某县给所辖学校发了一个通知——中考成绩330分(除去体育和实验成绩)的考生有资格被送到某专科学校,五年后就能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什么意思呢?这所县城中考的卷面总分是790分(除去实验和体育分),330分的分数线,得分率只有41.7%,也就是每科平均分只有40几分的“差生”可以免试进师范专科学校,五年后成为人民教师……


 三 

优秀的资深老师

正在离开我们的孩子


如今一线教坛上,一批四十出头的教师,也是初中毕业参加中考后走上师范专业的,但,他们却是当年最优秀的一批学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师生”。


他们,被称为一群错过北大清华的“学霸”。上世纪的80、90年代,国家为了缓解中小学校师资缺乏的问题,出台政策,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招优秀毕业生到中等师范学校,给干部身份,城市户口,学习三年后,分配到各所基层学校当老师。


现在年龄稍长的家长应该都记得,初中同班同学,最优秀的一批都会报考“小中专”,即中师。


从1980年到2000年,二十多年里,全国400多万优秀初中毕业生,考入中等师范学校,成为中师生。三年后,他们像蒲公英一样,撒向全国的教育一线,成为中小学教师。


而我认识的不少国内著名特级教师、名校的教学骨干,包括小学校长,很多都是因为当年在乡村小学教学成果卓著,被当做人才挖到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的。如今,他们是小学教育圈里的翘楚。


中师生毕业的中小学老师,撑起了当今基层教育的大半个天!而现在,他们正年富力强,就是家长最青睐的这批“资深教师”!


一位教育人发文说:“这批天资卓越的中师生,在中国,既是空前,恐怕也是绝后了。然而,他们当年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


而现在,资深教师离职潮中,就包括了这批中师生。


对于这波辞职潮,前几天小新君推送的《教师的门槛》一文作者认为,教师纷纷流失,尤其是乡村教师留不住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三点:


收入留不住人。一年教下来,到手两三万块钱(特指一部分乡村教师,城市教师,顶多多个两三万)。正如一位青年教师要去考公务员前跟我说:我没办法,一年到手顶多三万块钱,我得供房子、养孩子。我能有什么话说?

环境留不住人。现在农村学校硬件并不差,但乡村凋敝,孩子少,学校规模小,文化娱乐几乎没有,尤其是年轻人非常少。因为学校规模小,老师专业成长空间非常小,校本研修难得搞起来,老师们也没有横向比较与榜样。

整体看,在县城学校与在乡村学校工作,成长速度确实不一样。这样的工作环境,对年轻人自然没有吸引力。所以但凡有机会,乡村教师会选择跳槽或改行。他们的理由也更堂皇:我在这儿呆下去只怕要当一辈子单身狗了!我能有什么话说?

职业留不住人。没有成就感的职业,是很难留住人的。事实上,目前说教师职业高危是夸张了一点,但从教环境危机重重却是不争的事实。来自社会、来自家长对教师的无限责任要求,早就见诸报端……


其实,不仅仅是乡村教师。从杭州看,这几年,城镇教师辞职,比例似乎要大于乡村。杭州几个核心区域教师流失率非常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周边几个区的绩效工资远高于核心城区,且风起云涌的民办学校,纷纷挖人。在付出同等劳动力的前提下,年收入高出五、六万,有几个人,能绝对不动心?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几年!几十年!


于是,动心,想调动。但是,核心城区往往不放人。于是,只有辞职去民办。还有一部分,则干脆直接辞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了。


面对辞职潮,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比如,杭州西湖区,对特级教师、首席教授加大了奖励力度。然而,杯水车薪,奖励依然挡不住辞职潮。


堵,是堵不住了。于是,又多出一个办法:“降低门槛”!


看看安徽出台的中考政策——


20年前,成绩最好的初中生,读中师,当教师;成绩次之的学生,才去上高中,读大学。


20年后,中考生中最优秀的进重点高中,一般的学生去普通高中,经济条件好的去私立学校,而最后落榜的,无路可走的,几乎零门槛读师范专业,做了小学老师。


有特级教师评论说:“当年最贫穷落后的时刻,最优秀的一代中师生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但万万没想到,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未来的教育竟要靠落榜生来承担,这不是历史的玩笑,这是活生生的现实!”


 四 

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

残酷的现实:教师队伍的素质在不断走低?


最近,教育部出了一个重磅文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建立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履约任教年限从10年调整为6年。



来给大家划一下这份文件的重点:


之前国家为了鼓励大家报考师范院校,早就对报考师范大学的的学生有非常优厚的政策:免学费、免住宿费,还发放生活补助费……但是有个条件——毕业后必须从事教师职业10年,否则要交高额的违约金。


现在,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有什么不一样呢?还是免学费、住宿费、发生活补贴,但是毕业后在教师岗位的“服役”年限缩短成了6年!


看上去,是个利好政策,鼓励更多优秀学子报考师范,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但是,政策出台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优秀考生读师范专业的热情几乎降到冰点,优秀人才,拒绝当老师!


一位执教于内地一所重点中学的教师朋友说:他们学校今年的一本上线率是94%,升入清北19人。但在这所学校的录取榜上,几乎没有人报考师范院校,即便有个别同学报考师范大学,也大多选择师范大学的非师范专业。


这位老师感叹:这所内地小城的最优秀青年群体,几无例外的一致选择拒绝做老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孩子的课堂上“好老师”越来越少,再加上原来的一批资深优秀教师辞职,对教育带来的是很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公布的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上,也仅有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名列其中。不少教育界人士忧心忡忡:教师素质也许真的在不断走低。


 五 

优秀的人,离教育、离孩子渐行渐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在中国,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重视!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舍得为孩子的教育花钱。然而,诡异的是,愿意在学校做老师的优秀人才却越来越少,公办学校优秀老师也越走越多。


面对优秀教师的离职潮,优秀人才拒绝报考师范这样的现实,已退休的特级教师李镇西前不久在其公众号上呼吁:


第一,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以吸引高中毕业生中最优秀的学生报考师范院校,同时留住在职的优秀教师。

第二,大幅度提高教师入职门槛,从大学录取、公招考试、教师管理等方面,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提出人格修养、职业规范、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让每一个教育入职者,都成为真正优秀因而无愧于社会尊敬的教师。


“真心希望我们国家不要再出现连高中都考不上的学生,却成为师范生这样的笑话!”李镇西老师的忧虑,正在成为现实。


网上有这么个段子:


当中学班主任的,不要批评班里的学霸,因为人家将来可能是精英;

不要批评班里的二流学生,因为他们将来可能是本地的公务员;

不要批评班里的三流学生,因为他们将来可能是你的同事;

不要批评班里的差生,因为他们可能会成为你孩子的小学老师。


这虽然个段子,但我笑不出来。因为,说不准哪天它就成了活生生的事实。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xinxiaozhang@dett.cn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着神奇的感受力,最好的教育是“相信”

斯坦福教授总结:“美国教育思维没那么多花样,就这9点”

BBC给孩子的6部人文历史纪录片,从小塑造大世界观


作者 | 田妈,资深教育媒体人,纸媒记者转行的故事妈妈、走神系小学生家长

来源 | 快微课(ID:i2reads),略有删减;文章仅作分享,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责编丨张磊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