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100多个国家师生慕名拜访,这所“村小”展示了教育最大的价值

王艺 新校长传媒 2018-12-04

时代的进步挟裹着教育走向未来,但不论我们走了多远,都将回到“人”,这个教育的起点与终点。



十月的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书香、花香、果香弥漫了整个校园。每年,有上万名城市学生来到这里体验生活,上千名外国师生来这里开展中华文化浸濡活动,上百个来自各地的教师研修团慕名前来考察取经。


这份热闹与三十七年前的孤寂仿若两个世界:由村民集资建学的落后村小——五里村小学,简陋的破房子,百来个学生与七八位教师就是学校的全部。


但一位校长用他的坚守改变了这所学校。从一名新教师到一位老校长,杨瑞清放弃了无数个“离开一所村小、去更好地方发展”的机会,努力尝试,不断改变,终究将自己与行知小学融为了一体。


从一所村小到行知教育集团,37年里改变的是学校,不变的是杨瑞清的教育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知小学的发展之路,也是他的人生之路。


于坚守中不断创新,是杨瑞清在行知小学一待就是37年的“秘诀”  (图片由杨瑞清校长提供)


乡村小学教书,也得有“盼头”


1981年,从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杨瑞清来到了行知小学的前身——南京市浦口区五里村小学教书。


村小很缺老师,虽然没有经验,但年轻的杨瑞清用热情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很快就得到老校长的器重,接到了带一年级的任务:38个学生,包班,教5门课,当班主任兼任大队辅导员。怀着初为人师的喜悦,杨瑞清把这个班命名为“行知实验班”,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实践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思想,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四年之后,五里村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杨瑞清被任命为校长。此时,行知小学正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困难,随之而来的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招不到好老师,杨瑞清只好拼命鼓励现有的教师团队努力学习,成长为骨干教师。但渐渐地,他发现了一个规律:一旦新老师成长为骨干,就得给他们开欢送会了。面对教师流失的困境,他开始思考:改变不了学校条件落后的面貌,我还可以改变什么?


乡村教师的物质条件不丰裕,教师的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很容易缺失。杨瑞清认为,即使是普通的乡村教师,也要做得有盼头;这个盼头不是升官发财,而是发现自己作为乡村校长、乡村教师的价值。


行知小学的旧址在一片小树林里,1982年村民们集资修建了校舍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师队伍要“内造血,外输血”


杨瑞清捧起了课本,开始读大专、本科、研究生。从改变自己开始,他带着老师们一起寻找作为乡村教师的“人生价值”,鼓励老师们和自己一起学习,一起围绕学校的发展研究实际问题。


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之下,教师们在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找寻到了自己的价值。以后,即便仍有骨干教师不断被调出去,但他们已从内心认可自己作为乡村教师的这一段经历,在新的环境发展得很好后,又会回过头给予行知小学很大的帮助。


行知小学的教师队伍渐渐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留下来的教师加快成长,调出去教师乐意回来帮忙。杨瑞清渐渐有了更多的底气:只要教师成长的速度远远大于流动的速度,这所学校就能有一支稳固的好老师队伍。


但只靠学校的自给供血,由为数不多的教师自行驱动,很难真正改变学校的落后面貌;外部的力量同样不可或缺。为了彻底解决师资问题,杨瑞清与母校晓庄师范学校签订了协议:行知小学为晓庄师范的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场所、教育科研基地,晓庄师范为杨瑞清们培训教师、推荐师范生、做业务指导。


从此,校门口多了一块牌子:晓庄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新鲜的教师血液不断涌入,行知小学的教师队伍终于得到全面稳定的保障。


学校外墙上挂满的牌匾是行知小学与社会各界合作办学的证明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唤醒大大小小的“花苞”


当教师的内在力量被激发后,学生的潜力也会被发现、唤醒。


生源差是薄弱校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偏僻的乡村多缺乏学习氛围,孩子们不太把学习放在心上,留级率极高。杨瑞清着急,但又不敢着急:教育人说自己在培育祖国的花朵,可是花朵里的花苞却没有好日子过,天天都在挨骂,“别的花开了,你为什么不开?你要马上开,要立即开,要是再不开就把你掰开。”


这不是他要的教育,教育应该是缓慢的,润物细无声的。作为校长,他要做的不只是守候这些花苞的盛开,还要把守候、教育的过程变成学校的文化。陶行知先生的“赏识教育”给了杨瑞清启发。


杨瑞清开始在学校里提倡一种文化:花苞心态。把所有的孩子都当成一个花苞,善待他、欣赏他、帮助他;简言之,对孩子“学会赏识”。后来他又说服了老师和家长,在学校里进行了“不留级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被接纳、呵护。


赏识教育的成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曾经自卑、散漫、迷茫的孩子们变得自信、开朗、活泼、大方,这种积极的能量甚至在他们升入中学后依旧后劲十足。得到改变的不只是孩子,家长的观念也渐渐被扭转:原来农村的孩子并不笨,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教育就是改变人”,乡村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育孩子,还负有促进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神圣使命,“农村不能产生新文盲。”作为校长,杨瑞清给孩子们也颁发了任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乡村教育的“小先生”,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文化纽带”。


从“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到“农民的孩子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行知小学始终围绕“人的教育”  (图片由杨瑞清校长提供)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改变更能触动父母,在他的坚持下,行知小学先后为家长们开办了6个扫盲班、10多期实用技术培训班、无数个家长学习班,组织当地农民参加学习。


对“人”的重视, 让杨瑞清终于实现了自己“不让一个孩子失学”的执教初衷,开启了行知小学变革的第一篇章。



生活即教育


行知小学旁有一小块种植园地,杨瑞清带领学生在上面种了些爬山虎。后来有人来购买爬山虎的苗,这一小块地竟为学校带来了一两千元的收入。


这件小事启发了杨瑞清,他决定发挥乡村学校的优势,村校联合,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稻田、莲花、附近的大山……都成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杨瑞清还拍板租来更多的地,办了一个几百亩的实验农场,有了自己的茶园、桃园、毛竹林,还有苗圃、花圃。


孩子们在校园里种爬山虎、种杉树,开辟莲花池、果园、菜园,乡村生活和学校教育渐渐融合在一起。


不久后,有城里的学校找到杨瑞清:“能不能把学生带到你那里学学农?”行知小学很快迎来一批城市孩子,杨瑞清安排老师带着他们去农场干活,到农民家走访,到山林拉练。尽管很苦很累,学生们却很高兴,家长也特别满意。


这件新鲜事被南京新闻媒体报道出来后,更多的学校联系上杨瑞清要求来搞学农实践;慢慢形成一定影响力后,南京市有关部门干脆决定扶持行知小学,办一个“中小学生体验乡村生活基地”。


“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注重生活体验正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1994年,“行知基地”正式挂牌,成为陶行知“生活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的一个实践基地。


杨瑞清带领着老师们一步步去探索、建立特色鲜明的学农课程。最终,确定了行知基地的农业课程按照三农——农业、农民、农村这个系列设计,包括了解农村建设、学习农业科技、体验农民生活。


行知教育基地中的向日葵园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地道的乡村生活有着永恒的魅力。学生们可以在农田里亲手种植、采摘农作物,在运动场展开素质拓展活动,在体验中心体验炒茶、造纸等工作。学校里的辅导员会带着学生与农民互动,在果园里采摘、去农民家走访、帮农民采棉花。


截止2017年,行知基地共计接待逾36万名学生来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生活教育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小学校,大教育


行知基地的特色课程不仅吸引来了城里的孩子,还吸引来了外国友人。


2005年,行知小学接待了新加坡南洋小学师生的到访。此前联系时,新加坡方提出了50个孩子待17天的研学计划。50个孩子的住宿不成问题,但17天的课程却让杨瑞清犯了难——此前,他从来没有为城市来的孩子们设计过这么长时段的乡村课程。


把视野从学校周边的山野再拓展开去,南京这座古城给了杨瑞清更多的启示。把乡村教育和南京本土的历史文化结合,行知小学为新加坡的孩子们设计了四个系列的生活课程,这样的实践让课程一下子拓宽了很多,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开心。分别那天,新加坡的孩子们哭得稀里哗啦,咔嚓一声,记者把分别的场景记录进了照片,登在了新加坡《联合早报》上。


报道一出,新加坡的第二所、第三所学校接踵而至,再后来扩展到第三十所、第五十所学校;再往后,来自美国的家长们也慕名带着孩子来到了行知基地。


从偏居一隅的落后村小到全国闻名的教学基地,三十余年后的行知小学跳出了传统“村小”模式。教育部授牌的“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和美国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的“孔子课堂”“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全球100多个国家师生的到访……都是杨瑞清得到的最好的认可。


十余年里,先后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师生慕名到访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从“好好教书”到“好好育人”,就像一粒生命力饱满的种子,茁壮成长了一棵树。杨瑞清感慨道:“只要遵循‘知行合一’的生活教育之道,任何学生都会乐在其中,毕竟,共通的文化浸润能唤醒生命内在的力量。”


当年那个热血沸腾的大学生用三十载的耕耘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时代的进步挟裹着教育走向未来,但不论我们走了多远,都不能忘记“人”才是教育的起点与终点。在杨瑞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普通乡村教师的价值和能量;而在他身后,是成千上万继续在坚守中寻找、探索与改变的校长们。



2018年11月28日,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将作为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执行主席发表致辞,让我们一起聆听他的故事,见证教育如何唤醒“人”,影响“人”。







识别 二维码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一键报名

(下载时,安卓手机请选择“普通下载”选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