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和解——当70后遭遇00后 | 头条
是时候与孩子、与人生、与大学和解了。
成功不该凌驾成人,分数不能摧残亲情。学习不该透支健康,考试不能蹂躏生命。过一种诚实、充实、真实的教育生活,留一段高效、高兴、高调的青春回忆。
-1-
为啥孩子上了高中,考试成绩越来越差?
1)初中学法在高中失灵。
高中功课难度、深度、广度远远超过初中,高考难度远大于中考;高中试题考查高级思维(分析、运用、建模、比较),初中试题考查初级思维(记忆,计算、表达)。学生进入高中后,需要调整或重建学习模型和学习策略。
2)应试竞争在初中加剧的负面效应。
由于初三备考竞争愈演愈烈,学生进入高中,会形成阶段性的学习动力丧失,学习目标模糊现象。有的学生会放松几个月,有的学生放松甚至长达一年。这时,需要学生准确定位自己,重新规划学习目标。
3)重点高中的学霸密度高于初中。
一条小池塘的大鱼游进大海,会发现自己只是条微不足道的虾米。参照系变了,不能再套用过去的分数和排名对照新的参照系。此学霸对彼学霸,谁是真学霸?
对此,学生唯有转换心态,不看名次看分数,不看分数看进步,不比别人比自己,才能重建学习动力。
-2-
我家孩子能否考入985/211/一本院校?
先看一组数据:
2017年河南考生86.58万人,985录取率1.14%,9870人;211以上录取率4.15%,35931人。2018一本以上累计录取率11.80%,91979人;二本以上累计上线率43.24%,337026人。
什么意思呢?大约90个人有一个能升入985高校;24个人有一个能升入211大学;10个人有一个能考入一本高校。对于文科来说,这个比例更低。
2018年河南全省文科一本共录取16365人,理科一本录取74956人,理科一本录取人数和比率显著高于文科。文科大约全省前1000-1500名录取985概率较高;全省前5000名升入211高校概率较大。而文科全省有30多万人参加高考,大概200—300个考生才有一个能升入985高校。河南考生考取985高校,难于上青天。
从统计样本看,更有参加价值的是学校划的月考一本线、985线。学生进入高二,真正的高考应试刚刚开始,以现在的分数和名次比照高考,不但急功近利,而且极不科学。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成绩,小步慢走,循序渐进,能力有限,努力无限,坦然面对,欣然拼搏。
-3-
为啥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1)〇〇后是空前过度学习、过度管控、过度应试的一代人,讨厌学习并不奇怪。
试想,哪一代人也没有写过如此多的作业、熬过如此多的夜、报过如此多的补习班。作业剥夺了睡眠,考试剥夺了娱乐,补习侵占了闲暇。背着沉重的书包,戴着厚重的眼镜,迈着蹒跚的步伐,上学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放假的时间比放风还短,你还指望他们热爱学习?
2)学习不是纯粹的痛苦,也不是单纯的快乐。
学习是人的本能,学习是人类区别与动物最重要的标志。学习的过程交织着痛苦和快乐。痛苦是指学习可能招致失败,痛苦缘于失败引发的无力感;快乐是指学习能提升能力,快乐缘于能力提升的掌控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遭遇的是连续的失败,就会养成本能的“习得性失败无能恐惧症”,长期的失败引发持续性的无能感,持续的无能感带来“我不行”的负面心理暗示。
于是,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习,因为大部分学生在排名体系中得到的都是负面反馈,而且是持续强化的负面反馈。
对策:放低期望值,交替运用鼓励和激励两种反馈手段,给予正向反馈,寻找一切机会从学习中获取宝贵的正向鼓励机制。
3)随着年龄增长,人类好奇心下降是个普遍现象。
与其强调学习兴趣,不如强调学习意志。不必过分夸大兴趣的力量,永远不要低估意志、勤奋、习惯的力量。实际上,不少兴趣难以持久,很多坚持常有奇效。
-4-
为啥父母很优秀,孩子表现却不如人意?
很常见,很普遍。不奇怪,不意外。事业成功,智商超群的父母,常常为不思进取的孩子焦虑痛苦;事业平平,能力一般的父母,却能养育出笑傲江湖的英才。
1)做事业和做父母是两件事。
事业得心应手,工作游刃有余,不见得能做、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的与其说是知识和智力,不如说是爱心与情绪。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优秀程度未必正相关,但常常与家庭的情绪氛围正相关。
主持人刘仪伟参加某个综艺节目,其中一个环节是照料婴儿,他照料的极为专业,远远超过几位女性嘉宾,其他嘉宾问:你做的如此好,是不是有专门的技巧?刘仪伟回答:照料孩子不需要技巧,需要爱。
2)事业成功的家长常常更忙、更强势。
这带来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在孩子需要陪伴的幼儿阶段长期缺位,没有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系;其次,常常不由自主把自己在事业中的经验、价值观带入到家庭环境中,把孩子当成下属,或者把孩子当成领导,导致家庭关系的错位。其实,孩子和父母不是上下级,而应该是同学加同事的关系模式。
3)做父母是一件需要学习和反思的事情。
世界上有一种职业不要考试就能上岗,这种职业叫“家长”。这个职业要求24小时上岗,全方位保持好心情,而且没有任何报酬可言,得到的又常常是挫败和焦虑。我们见过太多父母转发各种教育鸡汤,却少有家长真的去读几本专业的心理著作。
除了学习,更多的该是反思。在单位顺风顺水的强势父母,很难真正在教育上反思自己的亲子失误。
4)事业成功的家长常有更高的教育期望值。
由于社会地位较高,家长对孩子培养标准的参照系也较高,要么是以年轻时候的自己来打量孩子,要么是以同阶层的优秀孩子来比照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还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都带来更高的期望值、更大的情绪压力,更大的情绪压力常常导致紧张的亲子关系。只要关系破坏了,教育就成了对抗,进步无从谈起。
5)子不如父母,是进化的常态。
谁知道大诗人李白的孩子是谁?从理论上看,总是有部分孩子比父母优秀,有部分孩子和父母的智商差不多,有的孩子甚至不如父母优秀,这完全符合遗传学的一般规律。七〇后大多兄妹众多,家长的成才焦虑并不显著。而七〇后自己,处于计划生育的夹心层,在少子化的时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很难接受独生子女不如自己的现实。
-5-
为啥课能听懂,题不会做?
题明明会做,就是没能得分?
懂、会、熟、巧。是学习的四个境界。
懂,是老师上课,学生听懂了,只是最浅层次的理解,属于最低级的学会,知识还没有真正成为他自己的知识,实际上还是不会。这个层次,往往拿到题目不能独立解答,是无法对付考试的,需要通过实际的刷题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会,是独立解题,能够将题目解答正确。此阶段,学生理解的公式概念开始转化为个人技能,但技能还不够熟练不够巩固,往往解题速度较慢,或者答案错误。这类学生需要的是限定时间的专项练习,针对容易出错的环节加大练习量,提高速度和准确度。
熟,能在规定时间内又快又准的完成解题任务,还有留有余量。这个阶段,学生的解题技能已比较娴熟,基本上达到了考试的要求,能够对付一般难度的考试。但碰到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此类同学可能会出现卡壳现象,在考试种能拿到中高分,但不能达到一流水平。这类学生需要的是对各类题型和各类技能进行分类归纳,使自己的技能向更高层次迈进。即,熟能生巧。
巧,即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推陈出新,往往提出巧妙的解题思路,甚至能让老师也叹为观止的技巧。
-6-
为啥孩子成绩起伏不定?
1)考试是个样本抽查,备考也是个样本复习。
两个样本正好吻合,学生成绩就提升;两个样本交集较少,学生成绩就下降。学霸的复习样本大于考试样本,成绩肯定始终名列前茅;差生的复习样本远远小于考试样本,成绩也始终稳居垫底;中等生的学习样本和考试样本变化最大,所以中等生的成绩起伏也最大。
2)学生学习状态会有变化。
很少有人能持续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很少有人能物我两忘心无旁骛的学习。状态有起伏,效率有高低,分数自然也有变化。此外,考试存在一定偶然性,学生的发挥也有偶然性。
-7-
孩子为啥不愿意和我说话?
我们该和孩子谈着什么?
愿意与家长交流的孩子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少孩子一回家,家里的气压马上降低,孩子进屋学习,全家鸦雀无声。孩子把自己关进书房,家长举手投足都得小心翼翼蹑手蹑脚。
首先要承认,这是正常现象。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人生的第二个断乳期。根据心理学家统计,17岁的男孩是所有年龄阶段说话最少的群体,42岁的中年女性是所有样本中说话最多的群体。悲剧的,他们一般恰恰是亲子关系。既然如此,不必过度焦虑,过了这一段,也许就风淡云轻了。
想化解这种局面,家长可以尝试改变交流方式。不愿当面谈话就写信交流;不愿谈学习就聊明星八卦;孩子不想谈自己的事儿,家长就聊自己单位的事儿;在家无法交流,就换个环境沟通,比如在旅途中交流。无论如何,交流的主动权都应该在家长一方。重要的不是交流什么,而是交流本身,重要的不是沟通内容,而沟通形式。
-8-
为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如何判断和应对?
1)富裕时代的必然。
〇〇后这一代人,随着物质宽裕的同时,心理需求就成为了新的病灶所在。某种意义上看,“抑郁症”是一种现代病,一种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富贵病”“流行病”。要减轻或者消除它们,还得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真实生活。
2)越来越强的生存竞争和越来越弱的抗压能力。
毫无疑问,与拥有稳定收入的七〇后父母相比,〇〇后面临的并不是生存危机,而是发展困境。进入大城市、大公司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自主创业的资本和技术门槛也越来越高。普通劳动者和工薪阶层的上升通道正日益狭窄,而中产阶层的下降通道则日益放大。
〇〇后可能是面临的不仅仅是失业,而是工作本身的消失,在人工智能快速迭代的今天,他们可能将率先沦为”无用阶级”。他们可以不用担心未来,但父母却不能不替他们操心。没有吃过苦的一代人,正在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
3)心理的问题其根源不是心理,而是现实。
重要的不是改变心理,而是改变现实环境。
人的大脑是个信息交换系统,当孩子不愿和父母说话,这是心情不好(内存不足);当孩子不愿意和老师说话,这是选择性交流(硬盘有坏道);当孩子和同学也无话可说,这很危险(操作系统故障);当孩子不传达自己的任何信息,信息只输入,不输出,或既不输入也不输出,那就意味着问题严重(系统死机);当孩子输出的都是乱码(胡言乱语)或黑屏(据不说话),意味着人际交流系统已经崩溃。要让孩子对外界保持应有的应激状态。
-9-
为啥孩子管不住自己?
因为家长从来没有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
自我管理是人的本能,当这种本能被家庭、学校剥夺后,学生会利用一切机会实现自我反向管理。当自主权被剥夺干净后,孩子会本能选择消极对抗:啥也不做。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惩罚家长的暴政。因此,应当给孩子自我生活的空间和自我管理的机会,让他拥有选择权。
-10-
为啥我说的很对,孩子就是不听?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不外乎四点:
其一,说的太多了。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同理,真理重复千遍,也就成了谎言。
其二,关系太近了。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真理。“父不教子”,古人易子而教,说的就是人性的弱点。
其三,关系僵化了。关系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教育力。一旦亲子关系出现问题,任何家庭教育将都是负反馈。情绪恶化了,任何正确的说教也会沦为孩子充耳不闻的废话。
其四,形式搞错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应该是家长的行动,而不是父母的语言。家长自己躺在床上玩手机,却让孩子好好写作业;父母自己从不学习,却要求孩子博览群书,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
-11-
孩子该不该补课?如何补课?
对部分差生来说,补课先补钙。
如果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引起的学习困难,建议先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再考虑补课。道理很简单:周一到周六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也别指望周日在补习班的几个小时能力挽狂澜。
对中等生来说,课内学习和课外补课不能脱节。
补课应该是针对校内教学的补充,而不该是另外开辟新的教学内容。如果校内课程就很消化乏力,再增添新的教学内容无异于雪上加霜。
对优等生来说,长期补课的意义不大。
即使要补,也是针对薄弱环节的针对性提高,一般就是找个有经验的老师分析试卷,查摆弱点,查漏补缺。
而对于所有补课学生而言,建议不能几个学科同时补课,每个教学周期,最多补两门,最好只补一门。当然,如果所有学生都参与补课,最终效果是和所有人的排名不变,这就是个过度竞争的“零和游戏”。
-12-
孩子为何摆脱不了手机、网络、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既然现实生活越来越无趣化,孩子们自然沉浸入电脑、手机、网络游戏中。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对手机日渐沉迷。问题的根源不是杜绝手机,而是改变现实。
当然,人类的虚拟化生存趋势不可逆转,今天,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不但无法生活,甚至根本无法生存。因此,对于手机、网络,既然根本无法杜绝,不如与其妥协。问题的关键是:和孩子协商好对手机、电脑等的使用条件。
与孩子和解
与孩子和解吧,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痛苦、焦虑。可人类之间却不太能够相互理解彼此的焦虑和痛苦,哪怕是亲人之间,依然会存在深刻的隔膜和误解。
家长是七〇后,孩子是〇〇后,相隔的不是两个十年,而是两个时代、两种文明、两类物种。
七〇后是集体读书的一代人,是获得了教育红利和改革开放红利的一代人。对“知识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认同,空前的深刻。这一代人做了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力度自然无与伦比。
〇〇后物质空前充裕,精神空间却日益逼仄;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是没挨过饿的一代人;他们是教育过度的一代人;他们看似无忧无虑,实则前景堪忧……
套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段话:〇〇后是最好的一代,也是最糟的一代……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他们面前应有尽有,他们面前一无所有。
是时候与孩子、与人生、与大学和解了。成功不该凌驾成人,分数不能摧残亲情。学习不该透支健康,考试不能蹂躏生命。过一种诚实、充实、真实的教育生活,留一段高效、高兴、高调的青春回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微信改版了
如果想更方便地阅读“新校长传媒”
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什么都 “进校园”, 校园能装下吗?
昨天,14个孩子在幼儿园门口被砍伤,我们都欠孩子一堂“安全教育课”!
教师必修课:好老师要有气度、深度、风度和温度
作者 | 郭山
来源 | 隐蔽的历史(ID:ayguoshan),文章为作者在家长会上的发言
责编 | 张磊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识别 二维码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一键报名
(下载时,安卓手机请选择“普通下载”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