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班主任工作到底多复杂?一张框架图帮你理清思路


▲点击图片,获取会议全流程


很多人的班主任生活都是在纠结中度过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累,却还是要在累和烦躁中痛苦地度过。

其实今天我们遇到的问题,在20年前的班主任工作中已经有人遇到了。可是,为什么这一切总是改变不了?也许,一切都需要重新捋一捋思路。

如果回到本源,我们可以问自己,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决定我们的到底是什么?

追根溯源,无非就是学校的安排。每个学期开始,学校的一张张单子、一页页文件就会告诉我们几月几号做什么。看起来我们什么都不用想,我们都在按照安排做,也挺轻松的。

但是,当反思我们做了的事情和它们的教育意义的时候,我们似乎怎么也想不起来。如果自己还想做点什么的时候,就发现陷入了疲于奔命的状态。

其实,原因无非就三个方面:没有目的、没有逻辑、没有层次。

没有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任何的教育过程,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目的,应该明确自己的方向,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做;

没有逻辑,就是我们应该将一件事情进行分解,每一步都知道自己是如何做,为什么做;

没有层次,就是我们做事要分层,从“目的—目标—任务—要求—安排”的程序来实践。


在班级建设中,我确立了以“坚”为核心的“坚定、坚持、坚韧、坚毅”的“教育目的”,以完成“德—智—体—美”四个“教育目标”,而“任务”则是实现“坚定、责任、诚信、温和”等十六个品质。

在“要求”和“安排”两个步骤,我们通过建立框架体系的方式完成基本要求。

我将班集体建设,从班级建设和人的建设两个角度来实施。班级建设从外在框架、内在精神和教育主线三个角度实践。然后具体化安排“组织架构、文化核心、常规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安排。

人的建设从学生建设和班主任建设两个角度完成。学生建设包括无问题时的品质建设和有问题时的案例解析;班主任建设主要是班主任专业成长。

这样的体系构建之后,可以明确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每一步到底需要做什么。我们当下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归入这个体系中。

它们都是为了培养一个“坚定、坚持、坚韧和坚毅”的人。譬如,今天我们和孩子们谈人际关系,我们就可以渗透做一个“坚定而温和”的人。这样的取点,不仅仅是立意的拔高,更是对教育目的的实践。于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有了教育目的作方向,就不会迷失。

同时,学校的活动,完全可以纳入自己的教育体系。譬如,运动会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坚持”目标的“坚持—主动—勇敢—参与”等品质;艺术节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坚毅”目标的“欣赏和超越”等品质。

当我们将学校的活动都纳入到自己的教育体系中,我们为了培养学生“坚”的品质而实践的时候,将会发现所有的工作都有条不紊,这就是班级的“建设”。

教育的效能,除了实践的结果以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思维的构建。当我们“有目的、有逻辑、有层次”地实践我们的教育的时候,我们的效能将会大幅度地提高。这其实就是教育的“道”,也是我们实践教育的关键。

(文/方海东)

5月18日,著名班主任方海东老师将出席2019“一班一世界”第三届班主任主题峰会,分享他对师生关系新格局的解读及案例解析,期待你加入其中,一起学做未来班主任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