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儿童短片:每天10分钟,培养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思维方式!
以下文章来源于常青藤爸爸 ,作者常爸
来源 | 常青藤爸爸(ID:ivydad_ivydad)
《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吧,故事中的乌鸦把石子一颗颗地衔进瓶子里,从而成功喝到了水。
这个源自《伊索寓言》的故事,直到现在还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里。乌鸦很聪明,因为它善于思考和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循规蹈矩,懂得举一反三,并且很会利用身边的工具。
而我们自己求学工作的道路上,也时常会遇到这样“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就像乌鸦一样,困难面前不惧挑战,头脑灵活,懂得变通。在以后人生路的关键时刻,也总是能很快找到最优方案。
相比之下,自己和孩子更多是在课堂上接受着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老师教过的“学以致用”都吃力,更不用说什么举一反三了,于是无奈之下,总是会感慨一句:
人家天生聪明,遇见事情就是能想到方法,这是教不会的。
聪明真是天生的吗?不全是。它包括先天智商水平,也包括后天思维方式,比如举一反三、逆向思维,都可以是非常具体、有方法培养的。
日本这部专门给儿童(5岁左右就可以看起来)看的科普小片《像乌鸦一样思考》,今天就推荐给你!
封面图这只眯眼的乌鸦好可爱有没有?!悄悄告诉你,纪录片中的“德德尼翁”更是萌萌哒,简直让人想一个个捉回去养着!
《像乌鸦一样思考》是日本NHK电视台出品的,通过一个个小实验引导孩子思考现象后面的原因,纪录片典型小而细的日本风格,实验也是多取材身边小物品,相当环保,墙裂建议家长在家带着孩子看的同时,也来一起动动手。
比如,在观察中思考:一支笔接近水杯的时候,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把一枚硬币轻放在水面上,为什么它会自动漂向水杯中央?
气球和铁盘会同时落地吗?
考虑到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纪录片每一集很短,不超过十分钟。孩子思维不是那么敏捷,所以纪录片全程节奏很慢,爸爸妈妈们也不会担心孩子听不懂日语影响理解,只给TA做简单的字幕讲解即可。
片中讲述的很多现象会换着角度,变化距离,甚至做上标记,多次重复,让孩子尽情观察,留足时间思考,让孩子自己发现其中的异常,生出疑问。
比如转笔帽这件小事:
弹压一端,可以转起来
将一端贴上红标记,再次旋转。能看到什么?
换另一端弹压,出现什么变化?
如果给另一端也贴上标记呢?
再次调换位置会怎样?
还可以再进一步考虑,为什么有时看得见红色标记,有时却看不见?为什么一直都看不见蓝色标记?
整部纪录片最不同于填鸭式教育的地方,就是它不会简单直白演绎现象,解释原因,然后让孩子记住知识点。而是引起孩子兴趣,生出疑问后,给出一点点提示,然后就戛然而止,这就逼着孩子不得不继续思考,而举一反三的能力,就在这“绞尽脑汁”中不知不觉学会。
主动思考一定比被动吸收知识艰难,所以,有习惯直接看答案的网友忍不住哭闹,“我真是只蠢乌鸦啊。”“这真是逼死强迫症系列!”
但是,可爱的网友们嘴上喊着痛苦,手却很诚实,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赞赏,在豆瓣上给出高达9.4的评分。
你说网友为啥一边被虐还一边点赞?因为一时被虐一直爽啊。影片有20集,每集三四个实验,哪怕只有一个小现象能让你恍然大悟,让刻板的思维有些许松动,也会给自己以后看待事物默默带来深远影响。
片中用了大量的例子,都在强调“举一反三”这个思维方式的培养方法:
第一步:在观察中思考。
第二步:猜想假设。
第三步:实验环节。
第四步:研究。
最终:引导大小盆友们把这一整套的思维方式形成习惯
逆向思维,这个词你一定听说过,但是确定会用吗?
练习一:
硬币的移动
下面的硬币排列出了一个指向左边的三角形,只允许移动三个硬币,怎样指向右边?
一时间脑袋有点卡壳?往下看。
我们知道结果是要求摆成右边的样子。对比一下,它和左边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看不出来,将二者重叠起来对比呢?
答案显而易见了吧。
根据答案去找方法,这就是逆向思维。
练习二:
计算细菌分裂速度
这只杯子里有一个细菌,每分钟分裂一次,60分钟长满一杯。
那长满半杯需要多长时间呢?
第一个反应:30分钟?肯定不对,那指数函数、半衰期······
打住!打住!这是给孩子看的,没有那么复杂,逆向思维思考一下吧!
先别急着往下看,憋住,逼自己动动脑子,思考30秒。
每分钟细菌数量是原来的2倍
反过来说,一分钟前的细菌是现在数量的1/2
满杯的时候是60分钟,半杯是它的前一分钟······
对具体的物品怎么使用逆向思维是不是已经有所感悟了呢?那再进一步,让孩子理解事物间抽象的逻辑。
练习三:
吊在树上的圆环有什么作用?
第一步,观察思考。
这个树上吊一个圆环是干什么用呢?
第二步,猜想假设。
树上有个洞,难道这里有只松鼠?圆环是松鼠荡秋千的玩具?然鹅,一只啄木鸟飞进了洞里,显然这个猜想错误。
另一个小人又发现一根Y形木棍,是主人晾衣服用的吗?这个猜想对吗?
你有猜想出来吗?提示,”答案”走了过来·····
还没猜到的话,直接来看下面的视频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c08596vra8i
这就是一个典型运用逆向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的小事件,看完视频你肯定恍然大悟。那么,看完之后也不妨一步步问问孩子,工人搬着东西怎么进门的?谁帮他开着门?(圆环)他一手开门,另一只手怎么够到圆环的?(棍子)
三个小实验,从思考一层关系到思考两层关系,从具体到抽象,复杂程度逐渐增加。但是其中的思考过程分解得明明白白。走马观花看到这里的人,可能更多的感慨是“哦~原来如此~”“哇!好聪明!”
但这怎么可能是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最后,片中还有一个没有任何解释的实验,再“逼一把”懒癌晚期患者。
练习四:
插进水中的手指有重量吗?
天平两端的烧杯和砝码保持平衡,这时将一根手指放进水里,不接触烧杯的情况下,天平会怎样呢?
天平会向烧杯这一段倾斜
听说勾起无限好奇心却不给答案,会逼死强迫症,所以最后常爸还是附上这个疑问的答案吧:手指浮在水面上会受到浮力,同样水需要承受一部分手指的重力,所以,烧杯这端就变重了。
这系列视频在b站可以看到。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20878
每一集的答案虽然片中没有给,但常爸查到了一个网站,很多热心的日本网友都会在上面讨论,留下自己的观点,很有参考性。虽然是日文的,但我试过,一些在线的翻译网页还是比较靠谱的。
https://matome.naver.jp/odai/2136971713227693701
当然,实验结果也许有标准答案参考,但生活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能靠自己探索。知识点本身并不重要,如何获得知识点的能力才更重要。
今天的这篇文章,你是当快餐一样一口气看完?还是一步步认真思考看到这里的呢?我相信,两种方式,你的收获也一定不一样。
从今天开始跟孩子一起,像乌鸦一样思考吧!
常青藤爸爸 (ID:ivydad_ivydad):该公号由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是什么让这座城市的孩子爱上“考试”?(附10所小学评价案例)
排版丨麦田希
责编 | 芋圆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