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苦恼垃圾分类,不如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 | 头条
以下文章来源于思维智汇 ,作者孙习涵
作者 | 孙习涵
来源 | 思维智汇(ID:swzhihui)
最近,举国上下都知道上海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只因为一个空降的政策“垃圾分类”,原本习惯了多年将所有垃圾一股脑装在一个袋子里的生活,如今却突然要被“分类”给支配,如果分类不当、偷倒垃圾还会面临处罚。
一时间,抱怨情绪集体蔓延,很多人因为不知如何将垃圾进行分类而给生活平添了诸多负担。甚至在网上出现了戏谑的段子“有想过因为生活压力离开上海,却没有想过是因为垃圾分类”······
据悉,自上海之后,全国46个重点城市也即将推广试点垃圾分类,所以,或许若干年之后,垃圾分类就将和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
一个突如其来的政策固然没有充分考虑民众的接受程度和认知状况,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一现象背后还隐藏着一种素养的缺失,那就是分类能力。
垃圾分类看似麻烦,但其实并不难,如果我们从小就形成了一种分类思维的习惯,只需要付出一些适应的时间,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1
懂得分类对我们有多重要?
分类思维绝不仅仅是用于垃圾分类,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个世界纷繁复杂,充满着各种现象、事实和观点,我们需要去抽取其背后的一致性,才能快速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而这个一致性就需要我们拥有分类思维能力。
分类的本质是探寻事物的共性与差异性,这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基础方法和能力。
毫无疑问,如果一个人能提高自己的分类能力,那么他的生活一定会充满积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上,学会“分类”,我们能够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用品和时间。
现在很多人出门找不见钥匙,或者每天花了很多时间成本在寻找日常用品,这就是缺乏分类思维的表现。
而如果将自己的日常用品分门别类存放,生活就不会零乱,需要物品会很容易找到。
另外,如果我们学会将一天中要做的事情进行“分类”,就会懂得轻重缓急,有效利用时间。
我们都知道工作四象限原则: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果能严格遵照这个原则那我们的日常工作将会有序而高效,但首先我们要懂得如何将工作进行分类。
拥有分类思维,我们可以学会理解并尊重持有不同意见的人
当对方与自己想法不一时,我们会理解并不是因为对方错、自己对,仅仅只是因为对方与自己的“分类”方式不同,所以思考方法会不一样。
分类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我们都知道图书馆会将各种书籍进行分类管理,便于检索。
而孩子的学习认知也是一样,如果孩子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如同图书馆一样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那他们就能将知识进行更好地存储和提取,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迅速调取相关联的知识,学习能力大幅增强。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分类思维,对于他们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生活会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2
培养孩子的分类能力,我们在这样做
对分类能力的培养,我们希望学校中的教师能够发挥一定的能动性。
在“学思维”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比如,《超市购物》(《学思维活动课程》一年级下册)这一课中,教师引入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买了一堆东西:西红柿、牙刷、香蕉、洗衣粉、文具盒、铅笔、饼干、小包、茄子、胡萝卜、苹果和饺子。
然后老师让孩子将他们分成两类,经过短暂的思考和几个孩子的尝试回答之后,有孩子说出了相对合理地答案:食品和用品。
接着,老师提升了难度,让孩子将它们分成三类,这一提问让孩子再次陷入沉思,她引导大家可以思考如何将食品和用品再细分。
有孩子提出食品可分为果蔬和熟食。在此基础上,她又引导孩子将用品分成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最终这些食物总共被分了果蔬、熟食、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四类,而这也是超市对于事物的常用分类方法。
通过“学思维”活动课程的深度驾驭,教师也能够将分类的思维运用迁移到了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学科中掌握分类的思维方法。
举例来说,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学过了很多数,但在日常的课堂上,教师并没有训练他们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对数进行不同的分类。
在一节课上,教师给出一组不同的数后,引导学生尝试着从不同标准穷举不同的分类,并将数对应在每一类别下。
比如:按数位的不同,可分为:1位数、2位数、3位数等;按因数的多少,分为:质数、合数、1;按与0的关系,分为正数、负数、0;按与1的关系,分为:整数和小数(分数)。
之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对数的分类做一个树状图,然后分享自己的作品。
很显然,这样的分类课帮助孩子系统地建立起对数的概念,建构起一个完整的数的知识结构图。
同样在语文学科中,分类的思维也可渗透其中。
比如,老师给出一组句子,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句子分类,比如按照句末的标点分为陈述句、问句等,而问句还能分为疑问句、反问句等;另外还可按照修辞手法、标志词(把字句、被字句)分类等等。
学生在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句子进行分类的同时也将与句子相关的知识在大脑中构建了系统的结构和联系。
3
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分类思维?
在生活中,父母也可以通过日常对话来锻炼孩子的分类思维。
分类思维中的初级阶段是根据物体外部特征进行分类:高矮、颜色、形状、大小等,逐步发展为对物体特性、功能等内在特征的分类。显然,这些对物体内部特征的分类,依赖于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阅历的增长。
父母可以通过问题来训练孩子的分类思维,让孩子回答,答得越多好。
哪些东西能乘坐?
哪些东西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哪些东西可以吃?
哪些东西能降温?
哪些东西能发光发热?
哪些东西能防雨?
哪些东西是打扫屋子的?
如果孩子觉得这样你问我答比较枯燥,互动性不强,通常回答几个就不想玩了,那么也可以用提问卡来学分类。
准备两堆卡片:A堆卡:实物卡,铺开在幼儿这一边;B堆卡:问题卡,持在父母手中。
然后就可以请孩子启动“答题闯关”模式啦!
提问卡1:
请你把所有能飞的东西拿给我。
提问卡2:
请你把所有四条腿的东西拿给我。
提问卡3:
请你把所有能在水里游的东西拿给我。
当然,父母还可以设计很多创意分类的卡片,比如针对常见的英文字母也有很多不同方法:按颜色、有无洞洞、有无垂直线、是否轴对称等等。
总之,父母提出的问题和分类方法越多,就越能培养孩子的突破定势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孩子从小班开始就能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
但是在他们的思维中,还没有形成“类”与“子类”之间的层级关系,这时孩子所表现出的“分类”思维,其实更接近于“比较”思维。
比较出不同,就不能放在一起,没有比较出不同,那么就没有理由不放在一起。
孩子的思维发展,会从两物的比较,晋级到多物的比较,从简单的比较,晋级到复杂的比较,再逐渐发展成为可以顾全多方面的综合分类。
所以,作为父母也应依据孩子的认知发展,逐渐提升分类的精细程度和多样性,持续性地培养孩子的分类思维。
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分类思维是全面渗透于学习和生活中的,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分类的环境,接受分类思维的训练。
他们深信,分类能力是众多能力的基础,也是这个时代公民的必备素养。
正如推行垃圾分类会使得社会文明向前迈进一步,而学会分类,我们也得以向优秀的公民更进一步,推动社会往前更进一步。
今天,你教孩子分类了吗?
▼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排版丨麦田希
责编 | 芋圆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