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孩子,最理想的成长状态到底是怎样的?

以下文章来源于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作者闫春艳

来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前些日子,孩子幼儿园举行期末汇演。轮到一个班级的孩子表演时,一位四岁左右的小女孩自一上台就立在舞台上大张嘴巴仰面哭泣,急流而下的眼泪把浓浓的妆容都弄花了。音乐未停,同伴未停,她一个人突兀地立在那儿,宛如身在孤岛。
老师是看见的,孩子妈妈也是看见的,但奇怪的是,所有人都将这个孩子看做透明人。


我有些怪异,心疼那个哭得停不下来的小女孩,一着急,就跑上台去把她牵到后台,交给老师安抚。后来,老师委屈地说,女孩妈妈看到孩子被拉下台后很生气地质问:让她失去一次表演的机会,你们这样做合适吗?


老师还说,这个小女孩每次排练都是这样:极不配合,被强行送上台就会嚎啕大哭,但孩子妈妈要求老师必须将孩子推到舞台上,“多锻炼几次就好了,孩子怯场,你们要多给她锻炼的机会”。这是女孩妈妈的原话。


一时间,我竟不知如何作答,或者说,不知道自己上前去拉孩子一把这个行为,是对还是错。但有一点我敢确定,如果小女孩是我的女儿,我一定会把她拉下来。


事实上,按照计划,我儿子恰好也在这次汇演中扮演一个角色,表演服也买了,舞蹈也排练了,到了要演出的时候,不管老师怎么哄,他都不肯穿表演服。老师甚至拿出一整盒他最喜欢吃的巧克力来做交换,都被他拒绝了。


老师问我:该怎么办?我说,没事,不参加就不参加了。最终,关于表演这件事没有能成就他,但也没有影响到他。


至于“失去一次表现的机会”,可能只有成年人才会给出这样一个功利性的结论。如果我认为这次表演对我意义不大,那么我不会在乎这次“失去”,更不会影响到孩子对这件事的判断力。



你喜欢,你就去,而不是我喜欢,你就必须去



女儿六岁,马上读小学了。孩子的爷爷特别着急,时不时提醒我:附近开了许多培训班,你看要不要挑两个,让小孩学一学?我没有理会。他又心急火燎地说,要多准备一些作业本,趁着暑假帮她练练字、算算数,不然到时跟不上。我又没有理会。


其实,早在之前我就问过女儿:你觉得你现在想写字吗?女儿回答:等我想写的时候,我自己会写。我说:好的,我尊重你。我也问女儿:你喜欢跳舞吗?我们要不要去学跳舞?女儿回答:不,我最喜欢的是看书和画画。


前段时间,小学面试结束后,女儿转述了与老师的谈话内容:老师问我有什么爱好,我说喜欢看书和画画。


这两个回答是吻合的,但我目前又并不着急送她去绘画班。因为我发现,每一个孩子似乎都喜欢画画,也都把画画当成另一种表达。女儿每一次画画,都能清晰而喜悦地向我描述她作画的内容,这就够了。


我认为,等到有一天,当她觉得自己掌握的绘画知识并不足以支撑她更好的表达时,她自己都会主动要求去学绘画了。


与孩子打交道这么久,逐渐发现一个规律:孩子真正喜欢并选择一件事,是完全站在他们自己的认知层面去坚持和喜欢的,也就是说,他们选择并认为好的东西,一定是与他们当下的认知结构和接受能力匹配的。


所以,无论孩子说喜欢什么,只要我能接得住,都会在听了之后告诉她:你既然那么喜欢,那你就去做吧。


我不追求她做的结果好还是不好,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带着原始的驱动力,是否出于自我满足地做。身处其中,她才会思考怎么做,该运用哪些知识和技能,并在整个过程中获得与之对应的情绪与情感体验。


这,才是一个孩子理想状态下健康成长的开始。


我一直告诉孩子,你自己喜欢就去做吧,不用总是跑过来问我。对于孩子而言,可能是:啊,我可以自由地去做一件喜欢的事情,妈妈不反对,真好。


用成年人的思路来解释就是:孩子,你要学会逐步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当你真的想去做一件事,就去做吧,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不被束缚的生命,看起来真美好。


假如我真想替孩子来作各种判断和决定,过程和结果又会怎样呢?我当下的很多判断,早已框定在世俗层面,带着世俗的价值观,会不自觉地考虑其经济成本、现实意义、实用价值等等,结果就是,一个不够自由与灵活的我,很难利用精准的直觉去为孩子做一个相对适合的选择。


但是,孩子不一样,他们拥有着灵敏的直觉,有着不受局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着全情投入的先天条件。


更何况,当我带着世俗偏见去给孩子做选择时,带给孩子的很可能是一次伤害,一次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挫伤孩子积极性与自信心并且很难弥补的伤害。


比如,去上各种培训班,拔苗助长,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天然兴趣;比如,去参加各种比赛评选,掏空一个孩子应有的天真与好奇。这种事情,真是细思恐极。



做自己,是自小就开始的


孩子不爱表演,而家长因此震怒,说到底,表演这件事本身,不过是家长的单方需求。


如果我是孩子,我就会困惑,更会生气:既然妈妈这么爱表演,你为什么不去上舞蹈培训班,你为什么不争取上台表演的机会?这只能说明,妈妈是个胆小鬼,你做不到的事,都推给我做!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无法做自己,等TA长大做了父母,同样也会根深蒂固地否定自己,然后借由下一代去实现那些永远都实现不了的梦想。


为什么当现在很多人开始尝试做自己时,会非常痛苦?因为他从来没有做过自己。当一个人被折腾得元气大伤时,你再告诉他正确的活法,他会崩溃,会怀疑人生。


与之对应的,一个从小就做自己的人,用不着强调如何去做自己,也更不用去体验一百八十度的人生转变带来的不适应,他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内外和谐统一。


在我家老人的概念里,也有着谜一样的逻辑:“孩子那么小,你让她做什么?”“等她长大了,自然就会了!”然后勤奋地代劳。在孩子尝试去做一件事情时,立马上前阻止:“傻瓜,这样做不好!你应该……”然后直接指出一条明路。


与此同时,又会在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情时,失落地叹气:“唉,这孩子怎么这么弱啊?!”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应该说,他们还没有思考最为本质的东西——孩子主动做事情的意愿和有能力做好事情的信心,并不是一到年龄就自动生发出来的。


所以,直到现在,我女儿在做一件事情前,第一反应就是:“妈妈,我不会做。”“妈妈,你帮我做嘛。”“妈妈,我去做xx,可以吗?”而一旁不到三岁的弟弟,不问也不犹豫,直接就做了,而且做得还不错。


那些早期的控制,早已让一个孩子形成固定思维及行为模式。即便我在后期努力做出调整,都无法驱逐那些已经潜至灵魂的入侵。


我们常说,人,要学会做自己。但没人告诉我们,做自己最完美的状态,是从婴儿时期开始的。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你看见了ta,尊重ta的存在,相信ta,并站在一旁保护和鼓励ta。这样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心中有“我”的孩子。


心中有“我”的孩子,不会被现实层面的“不”给绊住,他们自信且有力量,勇敢且会判断。他们的逻辑是:我是这样想的,我就这样去做!这个时候,全宇宙对ta而言都是统一的,ta还有什么顾虑呢?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宾大教授:不要用孩子 18 岁的成就来定义成功
从一位小学生研究160件文具后出书,看日本多重视孩子的自由研究能力
龙应台:小学墙上的四个大字,谁会记得?能当真吗?

来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责编 | 陶小玮 
排版 | 刘双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