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个步骤,让老师爱上教科研

杨静 新校长传媒 2020-09-01



教师研究是否有规律可循▲▲▲


教研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为此,许多学校开展教科研,希望借助理论研究来解决老师们的教研问题,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高大上”的教科研让很多老师感到难以适应。那么,学校中层能否构建一种机制和运行方案,让老师喜欢甚至爱上教科研?


我所在的王昌胜工作室就找到了一些办法,并且近年创造了三个奇迹:其一,接手一所经营不佳的民办学校后,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让它成为了当地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好学校;其二,团队从管理一所学校做到管理跨省市、跨体制的多所学校,当中既有民办,也有公办;其三,十几位核心成员,在不到三年时间内,都从普通教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校长。


老师们能实现如此快速的成长,主要依靠研究。在这个过程中,王昌胜校长发现了教师的成长规律,即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条路径下,老师们的思维从点到体循序发展,从做策略研究,到叙事研究,再到模块研究,最后做项目研究。



中层部门怎样将研究落实▲▲▲


但找到教师做研究的成长规律后,如何落地到现实中呢?我所在的郑州国际学校科研部门属于中层,干部们不像校长那样自带威严,也不可能和老师们说,“我们来做研究吧”,因为在老师们的印象中,研究是专家的事儿。所以我想了一些办法:

 策略墙与策略库

老师们对许多问题犯难,主要是因为找不到解决方法。于是,我们筹办策略分享会,让老师们把平时工作中最自豪的点子分享出来,贴在黑板上。老师们看完后,给最想了解的点子投票,得票最多的人会分享他的点子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解决得如何。


而每做一次分享会,中层干部们都会把策略贴在研究室的墙上,时间长了,研究室就有一面策略墙,当老师遇到困难的时候,随时可以看策略墙。到后来,策略越来越多,我们就做成小卡片发给老师们,让他们随时都能用。于是,老师们从以前遇到问题时没有办法,到现在脑海中有一堆办法,再遇到问题就不会焦虑了。



修改文章、帮助出书

写作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路径。但是,即便用行政命令老师,让他不得不在百忙中抽时间坚持写作,他也不清楚这件事的价值是什么。


我们学校也让老师每星期写一篇文章,我们称为“每周一得”。不过,所有老师写的文章科研部门都会读,并每天坚持帮助一位老师修改文章,修改过后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再陆陆续续在杂志上推荐发表。我们还帮老师整理出书,一本留给老师自己,一本送给他班上的孩子,还有一本留给他的家人,如此一来,老师们就会产生成就感。



事实上,修改文章也是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学校有位老师写过一篇关于家长会的文章,密密麻麻接近三千字,科研部门和他一起修改,慢慢缩减到九百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开始厘清家长会背后的原因和目的,逐渐培养出研究思维,这也是价值。


当然,只是修改老师的文章肯定不够,中层干部还要做深度的关注。


 例会分享研究


我们把教师例会和“每周一得”结合起来,即会议围绕“每周一得”的内容进行分享和研究,从而实现对教师的深度关注。


比如,有位老师的内容是关于“班干部管理策略”,科研部门实际调查班级后,发现他带的班级的确不错,而问题在于他很难在文章中总结自己的方法。不过,他班里的小干部能讲很多,一言以蔽之:这个老师很懒,什么事都交给他们来做。于是,我们把小干部们带进教师例会现场,让他们来给老师们开例会,分享自己的做法……这样情况还有很多。


分享会过稿


我们基地校的老师到了期末从来不写总结,而是参加分享会——这是每学期比较重要的盛典。分享会上的所有内容,都是老师们一学期中自觉最成功、最有亮点的做法。分享会的事前准备流程依次为年级组推荐老师、组内海选、科研组帮助过稿。


前两个好理解,为什么要帮助过稿呢?一线老师有一个特点,埋头苦干,但是表达、思考很难。比如,有位老师要做家校合作的分享,一开始就抱来了大量未经打磨的材料。科研组帮助他从中抽出了三个最典型的故事,又引导他从故事中反思,最后在分享会上呈现为“从三个故事来反思关于家校合作的观点”——把一堆材料变成了三个观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分享会过稿带给老师们的价值。


成果挖掘与开发


每一位老师都是富矿。老师们不知道如何分享,科研部门就把他们好的做法录制成视频,称为“微课程”。比如,某位老师的班级文化做得很有特色,我们扛着摄像机去班级收集班级文化背后的故事。后来我们干脆把分享会做成“产业链”,每次分享会都有视频录制,一个人一集,生成二维码通过学校平台推出,让老师有做网红的感觉。这也是激励老师做研究的办法。


总结起来,科研部门作为中层,首先要让老师看见自己:我是有能量的,我是可以做研究的;其次要让老师看见同伴给予的帮助;再次,让他看见亲人、朋友、学生、家长的关注。这是一种连接的力量,当把研究和老师的教育、教学、生活紧密连接时,研究就真正发生了。


中层干部的定位和价值在哪儿▲▲▲


我们学校管理架构提倡协同共生管理模块,人员架构为“井字型”,其中,科研中心、教育教研中心、资源中心都为年级组服务。




在这种架构下,科研部门的定位是:支持、服务、引领、搭台,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换言之,中层干部要能甘当幕后,尽可能让每一位老师找到自己,成就他们。而为了找到科研工作更大的意义,我向自己提出了3个问题:


1、怎样使“等待挖掘”变为“主动生长”?2、怎样让尽可能更多的人都上车?3、怎样提高效率,发挥更大价值?


最终,我又找到了5个办法。


改变机制——项目组


①让老师操刀“每周一得”修改工作。以前是科研部来修改文章,现在我们策反一些对于协作有想法的老师,邀请他们成为“每周一得”修改团队项目组成员。尽管这个过程很麻烦,但亲自参与修改其他老师文章带来的价值不言而喻。


②菜单式例会。以前是由中层的科研部找话题,现在我们让项目组的老师来做。学校曾经发生过两个年级组同时开例会的情况,全校老师参会必须二选一,于是,两个年级组先在形式上花心思招揽老师参加会议,朋友圈发广告,发奖品,设置有趣的开场;内容上,他们自己选择话题、琢磨话题深度。这样既激活了例会,也为老师提供了更多选择。


③场馆式分享会。某种意义上,这是菜单式例会的升级版。以前,老师每年参加一场分享会,但在我们学校,去年、前年都是6个场馆同时举办分享会,这对老师的判断力、思考力、表现力都提出更高要求,也更有价值。


④主题研究组(互助研究组)。项目组的工作方式慢慢扩张,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项目组,如家校合作研究组、班级文化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层教学实践小组、学生中心管理小组、年级课程开发小组……


总的来说,研究要真正发生,人被激活是前提,而机制的改变最能激活人。


明确定位——融合


如果希望学校工作运转得更高效,科研部门工作的形式和内容的定位都需要围绕一个词,融。换言之,科研部门要把自己的工作和学校各部门的工作相结合。


1 与教学工作融合。比如,某学期学校的核心工作是研究合作学习,推进分享式教学。基于这个目标,科研部门会搜集校内有关合作学习的文章,并亲自去班级挖掘合作学习做得好的老师和学生。实际上,我们也发现有位担任小组长的学生手握11种管理组员的方法,而其中就有老师没想到的。我们录制视频,把她推荐到例会上,老师们看完才发现,合作学习的关键点在于组长,之后,老师们开始轰轰烈烈地研究如何培养组长,如何高效合作。科研部门的工作给了老师们方向和突破点。


2 与德育工作融合。除了学生能给老师开会,家长也可以。他们来听、来看老师在学校里的研究话题,也可以向科研部门提供各式各样的想法。此外,科研部门每年会组织一个盛大的颁奖典礼,让孩子给自己的老师颁奖,奖品是科研部门为老师订制的阅读书单,这样的礼物不仅意义深远而且也有价值。


3 与管理融合。安全是学校重中之重,对此我们想了一个点子:鼓励所有老师来申报安全隐患,老师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就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后勤或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并设立安全隐患申报奖——只要分享安全隐患,就可以获得一本自己想要的书籍。一般老师们很难主动看书,这个点子也能产生一石二鸟的效果。


4 与常规工作融合。比如,新来的德育主任觉得很苦恼,工作总是像打地鼠。科研部门就建议他用课题研究思路来工作,先拟定一个目标,比如一年出本书叫《德育工作的20个怎么办》,平时工作等于是梳理案例和方法,一年下来成果也有了,工作也做好了。


借助外力——搭台


我们可以借助一切力量,比如王昌胜工作室的公众号,平时主要发老师们的成果。不管别人觉得是否枯燥,说到底老师们在乎,这是展现老师们的一个大平台。所以,当眼中有人的时候,一切皆资源。


营造磁场——成果收购委员会


以前总是科研部门主动挖金矿,现在我们改变思路,设立一个成果收购委员会,营造一个磁场,让老师向科研部门靠拢,主动生长。



成果收购委员会也实行项目制,科研部门坐收成果,并设立奖励机制,不过奖励很小,因为对老师来说,最好的奖励就是成果。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把成果跟年级组的评价挂钩。所以到了第三年,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就出现了,比如“关于亲子教育20问”“行走错题集”“典型活动30创意”……渐渐地,老师们也成长为专家。


运用工具——TIM协同教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老师们做教研时,感到很困难,也不知道价值在哪儿,手机可不可以发挥作用?我分享其中一个工具——TIM协同文档。


科研部门建立一个TIM协同文档后,邀请教研组所有老师加入文档,老师们听课的时候,在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拍摄一张照片或录一段视频,课上完了花5~8分钟整理手机,打字或语音都可以,把在课堂上发现的想法输入TIM协同文档。


这样一来,所有老师都能在TIM文档里看到彼此的想法,所有智慧第一时间呈现。多位老师的智慧以照片加文字描述的形式呈现,再加上授课老师的教案反思……一学期下来,教研组会有很多成果。



TIM协同文档也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更没有额外的工作量。TIM协同文档可以让老师们不再惧怕教研,尤其现在90后老师很多,对新事物有浓厚兴趣,学校借助这种方式来做教研,就能激发大家的兴趣和效率。


此外,有了TIM协同文档,指导教学工作的专家也不用亲自到学校里,可以通过文档在线看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也可以及时发言。


抓住每一个可能提高效能的工具以帮助老师们谋求更大的解放,是中层管理者的必修课之一。


其实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带的生态系统,中层干部、一线老师,研究、管理……都是如此,最重要的是先做。如果中层干部进而想把事情落实,做得让人眼前一亮,就需要独立思考的习惯,甘当幕后的勇气,以及创新工作的意识。


管理就是发展人,我们团队提倡的管理就是激励每一个人,不是种一棵树,而是种一片森林。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会感兴趣 

这些脑洞大开的“开学第一课”,总有一款适合你 

老师也有“开学综合征”?10张药方助力状态回来

暑假最后一周要做的10件事儿!帮孩子轻松开启新学期


作者 | 杨静,担任湖北宜都创新实验学校的科研主任,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的骨干,也是王昌胜工作室核心成员。来源 | 本文整理自杨静老师于 “2019决胜在中层——第三届学校全方位领导力主题峰会”的演讲发言。

责编 | 芋圆

排版 | 刘双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