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材施教,说的人很多,真正懂的人太少 | 头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J小D Author 大J

作者 | 大J来源 | 大J小D(ID:jiayoubaobao2015)



有位校长曾说,“哪有教不会的孩子?那是我们根本不懂学习也有风格”。


每个人都有不同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从哈佛教授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延伸出去,根据不同学习特点,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三种不同学习者。也有不少人是混合型的,但总有一种是更加主要的类型。


可以回忆一下:如果你要问路,你是更加喜欢别人画一张地图呢?还是喜欢别人说给你听怎么走?


这就是学习风格的差异。



1

视觉型学习者


视觉学习者的孩子,从小观察就很仔细,你和她说话时,她会很认真地看着你的嘴唇、你的肢体语言。


这类孩子对于各种细节都会特别敏感,从小就会发现很多我们无法发现的东西。


他们也喜欢看书、玩拼图、玩配对找茬的游戏。玩玩具时,也会特别认真地看着你是如何演示的。


对于这类孩子来说,如果她没“看到”,她就学不会。


我家孩子小D就是视觉型学习者。她认识字的过程,都是需要把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的。


我当时记得很清楚,问她某个字怎么读,她自发地会说,“云,就像天上的云一样”。可见,她自己脑海里调取信息的过程就是这样的,字-图片。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类视觉学习者,那么最好的帮助孩子学习的方式就是更多的视觉化。



教数学运算时,只是单纯背诵口诀表,对这类孩子来说效果不会好。反而是把演算过程写在纸上,一步一步推导给孩子看。


教任何生活技能时,也不要只是嘴巴上说,最好就是直接演示给孩子看,一步一步怎么做到的。


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记得多引入视觉材料。比如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那么购入一些记忆类的桌游或者卡片;想拓展孩子某个知识点,从绘本书本入手。

对于这类孩子,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或者App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当然要控制好使用时间。



2

听觉类学习者


听觉类学习者的孩子,从小基本上就有这样的特征,父母随口说的话,背景放着的曲调,他们只听一两遍就能模仿出来。


他们从小听从指令的能力更强,也许其他孩子还蒙圈的时候,他们就能听从好几步指令,而且还能有条不紊地执行(当然,之后孩子“叛逆”的情况不算哦)。


这类孩子不喜欢太安静的背景,即使读书写作业,也是希望有一点点白噪音在身边。


我就是听觉学习者,从小到大学习时,都是需要听音乐或者电台节目当背景音乐的,现在我也更加喜欢在咖啡馆工作。


父母当时总觉得会分心,但我自己知道这样我更加专注。


对于这类孩子,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讨论交流。



家里多准备一些有声读物,放给他听也许比让他自己看书更加有帮助。


一些课本的预习,多鼓励他读出来,大声读;向他提问,听他复述,都能让他更好掌握。

如果是玩新的玩具或者做新的实验,多和他一起把主要步骤说出来,而不是写下来。


还可以鼓励孩子结交学习伙伴,让孩子把掌握的知识讲给小伙伴或者父母听,这些都能帮助他们学的更好。



3

动觉学习者


这类孩子是被误解最多的,总是会被贴很多标签,差生,坐不定,“多动症”,上课不专心等等。


而这类孩子的比例并不低,一项针对美国2000名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一年级的调查发现,三类学习风格基本上是各占三分之一。


但很遗憾的是,大部分传统教育方式并不适合动觉学习者,上课必须坐定,听课时手不能乱动,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这类孩子的学习特点的。

动觉学习者需要运用自己的双手,整个身体一起参与学习。



多提供一些教具实物,帮助孩子摸到体会到。


哪怕教最简单的形状,用积木搭出来,让孩子摸到五边形的五条边,都要比说给孩子听,画给孩子看更加有效。


引导用身体摆出各种文字,来复习写字,边走路边背诵课文,甚至可以一起演绎出来。

把一些知识要点做成卡片,散落在地上,一边复习一边跑着跳着去捡起来,这些鼓励“动起来”的学习方式,会让孩子学习效率更高。



4

如何取长补短?


看到这里,不少父母肯定要犯愁了,道理都懂,但是学校不太可能这样让每个孩子“任意妄为”的啊。


是的,的确不是所有学校或者每个老师都有这样“因材施教”的意识,但这就是你我学习育儿知识的动力之一啊。


大环境无法改变,但因为我们更懂脑科学,更懂我们的孩子,我们就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学习风格是没有优劣的。很多父母肯定会觉得视觉型学习者更好,并不然。每种风格都会有它各自的优缺点。


父母和老师的作用就是提供环境,帮助引导孩子。


就连像小D这个学校,即使校长和教务长给我们开了会,但也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明白和贯彻的。


像小D就是视觉学习者,他们小学现在每天早上有个晨会,老师就是口头讲,没有教材,也不需要教材。


她的一个老师就和我反应,小D会“神游”。老师的解释是,“也许她早上还没睡醒,后面上课的时候她就很好了”。

我就活学活用了啊,我了解她的学习风格,我知道这不是“没睡醒”,她就是没有视觉刺激,就无法专注。


那我就告诉小D,开晨会的时候,你可以坐到前排,离老师近一点,看着老师的嘴巴,这样能帮助你集中记忆力。


目前试了一星期,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而如果你的孩子是听觉学习者,有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东西,他吸收效果不好。老师让大家默读预习的时候,他总是开小差。


那么就可以告诉他,把老师说的话,自言自语小声地说给自己听一遍,这就能帮助他更好学习。


而如果他因为老师拿着绘本读书很干扰,那么就可以告诉孩子,如果觉得图片内容太多了,试着坐远一点,或者刻意不看,用耳朵听,来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


再大一点的孩子,还能提供他们一副耳机,告诉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戴上耳机听一会音乐。


动觉学习者就会稍微有一点点挑战,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允许孩子随意走动、随意坐的。


那家庭环境就格外重要了。对于这类孩子,放学后一定要保证更多的运动时间。


很多家长有误区,一听老师反应,孩子上课“多动”,那在家就会更加不允许孩子动,以为这是在训练,其实结果往往更糟糕。

保证了一定运动量后,再教会孩子如何把“多动”变成自己的学习优势。


提醒孩子,上课的时候多运用自己的身体各个感官,教会孩子记笔记或者画学习地图的方法,这是最好的让孩子手忙碌起来的方式。


还可以使用便利贴写下要点,然后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复习;或者在家里各个地方贴上这些要点,来进行复习,效果往往比端坐在书桌前要好很多。


如果已经学习受挫了,可以多鼓励孩子参与实验类的学科,这是孩子喜欢也更加擅长的活动,先从这类学科逐渐重建学习动力和信心。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是动觉学习者,靠运动和感官来学习。只不过有一部分人把这样的学习风格延续到了成年。


但已经有研究证实,多感官学习,如果运用得当,学习效率往往是最高的。


可见,动觉学习者是个沉睡的宝藏,我们一定要好好唤醒。



5

写在最后


尽管这是我很喜欢的校长分享的话题,但最后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辩证看待,避免把学习风格变成又一种的贴标签。


这一点,校长并没有说,但我想提醒大家。

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风格,是为了更好理解孩子的行为。但是在日常引导上,还是要鼓励孩子多交叉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多使用多种感官学习。


比如,我了解小D是视觉学习者,但我现在还是会有意识地和她进行听力游戏和身体游戏来学习知识;而我自己是听觉学习者,但我仍然坚持读书和记录笔记。


只不过这个过程中,因为了解学习风格,我能更好地管理预期,能更好地理解小D的不容易。


真正的因材施教,对我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取长补短或者扬长避短。

而是知道她是怎样的孩子;接纳她的特点,优势和劣势;帮助她突破个人局限,不断精进!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

2594889720@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差生和优等生交换学校一周,结果令所有人震惊

重磅!浙江为中小学生减负,33条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先抓习惯,再谈成绩!这份1-9年级“好习惯”一览表,请老师转给学生!


作者 | 大J

来源 | 大J小D(ID:jiayoubaobao2015)

责编 | 芋圆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