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12日,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主论坛——重建教育价值
这场绵延不绝的疫情,让大国博弈、社会治乱、个人得失、观念对峙等主题搅在了一起,这是命运给人类安排的多声部大戏。
很多的大问题,被无数的“黑天鹅”带进每个人的视野,而我们多数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们不知道人类会走向哪里,“只知道不能走向沉沦”。
我们不知道大国的沉浮,只知道“唯有大民才能托起大国”。
我们不知道“脱钩”会不会被迫到来,只知道“中国人自己不能主动脱轨”:百年复兴的美好愿景,生动多元的成长追求,开放与包容的国民心态,现代与法治的国家战略……
是的,我们必须从这些飘在空中的大问题,回到文明与教育的底层逻辑,回到那些最核心的原理和隐于内在的原则,吹糠见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看清本质。
我们必须从这些底层的逻辑,演绎出思维的脚手架、行动的工具箱,系统的方法论,人人参与,去搭建我们重构教育、解决问题的操作支点与行动空间,并推动我们自己分析现象,理清逻辑,有效行动。
我们必须以系统的设计,生态的视野,重建教育价值,在2020这个划时代的转折时刻,展开一场严肃的讨论:教育的基础价值和根本目标,究竟是什么?以及,在学校里的每一个侧面,每一个班级,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我们如何承接与抵达?
我们相信,心中装着价值的罗盘,动态迎击一切挑战,才是理想教育可能相遇的前提。
此时此刻,学校的困境,变革的难题,常常源于价值体系、顶层设计的模糊不清,以至于我们所用的力气,一部分彼此抵消,一部分没有意义。教育实践总是留下一些散落的珍珠,串不成美丽的项链。
今时今日,教育人的“痛”和学习者的“病”,藏在学习进程教材与世界的冲突磨合中,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目标缠绕下,分数与能力的无力兼顾区。由此导致很多的教与学要么偏执一端,要么无根浮萍;老师和学习者总是在“迷宫”里辛勤赶路,看不见方向,也顶不破头顶的“天花板”。
我们追问,当“德智体美劳”背景下的素养平衡,与每个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优势成长,依然是我们需要智慧兼顾的事情——课程该怎么设计?
我们畅想,学习者越来越进入全生态素养:不仅仅是自然生态,还包括多样生态的平衡;全文明素养:不仅仅是我所在的文明,还包括全人类文明的理解;全思维素养:理性、感性、逻辑、想象、科学、艺术……学习当如何组织?
真正的价值,动起来才够得着,静下来才看得见。
本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将会持续近一个月的时间,包括如下主题会议模块,关联学校生态重建的主要支撑点和全部角色方,并引导参会者以“在地”和“云上”两种方式进入会议。
在学校变革的路上,价值方向、策略机制、团队进步、学习场景、学科与学习方式……我们将以一个月的时间,梳理教育的根本目标,看见学校的核心环节,走向科学的行动设计。
亲爱的校长和老师们,向美好教育致敬的方式,是亲手把它创造出来。
在此我们倡议,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多关注目标,少纠结条件,以终为始,创造未来。以教育人今天的认知与行动更新,告诉校园里必将走过的每一个孩子:任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是对自己成长和学习的邀请。
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组委会
▼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选座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