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阅读时做不到这四点,读再多书也是白读
来源 | 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
作者 | 郑钢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这句话是自古到今无数读书人的梦想,通过博览群书,厚积薄发,从而成就“千古文章”。
其实,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一个人如果要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所成就,独领风骚,势必要熟谙本领域经典或前沿的知识或信息,就要靠大量的学习和阅读;
一个孩子要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童年时期的海量阅读是“不二法门”,是成长的基石。
然而,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阅读时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读了几页,读不懂便索然无味;或者读了,只有文字解码,而没有意义建构,不明白说了什么,根本不要说“读破”了。
挑战式阅读逃离阅读“舒适区”
在很多人的书柜里,静静地躺着一些书。只有在主人刚刚拿到时被翻了几下,之后很少被眷顾,只有灰尘在默默地陪伴他们。
一番凄凉、无奈的景象,与主人当初欢欣、期待的心情有着天壤之别。这是阅读者一本书读不懂,读不进去,读不下去的真实写照。
读不懂一本书,有很多原因:
例如,这本书与读者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相差甚远。
要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读懂《红楼梦》,无疑是天方夜谭,认识全部的字还勉为其难,更何况是如此的鸿篇巨制,具有复杂的情节关系、深邃的文学思想、独特的审美价值。
再如,这本书与读者的认知领域相差十万八千里。
让一个语言研究者,阅读和研究亚当.斯密斯的《国富论》,书中许多深奥晦涩的专用词肯定会让他抓狂。当然,也有极其个别跨界能力厉害的例外者。
又如,这本书与读者的兴趣并不是在一个频道上。
有的孩子酷爱阅读历史小说,往往对童话故事提不起兴趣,通常不会把《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列入他们的阅读书单。
有些书读不懂,可以暂且放在一边。然而这并不是说,当我们读不懂一本书时,就可以弃之如敝屣。
无论是大众阅读,还是专业阅读,总有一些经典的书籍是我们无法绕过的。
朱光潜曾说过:“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这就是告诉我们: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阅读经典,阅读原著。
经典和原著,通常是我们在阅读时会读不懂的书籍,我们如何处理和对待他们,决定了我们阅读的深度和高度。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要在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排除那些容易因循守成的文本,带领他们走出舒适区,不断引导他们超越原有的水平和基础,主动挑战更高境界的作品。
孩子只有不断“踮着脚”阅读,阅读那些略高于他们认知水平的书籍,他们的思维品质和阅读品质才能得到提升。
安全感是学习和阅读的大敌。
一个孩子在阅读的道路上,一定要邂逅一些“读不懂”的书籍,阅读一些磨脑子的书籍,才不会在舒适区“恋战”,不断在“挑战区”挑战自我,获取阅读理解能力和人类文明的精髓。
一个有经验的跳高教练,总会在运动员跳到一定高度后,慢慢地调高栏杆,激励运动员不断冲刺更高的目标。只有这样,跳高运动员的水平才会持续提高。
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不断地去阅读一些高于自己认知水平的书籍,不断在挑战区内“挣扎”,读者才能脱离平庸,完善认知结构,提升生命内涵。
重读犹如老友见面、故土重游
当我们看一本书,觉得看不懂,看不下去了,或许可以先放下来,过一阵子再读或者重读。
我们常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书多读几遍,意思就自然而然出来了。而且,当我们一次又一次阅读一本书时,总会触发新的观点和思考,捕获新的灵感和收获。
英国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样描述自己的重读经历: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何如此作为。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艾肯还说:
我还会再读另一部分,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了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那个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
也就是说,不管看过一本书多少遍,她总能从中发现新的视角或者以往的忽略之处,困惑和疑问也在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中得到解答。
有时经典不在于一下读懂,而是要借助于自身阅读品位的深厚积淀,慢慢就会读进去了。
一个孩子在一二年级时阅读《西游记》,就会遭遇很多拦路虎,磕磕碰碰,但是到了四五年级,读起来就游刃自如,因为他的认知、经验在发挥了作用。
做所有事情都是需要基础的,包括阅读故事或者小说似乎那么简单的事。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时域来理解和认识重读,那就是“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读”:
这属于阅读元认知的一种方法。
当读不懂或者读不下去的时候,并不急于往下读,而是慢下来,回读或者重新阅读自己不懂地方。
回读并不是一个浪费时间的坏习惯,它是大脑在提醒你,刚才那部分没有看懂,强行不回读,只会让读者将错就错。
我们在第一次读时,可能对文章的各部分及整体都不甚理解,但每次重读文章,不同的部分就会被聚焦。被聚焦的部分会变得清晰,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
建立“阅读圈”获取启迪和借鉴
一本书,尽管我们有时会读不懂,感觉读不下去,但是这世界上总是有人已经阅读了她,而是读懂她,领悟她。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寻这些人,建立“阅读圈”,与这些“朋友”交流,从他们的经验处获得启迪。
如何寻找这些朋友?最好的办法是“阅读书评”,既关于某一本书的评论。
好的书评会对一本书的写法、内容和知识背景、价值,通盘式地介绍,通常提纲挈领地将这本书的精华和盘托出,引导读者如何关注重点和难点。
阅读书评后,无论是你再次打开这本书,还是第一次打开这本书,你会无意识地循着文脉往下读,犹如有了台阶,阅读就不会变得太难。
不仅如此,好的书评会将书籍放所在领域中知识谱系、思想脉络层面加以审判,建构创新知识、思想和文化,给阅读者不同的视角。
笔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养成了个习惯:阅读《中国教育报》的读书周刊。
此份周刊,会定期刊登新书与经典著作的解读或评论,作者总会在有限的篇幅里,呈现关于某一本书最精华或者最关键的内容,帮助读者掇菁撷华;
而且,这些作者往往是领域里专业素养深厚,专业思想敏锐,专业见识独到的那群人,常带给我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每次阅读下来,总感觉酣畅淋漓,收获满满,也总会生发要进一步拜读或细读的念头,使得我的“下一本书”就在“这本书”里,读起来自然也轻车熟路。
即使是诘屈聱牙的著作,也不会感觉太难,原因在于评论者类似于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的“领读人”,通过书评带领我们“登堂入室”了。
除了见诸于报刊的书评,还有一种非正式的书评也值得看一看,那就是网络上的评论,属于“非正式”书评。
“豆瓣书评”、“微信读书”、“Goodreads”等,都有关于某一个本书的评论,也会带给我们很多启迪和启示,使我们说出“哎,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啊!”忽然间豁然开朗了。
作家维舟分享过类似“书读不下去咋办”的经验,他说,当他看一本书,读到有点怀疑的时候,通常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自己没读懂?然后要不要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又或者说这个学科里面,其他的著作是怎么样的。
他认为,很多情况下自己原来不懂或者不理解的东西,是因为自己没理解,根本就没有抓住书的脉络和框架,换句话说,可能连门都没有摸到。
当然,这个“朋友圈”里少不了一个人,那就是作者,阅读本身是一种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作者会通过前言或者自序,把写作的缘由和背景娓娓道来,将这本书的框架和新发现新认识勾勒出来。其实,这些是作者最希望读者知道的东西。
前言或者自序,是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前必不可忽略的内容,也是引导孩子阅读一本书的第一步。
初读者阅读序言,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得他们产生往下读的欲望,而且能够使得阅读变得轻松和容易。
一旦基本概念或者框架有了,那阅读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因为抓住了“牛鼻子”,就驾轻就熟了。序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为“扫盲”而用,“勾魂”而用。
当我们阅读到一定的程度,会慢慢获得自己阅读的心得和体会,建立起对于这本书独特的理解。
此刻,我们也可以把你的收获与你的“朋友们”分享,在报纸、刊物、网络上分享你的观点和理解,此刻“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评论和分享促进我们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而且,在复盘、提炼、转化和联系中,作者的文字慢慢成为我们的血肉肌理。
有些人说,自己看了很多书,却不记得任何东西。很多人觉得读书没有收获,原因在于缺少复盘、提炼、转化和联系的环节,缺失将内容与自己联系起来。
过目不忘只是传说,现实世界中大多数人做不到。
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质疑和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一本书同样如此。提问,对于扫除阅读障碍,读懂一本书来说很重要。
有时,读书时行云流水,一马平川并不是好事,说明阅读者并没有思考,也没有与文本开展对话,更没有去解决阅读难以理解之处。
小问题或困惑没有没有解决的话,慢慢积累,一本书到了最后,如同没有读过一样。读者只是在扫描而已,离“读懂读透”的阅读标准相差十万八千里。
提出问题,打开了意义的各种可能性,让有意义的东西进入了自己的大脑和思考。善于阅读的人总会在读前、读中和读后提出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和文本内容。
在阅读时,一个阅读者通过提问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作者对话:
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观点?
这本书传递了何种信息?
还知道关于这个主题的其他内容吗?
能从文本中了解到什么?
自己不懂得原因何在?
在提问中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使自己与文本积极互动,提问和互动的过程就是释疑的过程,就是解决阅读中不懂或者感到困惑之处的过程。
带着问题读书,不仅仅能快速从书里找到答案,更能够集中注意力。
我们经常在强调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这是一种质疑和求证的能力。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面对文本时不会轻易接受既有结论,而是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评估文本的深度、广度以及逻辑性,从而得出答案。
质疑和提问会让读者不断对文本内容和作者思想提出疑问,培养批判性思维,并不断消除阅读的障碍。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讲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要读懂一本书也要经过这三种境界:
阅读要读经典的著作,要读原著,要读难读之书,这些书是“高楼”,能让你“天涯一点青山小”、“登高望尽万川径”,属于第一境也;
之后,要矢志不移,对于经典之书不放弃、不抛弃,想尽法子去理解和读懂,“为伊憔悴”,此乃第二境也。
到了第三境界,所有的阅读障碍消失的无影无踪,对于书本内容理解的通透清澈,此刻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以及自己的想法不请自来,一本书完全融入了自己的血肉和思想,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一个人也只有在读懂了一本原来不懂的书籍时,才知道这本书的益处有多大,才知道这本书是如何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的。
责编 | 芋圆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