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所将“未来”刻在DNA里的学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未来学校建设 Author 刘彦



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和人大附中名誉校长刘彭芝曾说:“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是人大附中教学改革的试验田,要做人大附中的‘未来学校’。”
带着老校长对学校的定位,在近10年办学过程中,人大附中西山学校逐步形成稳定精准的教育哲学,提出以数字化引领学校的发展。学校还进行了课程整体重构,促进中外课程优良元素的深度融合。

下面几组数据是在北京市海淀区所做的初中生入学的学习品质测试分析,从中可以勾勒出西山新生的画像:


  • 学业能力和效能表现在海淀区平均线以下

  • 学业水平处于较低等级的新生比例大于全区水平

  • 喜欢的课程是信息技术和美术

  • 课外喜欢信息电脑类、科技创意类活动


面对生源“入口”的实际情况,怎样给这群“数码时代原住民”最适合的培养?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在国家战略和时代趋势的大背景下,对齐育人目标,进行“数字化未来学习项目”的探索实践。


“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项目

建校之初,学校就开始了"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项目。2010年,学校从数学学科开始,一个自愿加入的班级迈出开拓的第一步。

当时学校本来就年轻,加上国内还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鲜有同行者,因此在面对学生升学,家长及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学评价和出口评价的时候,学校遭受非常多的困难,甚至受到极大的质疑与否定。


但是,当我们回望学校的顶层设计和愿景,决定要在坚定的探索中试错前行。

2015年,我们看到了国家“互联网+”大趋势。如何结合互联网思维,真正运用技术优势,避开技术缺陷?我们又一次对学校课程结构进行重构,对教学过程进行再造,特别是抓住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发展这几大关键点,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整体的设计。

当我们再出发的时候,已经看清楚自身问题所在,并尝试基于问题和现实进行诊断,找出解决方案。

首先,对兴趣大挑战也大的学生,如何让他们理解学习配备的含义、具备网络资源辨别和使用的能力?我们从签署AUP协议开始,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同时还设计和提供完整的信息素养培训。针对课堂实施与课下设备使用,也有一些有效的状态监测。

其次,对有热情也有困惑的年轻教师,如何平衡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我们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基于学科和教研的需求,也要进行相应的学科应用培训和实践探索。

最后,对难以认同和支持学校教育的家长,如何赢得应有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打开校门做教学,从2015年起每学期有两次家长体验式工作坊,常态化地进行课堂开放日,只要家长提前预约就能随时观察课堂。让家长们切实地看到孩子的变化,在学习成长上的不同。

当问题诊断结束,解决方案出炉,具体操作就成了关键。

  • Captain培训——责任中彰显契约精神


学校在开学初就让新生以选拔或自荐的方式,选择captain。然后让学生组建4-5人的小组,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每天在学习配备和技术的支持下,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藉由这样的培训,让孩子们在团队中不仅理解了责任,更在责任中彰显了契约精神。

Captain引领的每日班级反思

  • 学长计划——“传、帮、带”中掌握信息技能


学校有一个最受学生欢迎的学长计划,它由高二、高三学生组成,自愿利用午休或放学后的时间,给刚入校的同学进行信息技能的“传、帮、带”。在这样的互动和学习过程中,高年级同学收获了成就感,低年级同学也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 丰富课程——实践中提升数字媒体素养


为了更好地在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数字媒体素养,除了常规信息技术课程,学校还开设了丰富的校本必修课程,如编程课程、无人驾驶课程、电视台拍摄课程等。

此外,学校的所有活动都由学生来承担,通过这些丰富的课程和活动,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媒体素养,逐步形成与夯实数字公民的素养。

  • 教师“技术市集”——个性化的媒体素养支持体系


对教师来讲,每个阶段的不同学科在技术支持方面有不同需求。所以我们为老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市集,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媒体素养。

从两周一次的技术沙龙到每月一次的学科打靶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课程设计,老师们在学科工具、创作工具、协作工具、反馈工具、评价工具等方面,都有了更加熟练的认知。


  • 家长体验式工作坊&常态课堂开放日——从质疑到支持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家长,都是学校的教育合伙人。为了让家长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融合后,孩子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和学术习得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每个学期都会组织两场大型的家长体验式工作坊。

工作坊由孩子来教家长,通过学生的教学与展示,让家长亲身体验学生在新课堂与场景下学习的巨大变化。家长也从最初的质疑者、观望者变成对信息技术改革探索的坚实拥趸。

  • 畅通家校理解——疫情期间向家长开放线上课堂


在2020年疫情之下,当线上教学成为必须面对的教学方式时,家长们尤其感慨。因为他们发现,身边同事或朋友的孩子在线学习时,可能还有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困难,而自家孩子却很快适应了新教学模式,并沉浸其中。



我们收获了什么

从“1对1数字化未来学习”项目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学校得到很多收获,无论是学校组织,还是教学过程、学习方式,再到家校连接上的改变等。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

对于技术,要有一种拥抱的态度,用批判性思维和锐意创新,形成学校共同体文化。而“教育合伙人”效应的凸显,也凝聚成一股面向未来的合力,助力学校的升级。

在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架构中,无论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还是竞赛类课程,我们都是以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作为抓手和落脚点。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夯实数字公民的素养,通过场景和技术的应用,感受到信课整合的效能在不断释放,为教育教学的提质增效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


技术不是为用而用,而是需要智慧,去探索每一个学科,每一个课堂,真正的信课整合,是对教学设计更有优化的意义和效果。

我们也通过微课和电子书,让学生参与进来,活化他们的预习形式,激发学习的潜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上大量的无死角交互,撬动学生的学习劲头。

因此,当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了6年后,他们又给自己做了这样一幅毕业生画像。


他们认为在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的学习和成长,就像是游戏里打怪升级,用游戏的精神看待学习力的升级。他们认为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发现学习的价值,也学会了自主学习,在团队协作中逐步的树立了担当意识,特别是在科学实践中激发了创新的活力,战斗经验值持续不断地刷新,最终收获升学成果。


我们的思考是什么?

最后,谈一谈我们的思考。

未来10年,数字化将是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全球教育都在关注未来学校建构,数字化建设将是未来学校建设的核心,在线教育已是无法回避的教育形式之一,关键在于,要真正做好协同在线、沟通在线以及整个教育生态的在线。

其一,以人为本的数字化建设是未来学校建设的核心;

其二,做好五个在线,即教育生态在线、数字服务在线、协同在线、沟通在线、组织在线;

其三,夯实数字底座,联通一些互联网企业和平台、软件研发科研部门和机构,协同创新,为学校教育教学基层治理注入数字基因;

其四,强化场景建设,整合学校、教师、学生各类场景的生态应用。




作者 | 刘彦,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校长来源 | 未来学校建设(ID:pgy_zhuangbei),内容据作者在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月·未来学校整体建设峰会演讲整理
责编 | 三石
2594889720@qq.com

• 曹培杰:课改20周年再谈未来课堂,我们离理想只差5步

 教师如何面向未来?对角色理解、素养要求、进阶路径,我们有这些发现

 张泉灵:更好地面向未来,孩子需要构筑四项底层能力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