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拜访一位教育局长,谈到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正在为此头疼。
他头疼什么呢,区域想要推行学校增值评价,做调研的时候,一些基础好的学校表示出强烈反对,觉得自己提高的空间有限,增值评价对他们并不公平。如果强行推进,他担心这些学校会消极抗拒,如果不推进,他又觉得现有评价实在有些落后。
像这位局长一样在评价改革中遇到困境的情况,实在太多。
某个区域想进行教师绩效评价改革,但又不知道如何平衡职业素养、教学效果、师生关系等各方面的指标比例,迟迟建构不起一套客观完整的指标体系。
某个区域有意加大第三方教育评价的力度,可是苦于找不到权威性高、信誉度强的机构,而且目前国家对第三方评价组织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所以改革进度缓慢。
上述困境只是众多问题的缩影,这让许多区域改革之路障碍重重,甚至进两步退三步,忐忑不安中只好止步不前。
教育评价很难,因为它关注的是复杂多样、动态变化的“人”而不是简单的“物”。但教育评价又必须深化改革,不仅因为国家政策的要求,也因为教育评价具有的诊断、选拔、导向、发展和管理功能,是整个教育生态的关键影响因素。
“前路艰辛,又必须前行”,这是区域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面对的课题。那么有没有可能让这条路走得安全一点、顺利一点呢?这成为《区域教育治理》2021年1期杂志全部的意义所在。
有学者认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应做到理念前沿、体系科学、方法创新。具体怎么做呢?在这期杂志里大家会看到精选出的众多一线案例和工具模型。
第一是理念前沿。比如,追求成长评估。2015年美国推出新的教育改革法案——《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取代《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教育评估模型相应也从“达标”模型变为“达标+成长”模型,从关注全面发展到关注个性发展,随后美国大部分州的教育评估系统对成长评估的比重都达到1/3或以上。这代表了一种新的评估理念:追求成长性,或者说增值发展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对美国、德国、英国、日本、芬兰等8个国家的教育评价改革分析后发现,国际基础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立足发展确立评价导向”,鼓励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原有基础、发展现状和趋势潜能进行评价,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第二是体系科学。比如教育评价的目标、方法、主体、结果以及反馈应用的系统设计。成都市青羊区从一开始就着手厘清区域教育评价对本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意义,构建起整体的评价体系——“基于增值、基于发展“的学校评价、“学业素质与能力评价系统+学业负担等专项监测+基于典型事件与人工智能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学生评价、“基于青羊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教师评价、“基于星级评选”的家长评价等。为了让评价结果使用充分,青羊区还专门申报了课题《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信息反馈机制实践研究》,进行专项研究,目前研究成果已经广泛运用到实践中。
第三是方法创新。比如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学业质量评价。上海市闵行区秉持“全人”的学业质量评价理念,充分挖掘学业质量内涵,扩大对“学业数据(或证据)”的认识,运用聚类、交叉等数据挖掘手段,探索学业成绩变化趋势和规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者背景数据为基础,贯通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全评价。他们还在各学校倡导通过“可穿戴设备”、“机器学习”技术、智慧学习平台等手段精准收集大数据;同时区域建设数据采集和汇聚平台,将学习者数据、学习环境数据、学习过程数据、学习水平数据等聚集打通,分析其关联性,支持个性化评价和指导。
通过本期杂志,你可以看到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优秀区域实践,知道哪些弯路可以避免;还可以看到全球教育评价的前沿趋势,厘清改革的方向;也可以看到教育评价的系统建构模型,看看是否适合生成本区域独特的评价体系……总之,我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更加从容地“选择远方,风雨兼程”。
点击图片,一键订购!
点击阅读全文,一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