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职业成长,只有生命的唤醒,才能打破封闭的循环 | 头条

金伯扬 新校长传媒 2022-03-28


教师陷入职业瓶颈,工作缺乏激情;学生学习不主动,做事没有担当;家长不理解学校的做法,也不予配合……校园常态困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办?

其实,一切皆源自于生命的局限,要改变现状,我们就需要超越局限,成长生命。
 

你是否正陷入一个封闭的内循环?


有一位骨干教师,校长对她很欣赏也很信任,对她的工作从不随便干涉。直到一天校长发现她行为有异,就约上我跟这位老师进行交流。


原来她与下属沟通不畅,下属直接去找了校长,回到办公室后还散布消息称,“校长支持我。”骨干老师很受伤,越想越多,觉得校长不信任自己,甚至产生了想离开学校的念头。


校长得知来龙去脉后,非常惊讶道,“那位老师并没有提到你们的冲突,我也不知道你们有冲突。我不找你,仅仅是因为非常相信你。”


误会解除后,这位骨干教师的状态迅速恢复。她跟我说:“茅塞顿开,幸福喜悦。未来要停止‘看见—猜测—情绪’的自动化思维,积极建立沟通。”


我们来看看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却常常不会去求证,而是猜测,并将猜测结果当成结论,进而产生负面情绪,情绪又引导我们生命的走向,让我们更加确认自己的猜测,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内循环,影响我们的工作甚至生命状态。


仔细看看我们的周围,工作中的冲突,不愉快的情绪……很多都源于内在的这种封闭式循环。其成因很多:


比如“我”成为了障碍,将自己视作权威,不能接受别人的挑战,虽然这其实是一个假象,但却能时刻影响着我们;


比如以合理化的理由来逃避,把变自己视作受害者,一个无辜的人,其他人都在欺负我;


再比如因自我太过敏感,变得价值轻慢,将初心、激情,甚至理想都忘得一干二净……


这些都会让我们陷入内部循环里面走不出来。


怎么破?关键在于我们有“看法”时,不要去猜测,而是打开,跟对方直接进行沟通,消除误会,获取支持。 


“看法”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周围人、事的反应。它源于我们的想法,又脱胎于由教育和经历形成的信念,坚挺地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承认并面对局限,才能绽放生命光彩


生命的局限其实有很多方面,我从6个维度去进行总结:

● 第一,重构认知


教育里面经常追求两件事,一是认知宽度,二是认知深度。前者指知识面,后者指理解力。一个学生若能两者兼备,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却不一定能应对生命中的考验,那还需要重构认知模式,也就是我们的世界观。


如何重构我们关于生命及他人的认知?这需要我们打破生命的局限。


举例而言,有些老教师水平很高,常常会指责刚入职的年轻老师“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你都做不到?”甚至说“你怎么这么蠢?”


有些老教师则相反“你做不到是正常的,我有30多年的积累,你才刚从大学毕业,我在你的年纪也做不到。”


这两种不同的认知会导致我们的管理方式不一样。

 

如果我们能对认知进行重构,就可以得到一种能量迁移,经验丰富的老师就把能量赋予给新晋老师,支持他们的成长。


所以,认知重构是每个人生命中一直要去做的事。

 
● 第二,重塑经验 

我们每天的见闻是一种输入,通过模仿、学习和应对三种方式内化为我们的经验,即人生观。人生观一旦形成,我们在面对新的人、事、物时,就会不假思索的运用这种经验去面对它,但这种经验能一直有效吗?


世界不断变化,每次社会浪潮总会带起一批新人,淘汰一些旧人,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固有的经验不能适应变化,要突破生命的局限,就要重塑固有的经验。


经验的重塑一定是基于对变化与无常的认知,基于一种谦卑和敬畏。面对变化的世界,没有人是万能的。

 
● 第三,觉知惯性

每个人都在空气中呼吸,如果不说,你常常不会意识到,因为呼吸已经成为习惯,只有在空气不好,或者不能呼吸的时候,你才觉得呼吸很重要。


惯性就像空气般的存在,由强大的生命力所形成的,通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我们生命中的舒适区。如果我们不知道惯性的存在,就是一种无明;不承认惯性的控制,是我们没有勇气;不改变惯性的影响,我们就是无力的。


每个人都会有两种惯性:喜欢为别人做决定,不愿为自己做决定。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经常以猜测认定出负面的结论。比如文章开头的案例中,骨干教师不跟校长沟通,仅凭猜测就认定校长不信任我;又比如很多时候,我们想去做一件事情,觉得不可能,想去拜访一个人,觉得他不可能见我……


其实,我们都是用觉知惯性为别人做了一个“不可能”的负面决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愿为自己做决定,而更愿意逃避自己的责任。


怎么办?我们要去觉察。有两种方式,他觉和自觉。


他觉能提醒我们去觉察,我们还需通过反思实现自我觉察。觉察后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负面反省,即从做的不好地方入手。这只是一个手段,其目的仍然是达成另一个方向——正面建立,因为生命一定要正面开展。

 

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他正面的生命,如果我们总是指出他如何如何不行,这种负面反省的方式很可能会摧毁一个孩子。怎么办?我们需要告诉他怎么做才好,这是一种正面建立。


同样,成年人要突破生命的惯性,就要从负面反省入手,进行正面建立。

 
● 第四,看开现实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现实里面,但是我们能认知客观的现实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看到的现实,而非客观的现实。


曾经有一个从985学校毕业的学生初到学校,被临时安排到办公室做接待,结果这位老师心里非常难受,工作提不起干劲。


为什么?因为他把临时安排当成了一生的际遇,觉得自己人生很灰暗。实际上很多成功人士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际遇,他们不会把一时的不如意当成一生的不如意。


再举一例,也是一位新教师,进学校后努力工作,却发现很多同事都不帮他,这让他很受伤。“我为学校做事情,为什么大家不帮我,应该帮我啊。” 


很多时候,这种“应该”思维让我们碰壁。为什么别人应该帮你?单位是有岗位分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了“应该”思维,人和人就容易产生对立,不仅是同事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都可能因为这种思维陷入僵局,甚至导致关系破裂。


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应然状态,拿掉“应该”,接纳“现实”。现实中我们没有得到帮助,要想往前一步,就要去创造“可能”,去思考我怎么才能让别人帮我,是不是可以改变自己做事或沟通的方式?



当我们从“应然”回到“实然”走向“必然”的时候,人生就打开了一个缝,前景就不一样了。

 
● 第五,跳出标准

我很喜欢武侯祠的一幅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生活中,我们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其中最高频的标准就是“对错”。

我们讲“对错”,实际上在讲我是对的。没有人会拿着自己对错标准说对方是对的,如果所有人都说“你是对的,我是错的”时,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正因为我们总认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冲突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产生了。

这也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经常面对的情景,将标准变成了评判,基于评判展开了“战争”,“战争”一旦发生,我们生命的张力就受阻了,生命的成长也就难以为继。 
 
● 第六,突破个体

每个人都有“我的”欲望,比如我的存款,我的岗位,我的荣誉……如果把生命建立在“我的”基础之上,就会很局限。


那些钱、岗位、荣耀真的是你的吗?这就回到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之一——我是谁。我们要把“我的”中“的”字去掉,从自己心性中去展开生命,去认识自己。


生活在世界上,我们不能只是自己,还有“我们”,从“我”走到“我们”才会有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


再举一例,某校一位中层干部非常能干,但跟一名下属老师的关系非常僵。因为他觉得那位老师很优秀,一直想超过自己,于是视之为敌,甚至于看见她就不舒服。这种对比的思维模式,让她把对方当成一个对手,双方站在对立面。在生命成长锻炼营中,我们建议她将“对比思维”变成“追随思维”。变成被追随者,你就成了榜样。


只有从“我”到“我们”,才能突破个体的局限,整合更多的人去做更大的事情,实现生命更大的价值。

 

因此,只有当我们承认生命有局限的时候,才可能突破生命的局限。


承认自己优势与不足,承认有很多人比自己厉害。承认从而反省,更重要的是面对,也许那是生活中不堪的一面,但唯有面对才能获得突破,我们的生命才能绽放出更好的光彩,形成一个正循环,走向更好的未来。

 

生命有所坚守,才能实现超越


突破生命的局限有可能吗?有。因为我们生命原本就有超越性。


我们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身体,生命现实的存有,另一个是精神,生命超越的存有。只有从现实的存有进入超越的存有,从身体进入到精神的时候,我们的超越性才能实现。


超越性有两个方向,一是求知,探索外在的客观世界 ,二是立德,开辟内在的人格世界。


生命的学问是实践的学问,它强调学行合一、知行合一,而不是留在概念、知识层面,需要所学与所做通而为一,所知与所做达成一片。只有当一个人的生命站起来的时候,一切才可能站起来。


“人是人,不是物。”这句话很简单,但又无比庄严,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就是那一点点的差别才建立了人跟动物的不同,同时也是人作为人最后的底线,也正是这很微小的差别,我们有了仁义之根,建立了人性、人格、人伦、人道,进入了一个文明世界。


我们一定要思考最根本性的问题。教育为什么可行?人为什么是可以教育好的?因为每个人内在都有两样东西,第一个是良知,第二是自由。前者是内在本身向善的心,后者是自由的意志,我能够决定我要去做,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


良知跟自由从何而来?从中国传统文化里来。孔子孟子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仁义,我们的内在就是从这里来,这背后就是文化自信。


所以,文化是教育的根据。我们要了解文化,让生命有一种依归,让内心有一种超越的企向,或者说一种内在的超越鼓舞。


没有坚信,何来坚守?没有坚定,何谈坚持?

 

所以,我们内心一定要坚信和坚定,包括对我们的教育的理想。


在第一期歌尔少年生命成长锻炼营中,当一个初中孩子听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他非常兴奋,说自己收获很大,“原来美好就在我生命当中,我想要就来了。”于是,在其后的成长中,他的主动性就绽放出来。

 


“主”是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的钥匙


生命一定是在体验中去实践,去成长的,而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知识。基于体验,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的生命成长,我总结了4种:启发善诱、当下点化、因材施教和潜移默化。


● 启发善诱。孔子说“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是指当一个人问我不知道的问题时,我从正反两个方向不断追问,最后找到了答案。


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他一步步地引导我,充分调动了我的学习潜能,让我欲罢不能。


这就提到老师要以教练式的探询开启对方的主动性、自发性。因为每个生命都需要对自己的生命有控制权,所以人们不和自己的观点争辩。当我们用启发式的方式让孩子看到生命的正向面,他愿意做选择的时候,他生命的主动性就出来。

 

● 当下点化。只有当一个房子有缝隙的时候,阳光才能照进来。所以我们以当下点化直入心性,让阳光适时照进生命。


我曾经在一个国学营里讲“付出你的‘好’”。两个孩子正好在里面打架,我们问他们,“你们两个在干什么?”一个说他骂我,另外一个说他打我。我又问,“你们刚才付出的是好还是不好?”“你们希望别人对你付出的是不好吗?”“若不希望,现在你们怎么办?”几番追问下来,两个孩子相互道歉,而没有任何教化在里面。


生命教育的时机,是在生命呈现可教之机的当下。直入心性不是简单地讲道理,也不是强制性地灌输,而是在感通对方生命的当下时刻,连接到对方的内心。

 

● 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为什么?因为提问的两个人是不同的。子路好勇直率,经常闯祸,所以要慢点;冉有经常退缩,所以要快做。


因此,我们要感通生命,差异建立,以生命的真切关怀进行因材施教。


● 潜移默化。生命的教育是潜移默化,所以我们要建立一种场域,以场域的光亮朗照生命的整体,以场域的文化浸润生命的细节。


给孩子温暖的土壤,让孩子面对生命中的局限时,能感到安全、温暖,获得向上的力量的。


学科的教育以教师的分工而达成,生命的教育以教师、家校的合作而达成,以同理之心看待每一个生命所面临的困惑和无助,以成全之心支持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和提升。


总之,教育是生命的感应。我们经常说教师要有自主性,学生要有主动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主”。“主”是我们内在生命的挺立,教师和孩子只有基于此才能从局限到超越,从过去到未来。


所以,教师就要觉察并生长自身内在的“主”,同时要去肯定并扶持学生内在的“主”,这样才能以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以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


最后,我想用唐君毅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演讲的结束:


“只要你好,世界便可变好,因为扩大你的好,便成世界的好。世界之好坏,不系于世界本身,而系于你自己。”

 

作者 | 金伯扬(教师生命成长共同体特聘导师,资深领导力教练)

来源 | 本文据作者在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区域论坛演讲内容整理 

责编 | 三石

排版 | Maggie


2594889720@qq.com

• 程红兵:有经验的教师怎么上课?

• “理想教师”的18个特质

• 新时代下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