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斌:好的家庭教育究竟长什么样?我想它只有一个本质特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李斌的梦马界 Author 李斌

 


和一群择完校依然焦虑的爸爸妈妈聚会聊天,大家说着各种学校的不是,以及家中另一半在孩子教育中所犯的错......突然想到,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父母,和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父母,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如果做了二十年的老师,应该会有很明显的感受:前者大部分是一门心思盼望孩子的成绩要好,老师喜欢,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换句话说,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工具”,成为胜任家庭养儿防老的“工具”,就是受教育的目的。

而70后、80后父母随着知识与眼界的变化,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对孩子的期待已经变成另外一些“美好概念”:要素养全面,个性鲜明,终生学习,最重要的,孩子要有一辈子幸福的能力……从这些概念出发,以培养“精英概念人”为目标,这一代父母对自己和学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十年前的父母忙着给孩子创造一切条件专注学习,或者报海量的培训班提升学习,指向的几乎都是学科成绩;今天的父母忙着给孩子创造一切学习场景,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大多指向的是丰富孩子的能力素养。

个人以为,从教育的目标而言,后者当然是进步;但从教育的本质而言,两者没有区别——都是“我”想把孩子培养成为视野中最好的人。而70后、80后父母甚至比上一代父母显然压力更大;压力传导之下,学校教师也会突然发现,今天的家长什么都懂,今天的学生带着一堆提前习得的“素养”,在班上和学校“争奇斗妍”……学校教育变得比过去更复杂、迷茫甚至无力。

不做“工具人”,也不做“概念人”,那么好的家庭教育究竟长什么样?我想它只有一个本质的特征:自然而然,顺势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我的建议是“重塑家长的行为”,一起共勉“优秀家长的十个行动步骤”:

1、放下以“工具”或“概念”为模板的培养目标;
2、放下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培养焦虑;
3、认真打量自己的孩子,他(她)的优势敏感点究竟是什么?
4、尊重每一个内在可能与外在契机;
5、培养自主兴趣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6、确立自由的边界,给孩子自主管理的空间;
7、帮助孩子把日常生活学习必然发生的场景,当作能力训练和素养积累的切入点;
8、帮助孩子越过自己难以越过的行动与心理难关;
9、帮助孩子找到当下的兴趣点,并以此搭建一到两个学习挑战的平台;
10、相信他(她)的生命自有适应变化、抵抗风浪的内在潜力......

当你这样作父母,才会发现,归根结底孩子的未来,不在学校和老师手里,不在父母和培训班手里,而在他们自己的可能性中;同时,这种与生俱来的可能性,也被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

2021年7月31日-8月1日,第二届学习型家庭高峰论坛将在重庆举行,届时李斌老师将与您继续一起探讨“一家人居家生活的最好状态”,敬请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