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你分享的内容来自得到推出的重磅新书——《软技能》。
说到“软技能”,你应该不陌生,它指的是一整套与人际关系和社会协作相关的能力。关于软技能的价值,罗胖罗振宇在这本书的开篇,有一个特别精准的描述:
35岁之前,我们可以是一个点,社会用硬技能来衡量我们,牢靠不牢靠,粗壮不粗壮。而35岁之后,我们必须从一个点,扩展成一张网,社会用软技能的标准衡量我们,有多少正向的影响力,能组织多少人,共赴协作。
你看,这个描述是不是很贴切。关于这本重磅新书,还有哪些内容可以向你提前剧透?来,我们一起看看罗胖怎么说。来源:得到图书
作者:罗振宇当年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一位老师苦口婆心地劝我:“你还是学理工科吧,文科的本事不硬啊。”老师的话,我虽然没听,但她讲的道理,我一直是认的:行走江湖,身段不妨稍软,而本事必须够硬。那什么样的本事才够硬呢?标准明确、边界清晰的技能。说白了,就是那些上得了考场、分得出高下、定得了输赢的技能。无论是拳脚弓马,还是数理生化,都算。对硬技能的笃信,可不仅仅是我们这代人。它深深嵌入在我们民族文化基因里。作为一个农耕民族的后代,我们希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我的能力加努力,最好就能直接兑换成我的收获。请不要用其他因素来干扰我对世界的控制感。作为一个恐惧灾变的民族的后代,我们坚信“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就算什么都没了,我还能剩下一个只身闯天涯的谋生本领。作为一个渴望公平的民族的后代,我们期待“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通过一次次比试、一场场评测,我的力量被显性表达、被众人仰见、被不可撤回地承认,再也没有人可以偷走我的努力。对于不甘平庸而又渴望公平的人来说,考场就是我们的教堂,硬技能就是我们的甲胄。比如“35岁现象”。现在的招聘广告上,经常毫不遮掩地写着“只要35岁以下”的歧视性条件。那么多进入“大厂”的青年俊杰,到了35岁,经常是说清退就被清退了。这事其实比表面看起来的还要令人悲伤。神经科学家告诉我们:人脑的认知能力到40岁左右达到顶峰,70岁之后才开始衰退。如果一个人在35岁被淘汰,这就意味着:硬技能只为他赢得了上场的机会,而一个人最尊贵、最有潜力的部分——大脑——自始至终没有全力参赛。“35岁现象”是对中国人口红利的挥霍吗?是对青年人的粗暴和不公吗?你发现没有?即使在以冷漠著称的“大厂”里,也依然有很多35岁以上的工作者。他们凭什么可以留在职场?不是说不招聘35岁以上的人吗?答案是:大量35岁以上的人,往往不是通过社会招聘来获取职位的。他们求职的方式说起来也不新鲜,无非就是朋友介绍、职场内推、品牌加持、猎头寻找。说白了,35岁的人,只要有了一些人脉圈子,或者一点江湖声望,无论多少,他们都不再需要面对社会招聘这种“硬杠杠”的测试了。另有一些隐秘通道在引导他们的去向,另有一套衡量机制来审视他们的价值。他能不能带起一个团队?他能不能给工作氛围带来正面影响?他在公司外的人际资源如何?他能不能为公司品牌增值?……你看出来了——这些维度,远远超过了对一个人硬技能的考量。软技能不是“本事不够,态度来凑”,不是“用情商替代智商”,不是“用人际关系回避正面竞争”,甚至不是和硬技能并列的另一种技能。软技能是我们人生中必将迎来的一次能力升级。如果非要给一个时间的话,它大概发生在35岁左右。35岁之前,我们可以是一个点。社会用硬技能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牢靠不牢靠?粗壮不粗壮?35岁之后,我们必须从一个点扩展成一张网。社会用软技能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有多少正向影响力?能组织多少人共赴协作?其实,这样的要求古已有之。孔子当年就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别人的影响力下随风俯仰,即使再根深叶茂,也不过是一株草。如果终有一天,我成长为一名君子,那我就会像风一样,方向明确、浩荡而行、吹拂草木、影响他人。有一次,我和梁宁老师聊天。她说,人的能力可以用三种尺度来衡量:技能、资源和影响。技能,是一个“点”,越多越好;资源,是一个“盘”,越结构化越好;影响,是一种“力”,越可持续越好。你看,人一生的成长,就是从追求自身的“技能点”,到维护空间中的“资源盘”,再到延续时间中的“影响力”。
硬技能是一种操控世界的能力,它的处理对象是“物”。软技能是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它的处理对象是“人”。硬技能,往往有明确的标准、清晰的边界。而软技能的世界则是一片混沌:这个办法有效?换个情境就不一定了;看起来大获全胜?其实暗中已经付出代价;面对激烈的批评?其实有人在默默赞赏;这次表现得很丢人?殊不知获取同情也是一种得分;没人提反对意见?那也未必就是真同意……人的世界就是这么复杂。祸福相依、疑难相继、山重水复、没完没了。想改变世界的人,从来就有两类。一类是“工程师”,一类是“设计师”。前者更多地从结构、效率、功能和稳定性的角度出发构建世界,而后者更多地基于人性、体验、愿景和个性来构建世界。掌握所谓的软技能,无非就是学会像一名“设计师”那样,从不变的人性和万变的人情中把握这个世界的规律。有这么个段子。话说,有一位干旱地区的农民向神许愿,希望神能满足他的一个愿望。神问:“为什么?”农民答:“这个东西好。插在墙上就能出水。”世界经常给我们这样的假象,让我们误以为拿到一把钥匙就可以开一把锁,掌握一个方法就可以解决一个问题。殊不知,在现实世界中,每一项有用的方案的背后,都有一个无比复杂的支持系统。我们能想见,正如一个水龙头的背后还有水管、水厂和水源,一场成功的销售、谈判、演讲、对话的背后,也有大量的人外之人、事外之事、理外之理、局外之局。一个人软技能的高下,就在于是否能看到眼前事物在空间中的无尽延展和在时间中的绵延余波。面对一个远大的目标时,我能把它分解为一系列短期的目标吗?看到眼前的挑战时,我能想象出远方的资源和手段吗?胜利在望时,我能觉察出正在滋长的风险和代价吗?进展顺利时,我能判断止损的时机和承担的极限吗?失败不可避免时,我能预埋下未来的转机吗?专心于此时此地的行动时,我能感知到它在彼时彼处的影响吗?没有什么边界可以适可而止,没有什么成就可以一劳永逸,没有什么品质可以高枕无忧。既然“法无定法”,那软技能还可以学习、训练和提升吗?古人可没有现代社会这么多由技术、公式、方程、理论构成的“硬知识”。但是,从接人待物到人格养成,古人一样要培养孩子的“软技能”。他们是怎么做的呢?无非是一个“拆”字。把一系列的大原则,拆成各种具体情境里的行动模型,然后口传心授、随处指点。比如,中国古人教育小孩子的三门基本功:洒扫、应对、进退。洒扫,就是洒水扫地。身在一个环境里面,该从那些具体的事做起?应对,就是和人沟通的能力。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人,该怎么对答?进退,就是在不同场合下,怎么把握进入和退出、参与和回避的分寸感?你看,这就把软技能拆成了“行动、沟通、判断”三个小单元,再根据具体情境,来教一些有效的行动模型。比如,回家之后要先向父母问安,有人的场合不能叹气,问对方姓氏要问贵姓,等等。全是这些一时一地的小技巧、小规矩。日积月累之后,一个符合古人行为准则的“体面人”就这么被塑造出来了。软技能,不是一套用逻辑勾连起来的理论系统,而是一组由无数情境碎片堆积起来的行动模型。比如在职场里——不能越级汇报;接到指令要反述;随时和领导同步工作进度;领导在场的时候,不要说“谈谈我的观点”,而要说“谈谈我的收获”;和异性同事谈话要敞开门;等等。这些事,看起来很小,但是一旦做错,关系甚大;看起来不难,但是没人言传身教,还真就是不会。《红楼梦》里有一个著名的段落,林黛玉教香菱作诗:“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你看,学习软技能和学习作诗一样,无非就是要凑齐这么三个要素——多样且高明的师傅、情境化且具体的范例、长期且大量的积累。这本书有30名作者:万维钢,吴军,香帅,施展,薛兆丰, 何帆,老喻,宁向东,李笑来,贾行家,刘润,和菜头,蔡钰, 刘嘉,李松蔚,李希贵,王立铭,熊太行,李铁夫,徐弃郁,刘晗,沈祖芸,刘擎,傅骏,东东枪,汤君健,王烁,陈海贤,戴愫,梁宁。真是星光熠熠。这些年,我们为得到App延请这些老师,下了一番上天入地、搜山检海的功夫。回头一看,这张“得到系”老师的名单,既兼顾了名气、本领、才情和声望,也集齐了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足以令我们自傲。从去年开始,我们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邀请“得到系”老师进行一次集体创作,讲讲他们在各个领域、各种情境下的软技能的行动模型。就同一个问题,同时叩问同一个时代的多位名家,把风格各异的答案汇为一编,这本来就是孕育名著的方式。中国的《盐铁论》《白虎通义》就是这样诞生的。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精彩实践。从1981年开始,著名出版人约翰·布罗克曼邀请了世界上各个领域的思想家,组建了“现实俱乐部”。每年向这些思想家提一个问题,把他们的答案汇集起来,这就是著名的系列丛书《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的来历。“要抵达世界知识的边缘,就要寻找最复杂、最聪明的头脑,把他们关在同一个房间里,让他们互相讨论各自不解的问题。”书信这种体裁,传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我们不关心世界,我们只关心你。这本书中的每一篇,不仅有真知灼见,还有一片“前辈心肠”。想象一个场景:你遇到的某个软技能难题,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回应。其中,有30位师长特地给你写来了信,讲了自己的诚恳建议。一天读一封,你将度过一个收获满满而又善意充盈的月份。在软技能的世界里,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软技能的老师们,提供的也不是真理。正如斯坦福大学的传奇教授詹姆斯·马奇说的:“老师的工作是建构一个世界,使得人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自己应当做什么。”
刘擎、吴军、梁宁等30位得到老师联合创作,在新书《软技能》里为你讲透可成事、可增值、可应变的能力。
“6·18”大促期间,我们为你准备了两个优惠的购买方案——如果你想买两本或者多本,可以点击下图加购,享受“买一本送一本”的优惠。一本留着自己看,另外的书送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咱们一起修炼软技能。
如果你只需要一本,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这本书正在参加当当“6·18”的五折活动,非常划算。我们一起帮得到老师们拿下新书畅销榜的前三名。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