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大人 | 张锦高 地大南迁50年的陪伴与守护者


✪ 人物名片 ✪


张锦高,1946年6月出生,汉族,江苏省大丰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留校工作。历任辅导员、校团委书记、基础课部党总支书记、学工处长、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



张锦高在党建和思政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先后承担《高校精神文明创建目标、过程及实施途径研究》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构建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大德育体系——谈实现德育目标过程中的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协调统一》等论文40多篇。




01

倍加珍惜的“回炉”



记者:张校长,您好!很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1965年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学习,当时正是文革前夕,在这样动荡的外部环境下,您的学生时代是什么样的?是否留有遗憾呢?


张锦高:我1965年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学习,正如每一个刚刚考上大学的青年人一样,心情非常激动,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但那时国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氛围已经非常浓厚,我们当时一边要学习专业课,另一边还要接受阶级斗争教育。大一是我5年大学生活中正常学习的一年。
到了大二,我们已经没办法正常学习了,高校停止了招生,我们是文革前最后一批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这之后的两年,老师们不再上课,而是接受思想教育,同学们也不再学习,而是学习斗争理论,写大字报,整个学校没有了领导,处于一片混乱中。我当时只是个大二的学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无能为力,浪费了无比宝贵的大学时光。
没有学习到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我大学时最遗憾的事,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不断地寻找机会弥补错过的那些课堂岁月
1968年开始,学院由军宣队和工宣队领导,临近毕业时,军宣队安排我们以“对口劳动”的形式完成毕业实习。“对口劳动”是一项全国性的政策,即学什么专业就分配到业务近似的基层单位去。我被安排到江西省地质局九零九大队,当钻井工人,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劳动之余,我常常找机会偷偷地向专业人员学习地质实践经验。


参加“对口劳动”9个月后,1970年我顺利毕业并留校,在九零九大队领取了学校送来的派遣证,直接到了设立在湖北丹江口的北京地质学院“五七地质队”报到。也是这一年,几个月后,北京地质学院迁往湖北江陵,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
 湖北地质学院革命委员会
湖北地质学院丹江口“五七地质队”相当于学院一个教学与生产结合的分部,从1971年开始,学院在这里招收工农兵学员,大部分班级开设在丹江口。我在丹江口“五七地质队”担任教员,我们是一批新教员。作为教员要具备广泛而扎实的专业和基础知识,而我正式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怎么当好教员呢?正当我愁眉不展时,学院安排我们这一批人去北京回炉,把没有上的课补起来。
 首届工农兵学员开学典礼
我听到这个消息惊喜不已,动荡的大学生活里没有机会静心学习,现在却有了机会再次回老北京地质学院的大院回炉读书。这个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上大学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美好时光,失而复得,就不得不更加珍惜。于是,1972年10月开始,我再一次作为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中。



02

南望山下“第一栋房子”


记者:张校长,武汉地质学院成立之初的艰难岁月肯定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能给我们讲讲那时的情景吗?


张锦高:我一直在北京学到197311月,还没有结束北京的课程,时任湖北地质学院临时党委书记的高元贵老院长发了一封电报给我,让我立马回武汉报到,我当时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接到电报后我立即买了到汉口的火车票,一下车就去设在武汉地质学校内的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分院报到了。由于地质部人才紧缺,新开了英语班和地质力学班,教员人数不足,调我来这里是做英语班的专职辅导员,就这样,我开始在汉口上班。
 75届英语班学员毕业照(二排右一张锦高)
湖北地质学院本部在江陵,但江陵办学条件太差,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更别说实验室,学院只能在汉口和北京分散教学。简陋的办学条件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在以高元贵为首的学校老领导的努力下,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1974年7月,湖北省革委会批复同意湖北地质学院在武汉建校。同年12月,湖北地质学院改名为武汉地质学院。老院长高元贵同志亲自带队,在武汉考察,有一次我跟随高院长来到南望山,高院长为学院几次选址,1975年4月定址在南望山下


江陵和丹江口用的都是地质队的老房子,无法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从1973年开始,已安排在江陵、丹江口的老师们,绝大多数以不同的方式回到了北京的老北地大院,在那里承担培养学生的任务。1975年8月8号,国家计委、教育部给学院发来电报(后称“八八电报”),电令全院教职工于暑假全部迁到武汉。8月中旬,铁道部安排专列将第一批教职工由北京送抵武汉由于地质人才紧缺,要求学院当年必须招生,那一年学院招收了近500名新生,招生人数大大增加,但当时新校址刚刚选定,南望山下还是一片荒地,间隔着稀稀疏疏的农田和荒草地。这么多学生和老师如何安置?如何上课?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学院借用武汉其他学校的宿舍和教室,安排各个系分散教学。水文系、物探系、探工系安置在汉口校区,地质系安置在武汉教师进修学院,勘探系在华中农学院,部分基础课教师在湖北省委党校,还有部分搞基建工作的安置在华中工学院。分散的老师们如何上课呢?学院安排了3辆大卡车在街道口附近,需要去上课的老师们先去街道口上车点,再搭乘大卡车去上课的地点。如果一个基础课教师住在省委党校,那么他需要先搭车一个小时到达街道口,从街道口再坐一个小时才能到华中农学院上课,如果那一天他还需要到地质系上课,那老师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
国家计委给新校的建设给予了有力支持,建设用的钢筋、水泥、木材都由国家调配。在国家的关切和帮助下,师生们建校热情也十分高涨。我也经常带学生参加建校劳动一边是堆积如山的建材,一边是小山坡上还待平整的土地,一边工人正在打井取水,另一边几位老师正带着学生对新校址进行地形测量,绘制地形图,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让我印象深刻。

 教职工参加建校劳动


1975年,刚动工不久,我就听闻建起了新校的“第一栋房子”,十分惊喜,一打听原来是教职工们在工地没住处,自己动手搭了工棚。
 80年代参加校内绿化劳动(左一张锦高)
短短两年后,南望山下真正的房子就建起来了,几栋教职工宿舍室内粉刷完成,我从汉口搬到了南望山下。我眼见着这里从杳无人烟到楼宇林立,眼见着分散四处的院系一点一点汇集到南望山下,到后来1980年武汉地区大学生运动会在现如今的操场举办,当时激动欣喜的心情现在都还记得。学院几经搬迁,师生几次离合,终于在南望山下建起了新家园。


 武汉地质学院基建处


 武汉地质学院西一门
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武汉地质学院及其在北京的研究生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地质科技管理干部学院联合组成中国地质大学,总部在武汉那时我任学工处处长,挂牌那天,同学们都在新校名前照相,特别地高兴,这也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而值得纪念的日子


 建校35周年庆祝大会




03

扎根南望山办大学


记者:张校长,您1996年12月任党委书记,2003年6月任校长,您任学校主要负责人的15年期间,扎根南望山办大学,学校确定了发展战略与目标,抓住了“211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请您谈谈学校是如何抢抓机遇,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



 1997年4月,我校“211工程”正式立项张锦高:当时学校以“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依托,构建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模式。2004年我校成功申报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地大人数十年的夙愿;积极申报“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正式挂牌;积极将秭归野外实习基地申报成“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后来成为学校第二个“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今年,又获得52家之一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称号。
❖ 2004年1月6日,我校“杰出人才和创新学术团队”计划启动,16名杰出人才和10个创新团队正式签约上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氛围,首先还是要接受理念,我们有很多课程和案例去告诉同学:大学四年,时间很宝贵。当然我们也有很多措施,比如,学校大力提倡名师上讲台,积极打造品牌专业,积极推进制度创新,鼓励具有创新潜能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学校采取“弹性学制”“单科成绩优秀奖励”“拔尖人才培养基金”“创新学分”“专升本”“辅修、双学位”“七校联合办学”,允许学生重新选定专业。
 1995年,大学生咨询中心挂牌
我始终坚信,多虚不如少实,学生培养得好,学校才办得好我从1972年担任辅导员到1990年任党委副书记、1993年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21年间每周末中午到学生食堂与学生一起用餐,真切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切实为学生的成长做实事。
我了解到当时的保研政策更注重专业成绩,对学生创新能力关注不足,为了鼓励创新,在我的推动下,学校推出创新人才计划、学科交叉计划、西部人才计划3项保研举措,推荐在某一领域小有建树但专业成绩并不拔尖的“偏才”“怪才”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此举意味着对学生评价标准的改变,考试成绩不再是唯一标准
办学资源紧缺是当时学校发展的一大难题,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段,大概是1996年开始的十多年时间,学校大规模地开始扩招,经过大约十多年的努力,学生在校生数量从过去的三四千人,增长到五六千人,到我退休时,在校生数量超过二万人。这时,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急需扩大办学规模。
在办学规模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充分利用允许招捐资生的政策,将收到的捐资费扩建学生宿舍楼,西区从56栋到62栋都是那个时期扩建的。通过取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先后通过房地产公司把湖北无线电厂的60亩地和彭王村的近30亩地用于我校定向建商品房,从而腾出了校内原有的福利房,缓解了教职工住房的压力。收购了湖北机床厂300多亩、湖北无线厂余下的30亩、英格中学30亩、新峰学生公寓的9亩,前后几年把学校周边近400亩地变为学校用地。加上新建的秭归基地和教职工住宅的一、二期,总共增加近600亩地。收购了湖北机床厂的300多亩地,使我校位于武汉的“南望山下,东湖之滨”表述更加贴切。同时,我们在那个时期先后盖了教工活动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在湖北高校是领先的在全国也是很有影响的
 中央绿化带建成的四重门   曹南燕 摄


我希望高校是一个安静环境好的地方。在校园环境规划建设中,现在东区的中央绿化带过去是露天电影场,上世纪90年代后期,露天电影已满足不了师生的需要。这么大一块空地,校内不少同志建议盖房子,甚至盖一些门面房,用于出租。我和殷校长都不同意,我们认为一个一流的大学,要和社会喧嚣、繁华保持一定距离,决定建绿化带,这就是东一门进去的那一片绿化带,之后又在东区的南边建了一个绿化带


 地大化石林
通过刘锐同志牵线,我到深圳拜访硅化木收藏家张和先生,经与他沟通,他同意在我校建一个化石林。化石林于2002年建成,吸引了众多校内外人士前来观赏、休闲,探寻化石的奥秘,化石林也成为东湖风景区的一个特色景点
学校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践行“谋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观,形成了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内核、以地质元素为特点、以人文关怀为目标,且具有时代特色、历史特色、学校特色的特色文化2000年,我代表学校党委在全国高校第九次党建会上,作了“秉承传统,锐意创新,积极探索艰苦奋斗教育新途径”的大会发言。这次发言经过适当修改,发表在2001年《求是》杂志第七期上。

 1999年4月3日,我校召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怎么办学,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学校坚持以德治教,大力倡导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致力于把校园建设成为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我们希望,通过学校的培养,学生们成为思想高尚、健康合格的人。



04

树立大体育观



记者:张校长,我不禁回想起校史馆中您与我校运动员一起参加大学生运动会时拍摄的照片,照片里您在同学们的簇拥下由衷地展露笑颜,能分享一下这张照片及其背后的故事吗?


张锦高:那张照片拍摄于1992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我作为湖北大学生代表团的领队带着学生们去参赛,当时我是学校党委副书记。那一年,湖北团大放异彩,各个参赛项目全面开花,获得男女团体总分、男子团体总分、女子团体总分三个第一,我校运动员拿分的数量约占湖北团的三分之二“校长杯”中位列第一,这样的成绩与荣耀,来之不易。
 1992年,张锦高作为湖北大学生代表团领队,带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
我们学校是一所地质类院校,学地质没有强健的身体怎么能登上高峰,跋涉森林和荒漠,因此学校一直对体育严格要求。1965年我来到北京地质学院时,就对学院的体育课程早有耳闻,那时登山运动是地质专业的必修课,足球、排球、游泳和举重等课程也十分火热。1980年开始,学校一直在坚持出早操,定期举办运动会,开展长途负重地质旅行等体育活动。正是学校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体育建设,才有了各种运动会赛场上的辉煌时刻
我坚信“山高人为峰”,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活动中,学校2名在校生光荣入选登山队,在校大学生袁复栋成功登顶。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我校从80年代开始就举行每周一次的升国旗、奏国歌的活动,先后成立了大学生军乐团、国旗班,新建了国旗台,当时的军乐团名震武汉高校
锻炼身体,勇攀高峰,是体育也是德育,这也可简称为“大体育观”

我们坚持“大体育观”,结合专业特点与传统优势,促进体育锻炼与地质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以登山、攀岩等户外运动为主的特色体育、以学生集体早锻炼等为主的群众性体育和以羽毛球、乒乓球等为代表的竞技体育相结合的体育文化格局。

我们将“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作为学校个性特色和独特影响力的文化标志,已经浸润在地大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心中,也激励着师生员工向更高的目标看齐。
 2007年4月12日,新西兰基督城市市长盖瑞·摩尔、坎特布雷大学校长罗伊·夏普教授一行来我校访问(右五为张锦高)


与地大(武汉)共同成长,我亲身经历了学校搬迁、漂泊、选址、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倾注了全部心血,对学校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我深深感到,南迁的50年,是地大人服从大局,顽强拼搏,不断创新,勇攀高峰的50年我为之骄傲。





文 | 曹南燕 罗孟晗

除署名外,文中图片均由屠傲凌提供

编辑 | 雷龚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网络新媒体科

和小锤君一起“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