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层建筑消防演练: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附视频)


一阵急促而刺耳的警报声,11月11日下午4点半在南望山校区教学综合楼拉响。随即,正在大楼内办公、学习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用手帕捂住嘴,弯着腰,沿着楼梯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
发生火灾了?不。这是一次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演练。
为进一步提高师生自护、自救、抵御灾害事故的能力,增强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校园抵御火灾能力,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火墙”,我校举办了本次消防救援及逃生演练。
消防关乎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学校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常年开展消防和紧急情况师生自救的演练,而在高层建筑开展消防演练,尤为关键。演练前,学校各单位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和周密的安排,详细规划每条演练路线。
一名研究生表示,本次消防演练如同真实场景一般,各项工作组织得很扎实。这次演练让我们树立了消防安全意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自救,这是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
通过本次消防疏散演练,师生们懂得了火灾逃生的方法,熟悉了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火灾来临时,学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降低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为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奠定基础。
此外,湖北日报对本次演练进行报道。


失火


有序撤离


消防车赶来


消防车喷水


救援

高层建筑防火逃生常识

请收藏


1.高层建筑的概念和防火安全重要性

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高度超过24米且层数在2层及2层以上的厂房、库房,均为高层建筑。


2.高层建筑火灾特点是什么?

发生火灾后,火势通过楼梯间、管道间、电梯间,特别是通风管道,向上面各层迅速扩大蔓延,不仅着火层的人员,而且上下层人员均受到威胁。


3.高楼火灾为何蔓延快?


竖向通道的“烟囱效应”。高层建筑有竖向的各种通道,比如楼梯、管道等,这些内部通道会在火灾时形成若千个竖向火洞,火灾时烟气定向上升腾,在建筑里面形成 “烟囱效应”,助长火势蔓延,所以高层建筑中,竖向火的蔓延一定比横向的快。


高空气流的作用 。相同天气,高处气流的运行速度更快,因此高层建筑燃烧更加猛烈。


4.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

如果火灾正在发生,应先到门口摸手柄,如果手柄发烫,说明火离门口不远,应用水把棉被打湿,堵住门的缝隙,阻止浓烟进来,拨打119求救,或用一些明显的物体在窗户口求救。


如果门把手不烫,可以试图出去,但再出去之前一定要用脚把门顶住,因为如果外面着火,可能会被气浪掀翻。出去后,如果外面没有着火,迅速看一下逃生通道,如果没有浓烟的,就将湿毛巾捂住口鼻,要弯腰低姿前行,使头部远离上层高温有毒烟气,从逃生通道迅速撤离。


5.高层建筑火灾的逃生方法

一是保持清醒头脑,扑灭初期火灾 。火灾发生时,冷静面对。如果火灾初起时被发现,可趁火势很小之际,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扑教,同时还应呼喊周围人员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有多人灭火,应进行分工,一部分人负责灭火,另部分人清除火焰周围的可燃物,防止、减缓火势蔓延。


二是由着火位置选择逃生路线。一般火场中最为致命的是烟气。高层着火时,尽可尽可能了解火灾蔓延和烟气弥漫的方向,判断着火位置,选择逃生路线。楼上着火时:立即下楼勿乘电梯;本层着火:可能已经烧到门口 切勿轻易开门;楼下着火:捂住口鼻躲避烟雾;靠近主干道躲避:勿大声呼救;


三是遇有浓烟湿毛巾捂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通过浓烟区时,要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如墙角、桌子底下、大衣柜里等。


四是发生火灾勿入电梯。逃生勿入电梯,电梯往往容易断电而造成电梯“卡壳",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黑呛而空息。


五是预先熟悉逃生路线,了解掌握逃生方法。如高层建筑中失火,住在上层的人,被火围困而不能下楼时,可开启窗户,在窗外挂上毛巾,以示室内有人,将毛巾作为一呼救的信号。把多条毛巾结成绳索,还可以代替安全绳,逃避困境。




图|王紫璇 雷龚鸣 部分图片来自湖北日报

文|王紫璇

频|王俊芳 江玲 高雅

微信编辑|雷龚鸣

审核|陈华文




地大这位年轻教授,以勤奋和执着追求学术卓越记者节!看一看讲述地大故事的青春面孔中国地质大学,68岁生日快乐!给地大庆生!小锤君眼里的校园打卡点中国地质大学,68岁生日快乐!7项专利1个金奖!这个地大研究生团队好厉害快乐与自信,就是这样的表情为了这件事,央视舞台来了一群地大人快来报名!第三届“地质+”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座城,一次展,抗疫精神激励地大人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地大女生画出来18000多个工作岗位,等待优秀的你!《大地之光》深圳上演:科学大师精神闪耀改革开放最前沿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施甸县、竹山县脱贫攻坚的倡议书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

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

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网络新媒体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