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建城史与地质环境有什么关系?地大李长安教授带你认识武汉


武汉被称为英雄城市,

城市的起源可追溯到约4400年前,

城址经历了从岗地—岗地前缘—平原的变迁历程

造就了这一城山水相依、

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日,在武汉规划展示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全国第四纪地质学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李长安,作为2020自然通识课第十讲主讲嘉宾,从城市发展变迁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梳理了城市发展的人地关系脉络,带领45网友加深了对武汉的认识。



他总结,武汉的发展历程可归纳为:岗地阶段-岗地前缘阶段-依山发展-沿河发展-围湖发展5大阶段。


01 
武汉最早的城,名叫张西湾
(城址建于岗地)


在大家的认知里,武汉最早的城址是距今3500年的盘龙城遗址,但根据考古发现,在盘龙城之前,武汉还有一座城,它没有盘龙城出名,但这座城是武汉最早的一座城。


▎ 张西湾古城部分出土文物资料图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武汉就有原始先民在此劳作,繁衍生息了。张西湾城址就是武汉地区最早的城,也是江汉平原新石器石家河时期最东面的一座城。从器物和地层堆积特征上分析,该古城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000多年。


▎ 张西湾古城位于滠水河东岸的波状岗地上,海拔40米,具有城垣与环壕。城址现存南北长295,东西宽335米,面积约98000平方米。(据刘辉,2012)

怎样判断一个古城址的存在痕迹?可以看它是否具备城墙、壕沟等屏障。

张西塆古城具有明显的城垣和壕沟等人工痕迹,选择岗地中沟谷之间的岗梁之上筑城,既有用水之便,又可使城池免遭洪涝灾害,还有良好的耕地可用,岗梁旱作,两侧沟谷水田,这反映了早期的先民依赖自然地质环境的过程。




02 
盘龙城:城市文明之根
(岗地前缘阶段)


盘龙城已经具备现代城市一些特点,标志着武汉地区城市的出现。

3500年前,盘龙城作为武汉最早的城市文明出现在现在武汉市黄陂区,是商文化南下长江中游的标志和长江流域早期城市文明的代表。

盘龙城遗址,还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盘龙城遗址内城总面积约75400m2,城址南北长290m,东西宽260m,周长1100m。包括宫殿区、居民区、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区几部分,及大规模铸铜遗址。反映了商代在长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的社会景象。

商代盘龙城城址兴建于与河湖平原过渡的岗地前缘,武汉地区中等河流——府河的沿岸,既有更广阔、更富饶土地,又有河流可资利用,解决用水和交通运输等问题。同时,盘龙城时期,一个相对干旱气候期,商代人选择了河湖平原的边缘,靠近府河河岸高地上筑城,是为了适应这一气候环境,反映了人类顺应自然的发展阶段。


▎ 盘龙城遗址模型


张西湾在岗地筑城,而盘龙城建在府河北岸岗地的边缘区域,这两个城址的发现,说明武汉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岗地阶段、岗地前缘阶段。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小的耕种范围和河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了,于是人们从岗地前缘向平原移进。初入平原,为了免遭洪水灾害,人们首先选择依山立足。选择临江的龟山、蛇山筑城,当然也是战争和利用长江水资源的需要。由此开始了依山发展阶段:武汉历史上著名的”双城对峙“时期。




03
武汉版”双城记“
(依山发展阶段)

盘龙城之后,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选择水土资源更好、交通更加便利的平原和大河沿线发展。于是人们离开岗地,来到长江和汉水冲积物组成的洪泛平原。这时候问题又来了,选择在洪水多发之地筑城,如何免受洪水侵袭呢?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大河旁的高地作为居所。

在武汉,最大的河非长江莫属,而旁边的高地就属龟山和蛇山了。


东汉末年,人们在龟山和蛇山建造了却月城和夏口城,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汉阳和武昌城的初期,开启了武汉历史上的“双城记”。

这一时期,临江、依山是双城的共同特征:一方面依山傍水,交通水运方便,地质基础条件良好,依山体起伏修筑城墙,有利于军事防卫,另一方面城址高低适宜,既利于长江通商贸易,振兴当地经济,又利于防洪。因此,直至隋宋时期,武昌、汉阳双城对立分治格局的确立,复合型、多元化的城市型态得到逐步形成。

 武汉历史上夏口城遗址模型

另外,这里不得不提到,当时的武昌城建造宏伟,而且巧妙地利用了地质环境。垂直长江的两条山脉地势较高,气候干燥,并且城市北面和南面临江,形成山水形胜的城市格局,环境宜人。




04
成化年间,汉口初现
(沿河发展阶段)

明朝早期,现在汉口地区地处汉江的三角洲,出现多条弯曲并流。成化年间由于汉江大水使多流之一的现在汉江一支在蔡甸以下曲流河段发生裁弯取直,河道过流量猛增,河床随之展宽、刷深,渐成主流,其他支流萎缩。


汉江主流由龟山北汇入长江,现在汉江的水系格局形成。汉江商船可直达汉口。同时,汉江的河口段也成了长江商船的良好港湾。汉江河口段成为了汉江和长江商船的停泊地,汉口沿岸商贸兴起,汉口镇横空出世,一跃而起,“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的盛况形成,新的城市开始在汉江河口段的北岸应运而生。汉口兴起使武汉的城市空间开始由依山发展走向了沿河发展。


随着汉口镇的快速崛起,依托汉江天然堤的汉口镇城市空间严重不足,城区“居民填溢”,拥挤不堪。1861年汉口开埠,由于外国的货轮可以抵抗风浪在长江上停泊,便沿长江天然堤修建码头和租界,汉口的城市由沿汉江天然堤开始沿长江天然堤扩展,即沿汉江发展走向沿长江快速发展,直至清末民初大汉口的形成。


历史上的武汉基本上是一座依托商贸发展起来的城市,依靠不同自然环境的城市发展阶段经贸范围不同:依山发展阶段主要是长江经济,即以长江上下游经贸为主;沿河发展阶段进入到两江经济,即武汉的经贸拓展到长江和汉江流域;沿江发展阶段从某种意义上看已发展到海洋经济,此时的武汉经贸范围不仅包含了长江和汉江,而且通过海洋辐射到了世界的主要发达地区。依托地质环境的三个转换发展阶段,也是武汉市历史上3次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李长安教授认为,这对武汉今天的发展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李教授讲解汉口开始沿堤发展。


离开山地之后,由于河道两侧的天然堤是平原区仅次于山体的高地,自然也就成了人们赖以发展的地质环境。天然堤是由于洪水时,河水暴涨漫出河槽,向两岸漫淤,水能随之快速降低,大量泥沙沿河道两侧出而形成的高地。于是,沿天然堤的大规模城镇建设开始了。毕竟天然堤的宽度有限,一般也就六七百米,肯定空间不足。而堤内为湖沼之地,常遭洪水侵害,修堤挡水扩大城市空间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汉口来说,两堤一堡(袁公堤、张公堤和汉口堡)的修建,是它崛起成为大都市的关键工程。


袁公堤和汉口堡地形示意图


1635年,明崇祯八年,汉阳通判袁焻主持修筑了汉口的第一道堤防,后来人们叫它“袁公堤”。这条长堤的修建成功,保得汉口一方平安,水患大减,居民激增,汉口的发展一下子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速度。特别是1864年汉口堡修建,使汉口超过武昌城和汉阳城,三镇鼎立局面形成


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为解决汉口的水患问题,修建了后人称之为"张公堤"的堤坝。张之洞对张公堤的规划是十分超前的,它西起舵落口,东至堤角,全长23公里,使汉口市区面积一下由5.3平方公里扩大到可规划建设的116.6平方公里。



 沿堤发展


至此,汉口的发展真正从沿河发展走向堤内,为大汉口的形成提供了物质空间,汉口随之发展成为“东方芝加哥”。堤防的修建,标志着武汉进入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新阶段。




05
三镇走向一体化
(围湖发展阶段)

20世纪初叶的10年间,汉口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通商口岸,第二大金融中心和工商业都会。从此,“东方芝加哥”名扬四海。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成立中华民国。



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外交、财政、交通、司法4部开始行使职权,将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合组为京兆区,后定名“武汉市”,一度成为“国民政府”首都。武汉三镇开始走向一体化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满足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武汉开始大规模的向堤内平原发展,由于汉口地区堤内平原湖、沼密布,于是大规模围湖发展开始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武汉修建东西湖大堤、府河大堤等,与长江大堤、汉江大堤合围,形成一个个巨大的城市“围院”。将湖泊围起来进行陆地改造,这就是“围湖发展”的典型案例。




45分钟的直播,在李长安教授的娓娓道来中,我们才发现原来大武汉经历数次环境演化而来。在长江日报APP、武汉广播电视台见微、斗鱼、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上共吸引45万网友在线围观,重新了认识武汉。


直播末尾,李长安教授总结,武汉市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早期社会人口较少,生产力还不发达,人们只能依赖自然,选择自然环境生,例如岗地发展阶段、依山发展阶段;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进步,人们开始在顺应自然的同时,小规模地改造自然谋求发展,例如沿河发展,修建两堤。现代以来,人们对自然进行了越来越大规模的改造,如围湖发展。人类大规模地改造自然环境虽然赢得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从人地关系的相处来看,过去,我们将水视为资源利用,作为交通、经济发展的载体;未来,随着“美丽中国”“宜居城市”目标的提出,我们应该让水发挥它的环境效应和景观功能,而不仅仅作为资源使用。保护我们的山、江、河、湖等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将武汉建设成为美丽武汉、生态武汉和宜居武汉。






本文资料来源=李长安教授科普成果《武汉市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项目 武汉市地质成果展示与科普工作》鸣谢=武汉规划展示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武汉广播电视台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公园客”
文丨蔡球球图丨李长安教授、武汉规划展示馆提供文字编辑丨王俊芳微信编辑丨毛国樨审核丨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