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领略前沿科技,感受大国重器,“李四光计划”学员赴珠海研学


为深化落实“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我校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用“高学府、大工程、新科技”引领学生思想、开拓学术视野,近日,学校组织第12至14期“李四光计划”学员赴珠海研学。


“李四光计划”学员赴珠海研学视频集锦



研学第一站:

“蔚为国光”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带着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研学团的第一站来到了有着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珠海校区涵盖了理工文管方向20个院,是中山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试验区、学科建设的拓展区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辐射区。


学员在中山大学合影留念


在两校师生座谈会上,中山大学教务处、海洋科学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学员们了解到,中山大学面向国家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南海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将土木与水利、交通、海洋、管理等学科融合发展,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领袖气质和家国情怀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两校教师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措施和新时代教育教学先进经验进行交流。“李四光计划”学员与中山大学学子与就学习和科研方法等展开讨论。


两校师生座谈会


会后,研学团参观了中山大学土力学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室、土木工程测量实验室和混凝土结构实验室,了仪器的运行原理并细心地观察仪器的构造,开拓了实验思维和科研视野。在海洋科学学院的实验室,学员们体验了VR技术在海洋专业的运用,领悟到科技与知识的相互带动发展作用。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VR仿真学习体验


参观结束后,“李四光计划”成长导师王亮清教授为学员开展关于跨学科人才培养发展、创新能力提升的讲座。


 王亮清教授关于科研学科交叉的讲座




研学第二站:

“天堑变通途”的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它是中国走向桥梁大国的里程碑之作,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它的通车极大地缩短了三地间的时空距离。


研学第二日,研学团来到港珠澳大桥,了解了工程师们是如何克服复杂海床结构、恶劣自然环境和超长跨海距离等海上建桥难题,建成了满足航道运输和生态保护需求的世界海底最深沉管隧道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此外,研学团还前往海底安全通道、监控中心,学习了运用于其中的大数据、机电和管理技术手段。


学员在港珠澳大桥蓝海豚岛展览厅参观


 港珠澳大桥合影



研学第三站:

“中国制造”格力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格力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打造引领压缩机行业的绿色环保高新技术的创新型民族企业。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公司自主研发13个系列、300多种节能环保产品。交流会上,格力凌达负责人多次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生命线,希望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多关注、多投入,为民族企业输送优秀的研发人才。多位同学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分别对公司自动化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进行咨询。


格力凌达合影


三天的研学活动,同学们收获满满。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丁驰洋说:“此次参观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完成港珠澳大桥这样的世界级大项目有多么不容易,他们用6年的时间展示了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体现了中国水平和中国速度。”

 

材料与化学学院蒋尤祺深有感触:“港珠澳大桥监管调度中心展示的大桥温度、抗腐蚀强度、风阻等数据,都是土木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大数据、新材料等学科的融合,这让我深刻意识到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仅仅靠某一门学科是远远不够的。”

 

公共管理学院孙嘉良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轻暑单衣四月天  珠江烟波接海长

四月的珠海

天高海阔 日暖风轻

在这里

“李四光计划”学子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在求真求知的道路上

他们一直在前行



文丨潘娣 覃奕龙 孙嘉良

图丨罗景兮

视频丨梁睿华

文字编辑丨田甜

微信编辑丨王雪蓉

审核丨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